初生仔豬要做好這四關,仔豬成活率大增!

哺乳仔豬傷亡率高是豬場最大痛點,歸根結底是初生仔豬由於各方面生理機能都沒發育完善,機體免疫能力低,受環境應激或不利因素影響就會造成高死亡率。不僅僅是哺乳仔豬死亡率高,仔豬個體均勻度差,仔豬斷奶體重輕,仔豬抗病能力差等也是豬場日常生產中常見的問題,這些都是決定豬場盈利情況的決定因素。

以上問題對於目前養殖技術水平來說是無法杜絕的,但是可以有效避免的,那就是通過科學的飼養管理手段,儘量避免應激對仔豬的傷害。哺乳仔豬的飼養管理是一門嚴謹的學問,只有掌握了這門學問並付出實際行動才能養好仔豬。

初生仔豬要做好這四關,仔豬成活率大增!

一、哺乳仔豬初乳關

仔豬胚胎期由於胎兒與母體血管之間被6層組織隔開,從而限制母體抗體通過血液進入胎兒體內。因此仔豬出生後是沒有先天免疫能力的,另外仔豬自身免疫系統還沒有發育完善,不能有效的產生抗體,這個時候是仔豬最孱弱的時候,如果不能及時獲取外源抗體,仔豬的成活率極低。

母豬的初乳中含有免疫抗體—免疫球蛋白,這種物質是保障仔豬成活的根本,但母豬初乳中免疫球蛋白隨著時間的延長含量不斷降低,母豬分娩時每100ml初乳中含有免疫球蛋白20g,分娩後4小時每100ml初乳中免疫球蛋白含量降到10g,隨著時間越久含量不斷銳減。因此,母豬產後要及時讓仔豬吃上初乳。

初生仔豬要做好這四關,仔豬成活率大增!

二、哺乳仔豬保溫關

初生仔豬機體發育不完善,中樞系統還不能有效發揮調節體溫的作用,再加上仔豬自身能量累積有限,仔豬出生後如果所處環境溫度過低,仔豬很容易發病成為為弱仔影響生長,甚至失溫死亡。

仔豬適宜生長溫度為32℃,而母豬適宜生長溫度在18℃左右。這是一個比較棘手的問題,目前仔豬保溫最有效的方式是在產房安裝保溫箱。保溫箱內鋪設稻草,並勤更換。天氣較冷時,開保溫燈保暖,注意保溫燈要離地面至少50cm,以免灼傷仔豬。

三、哺乳仔豬固定奶頭關

豬生來就有恃強凌弱的天性,而初生仔豬主要表現在吃奶上,個體大的,爭強好勝的仔豬會霸佔著奶水充足的前部乳頭,而個體較小的仔豬隻能吃奶水較少的後部乳頭。如果不加以干涉,仔豬群為出現個體差異非常明顯,相比較大的更大,小的更小,均勻度差時影響售價的原因之一。

初生仔豬要做好這四關,仔豬成活率大增!

需要說明的是仔豬有固定奶頭的習慣,仔豬吃幾次奶後就會記住屬於自己的奶頭,以後都會固定吮吸。我們就可以利用這點來突破,在仔豬沒形成嚴格的吃奶制度之前人工干涉仔豬吃奶排列順序,把弱小的仔豬放到前面吃奶,而把個體較大的仔豬放到後面吃奶,多幹涉幾次直到仔豬固定奶頭。

四、哺乳仔豬補鐵關

仔豬體內鐵元素含量有限,鐵元素是仔豬生命活動中所必須的營養物質,缺乏仔豬會表現為缺鐵性貧血,消化不良,下痢,甚至造成死亡,一般會選擇在仔豬出生3天后打補鐵針。

智能養豬系統,一人就能同時飼餵數千頭豬,點擊下面瞭解更多查看詳情

↓ ↓ ↓ ↓ ↓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