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王中|溫氏為什麼要“搶”仔豬?

2月21日,網絡上熱傳了兩個消息:一個消息來自於農業農村部,顯示生豬生產和非瘟疫情的形勢一片大好;另一則消息來自於溫氏的一個內部文件,文件顯示:員工每成功幫公司購進一頭仔豬,可以得到5元的獎勵。把這兩條消息連在一起分析,問題就來了:形勢大好,豬價會下跌哦,溫氏連這個都看不懂?是腦子進水了嗎?當然不會,作為國內最大的行業龍頭企業,不可能連這點都看不清楚。那麼,我們來深入分析一下吧。

一、解讀一下農業農村部的說法

按照農業農村部的說法:“據對全國400個定點監測縣數據彙總,1月份能繁母豬存欄環比增長1.2%,連續4個月環比增長,與去年9月份相比增長8%。部分養豬大省能繁母豬存欄恢復勢頭更好,遼寧連續8個月環比增長,河北、山西和黑龍江均連續6個月環比增長,河南連續5個月環比增長。目前,黑、吉、遼、蒙、陝、甘、寧等7個省份能繁母豬存欄已恢復甚至超過去年同期水平,較上月增加1個省份。” 農業農村部稱:“去年12月份、今年1月份生豬出欄環比分別增加14.1%和17.9%,每頭肥豬出欄活重環比分別增長2.6%和1.1%,按此測算,豬肉產量環比分別增長17.1%和19.1%”。

對此,我們有幾點看法:

1、“與去年9月份相比增長8%”。去年9月份是什麼時候?是非洲豬瘟疫情最嚴重的時候,如果是和前年9月份相比會是什麼樣子?

2、現在的“能繁母豬”和疫情爆發之前的能繁母豬是同一個標準嗎?這個能繁母豬是三元還是二元?如果不是一個東西,有沒有可比性?

3、三元母豬和二元母豬相比生產性能下降多少?如果所謂的“能繁母豬”增長了8%,而三元母豬的生產效率下降了20%,那實際上是增加還是減少?

4、1月份是一年中豬肉消費最大的時候,這個數據環比的意義在哪裡?也許,如果是和2019年1月份豬肉的出欄數據相比可能更有意義。 按照農業農村部的數據,現在的能繁母豬數量已經實現了“四連增”,1月份全國也沒有發生一起非洲豬瘟疫情。形勢那麼好,仔豬的價格應當是該應聲而跌了。溫氏是要抄底嗎?

二、溫氏為何要“搶”仔豬?

首先,溫氏內部發文鼓勵員工幫助外購仔豬的消息已經得到了“豬場動力網”的證實。溫氏的生豬出欄量位居全國第一(甚至世界第一),遙遙領先第二名。這樣的一家企業無疑已成為行業的風向標。在我的記憶中,還沒有發現溫氏有大量外購仔豬的歷史,更別說是發文獎勵。用“史無前例”這個詞來形容這件事恐怕並不為過。

王中|温氏为什么要“抢”仔猪?

如果按照農業農村部的說法,養豬業形勢連續四個月向好,加上國儲肉不斷投放,按理說豬(包括仔豬的)價應當應聲而跌啊?但市場的反映卻完全相反。 前幾日,一位國內大型產業鏈企業的區域總經理請我幫他聯繫仔豬,一張口就是幾萬頭的需求;而另一家排名前10強的養豬企業已經把外售仔豬的價格上調到2100-2200元/頭。這說明什麼?大企業外售的仔豬價格已經創造了歷史新高,但需求也很強勁。

其實,即使這樣的價格,要想大量拿到貨也並不容易。我聯繫了廣西揚翔股份高遠飛副總裁,希望買點仔豬,對方的回答是4月份之前沒貨。在此日期之前的仔豬或者是自己育肥,或者是放養,要麼就是給自己的經銷商。顯然,大企業的仔豬除非育肥舍不足,或資金短缺,一般不會外售。 溫氏在行情那麼高的情況下“搶”仔豬,顯然是對未來豬價看好,甚至是強烈看好。畢竟,如果按照高達2100元/頭的仔豬價格,養到230斤出欄,即使不遭遇非瘟,不算人工,成本至少也要在12元/斤以上。何況非瘟疫情的威脅仍未解除? 而且,溫氏的這份內部文件顯示獎勵的截止日為12月31日止。如果按育肥需要的時長計算,溫氏至少對2021年上半年的行情都是看好的。

三、散戶怎麼辦?

很多散戶問我,現在仔豬能不能進,我的意見如下:

1、關鍵是否能養得活,核心還是你是否具備真正的防非能力;

2、小豬場的仔豬沒那麼貴,大約1000多一點,成本遠低於大企業,大企業敢幹,說明行情不是問題,至少行情的風險不大;

3、疫情仍然是最大的風險,如果一旦“中招”,你的經濟是否能夠承受?

4、所有的選擇都是基於利弊和底線,利益大於風險,損失又在自己可以承受的範圍內,可以考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