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總是動輒打罵,孩子卻是“不知者無罪”,這種不對等太傷人

本文為錦鯉媽咪原創作品,圖片為錦鯉媽咪原創插畫,歡迎個人轉發、收藏。

孩子是家長的希望,每個家長都希望孩子將來可以成為一個優秀的人才。因此在對孩子教育的問題上,都極其的嚴格。但在實際教育的過程中,父母經常會陷入誤區,導致錯誤的教育。

錯誤的教育不僅對孩子教育沒有任何幫助,更重要的是還會產生很多負面影響。而這些誤區中,最常見的就是,父母分不清孩子到底是犯錯還是無知,只要是自認為不對的事,就會對孩子動輒打罵。

家長總是動輒打罵,孩子卻是“不知者無罪”,這種不對等太傷人

比如孩子看到水壺,跑過去摸著玩,結果不小心把水壺打碎了。父母首先肯定特別害怕,其次是關心孩子有沒有燙到。但是大部分父母最終都會教訓孩子一番,希望孩子以後不要再碰這種危險的東西了。

再比如孩子看到插電孔,總是想伸手去摳,家長看到了依舊會對孩子大喊大叫,一方面擔心孩子觸電,另一方面也是想通過自己的反應,引起孩子的警惕,可是孩子卻什麼都沒懂。

好奇的女兒

其實很多孩子做出一些錯誤的事情,就是因為無知、好奇,他們並不明白究竟自己做的事到底存在著什麼樣的危險。所以這時候,父母的教育對於孩子來說尤為重要。

珠珠利用週末的時間,和朋友約著一起吃飯,兩個人分別帶了孩子,點了一份水煮魚。過了一會,魚端上來了,珠珠的女兒是第一次見這種魚,馬上就開始把手伸過去,想抓一抓,差點就把手伸到菜裡面了。

珠珠瞬間就急了,大吼了一聲,女兒也被嚇愣住了,繼而才沒有伸進去。就在珠珠想對女兒教育一番的時候,朋友的兒子突然就對女兒說:“沒事的妹妹,不要怕,你沒有錯,你媽媽就是嚇壞了,手伸進去好燙好危險的。”

聽到朋友兒子說的話,珠珠嘴裡想說的話,頓時嚥了下去,一頓飯吃的也是心不在焉。

家長總是動輒打罵,孩子卻是“不知者無罪”,這種不對等太傷人

孩子犯錯的兩種原因

從孩子開始有自我意識,能爬能走的時候,家長就無時無刻不在教育孩子。歸根結底就是關心孩子,生怕孩子有個什麼危險。但是總是怕這個怕那個,卻常常忽略了一件事情,到底是孩子是犯錯,還是無知。

1.明知故犯

有一種孩子特別調皮,父母說什麼都會當耳邊風,前面父母說不讓孩子碰,後面趁著父母不在,孩子又開始做了。

比如,有的孩子喜歡跳泥坑,父母說了很多次,最好不要跳,弄得渾身髒兮兮的,如果非要跳,就穿上雨衣雨鞋再跳,但孩子依舊做自己的事情,不聽父母的勸告,這就是明知故犯。明知道這是錯誤的,不被父母允許的,但依舊還是去做。

2.懵懂無知

當然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很多第一次的錯誤,基本都是因為懵懂無知。比如孩子第一次看到碗這個物件,裡面還冒著熱氣,孩子的第一反應,就是用手拿過來看看裡面究竟是什麼,對這個東西產生了好奇,但是孩子並不知道里面的東西會燙到自己。

這就是對新事物好奇,是無知所造成的,對此父母應該引導,而不是教訓。

無知當犯錯,家長需謹慎

家長的教育一般都是分為兩種,一種是批評式教育,還有一種就是說教式教育。但是當小孩子開始犯錯的時候,家長最初的反應,都不會是考慮孩子究竟是因何出現的問題,第一句話基本就是批評、教訓,那麼無知被當做犯錯,又會對孩子造成什麼影響呢?

1、委屈

孩子因為無知犯錯了,家長意識到孩子的錯誤,或者是事件的危險性,就會開始訓斥孩子,但是

孩子不知道自己究竟哪裡錯了。

孩子本身只是對一件事物感覺新奇,想去觸碰,畢竟他們需要慢慢地接觸這個世界,在成長的過程中,他們對所有的新東西都有一種好奇心,這種好奇心也正是成長的必備因素

父母就這樣批評了孩子,孩子會覺得很委屈,不明白自己究竟是哪裡錯了。更有甚者,因為父母的批評,喪失對新事物的探索,父母讓拿什麼才會去拿,不讓拿的堅決不去碰,嚴重損害孩子的心理健康。

2、叛逆

孩子都會有叛逆期,但是有的叛逆卻是父母教育出來的。孩子無知犯錯,父母總是批評,但是孩子卻不知道錯在哪裡,繼而心裡面會覺得父母只是專制,不懂自己的心,不理解自己,從而導致叛逆的現象。

父母要求的事偏不做,越是父母禁止做的事情越要做,以此來表現自己這麼做,沒有任何的危險,是父母錯了。不理睬父母,寧願自己玩,不要父母一起玩,最終導致親子關係疏遠。

3、不會真正認識到危險、錯誤

父母不分青紅皂白地對孩子一通批評,孩子對父母的行為感到茫然,只知道父母批評了自己,但是根本不會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和這件事情本身的危險性。

因為孩子根本對這個事物不瞭解,是一種很無知的狀態,需要父母去講解,但是父母只是批評孩子,對於孩子而言,這種教訓只是讓他們害怕而已。

家長總是動輒打罵,孩子卻是“不知者無罪”,這種不對等太傷人

孩子因無知犯了錯,家長該如何做?

很多家長或許很迷茫,不管是無知還是有意而為之,除了教訓孩子還有什麼其他的辦法嗎?其實以下幾種方法,對於生活中的一些案例都比較實用。

1、危險的當下,可以大吼制止

如果孩子因為無知做了危險的行為,父母看到了,是該立即阻止的。就比如說滾燙的碗端到了桌上,孩子就想用手去抓,再比如小孩喜歡小狗,看到小狗汪汪叫,不害怕反而想去用手摸一摸。

如果遇到這些類似的情況,父母就可以用大吼制止,因為自己無法馬上控制孩子,必須用言語來把孩子嚇住,暫停孩子危險的行為。

2、承認孩子沒錯

當然,面對父母的大吼,每個孩子所表現的也不一樣,有的會被嚇哭,也有的會停下來看著媽媽,希望媽媽給個解釋。

當然這時候,父母可以先安慰一下孩子,告訴他,自己不是有意吼叫的,只是自己當下很害怕。然後讓孩子知道,他沒有做錯事,只是這件事的危險性太高,他卻不知道,自己必須要立馬阻止,才能保護好他。

3、說清制止的原因

接下去就可以和孩子說明,為什麼沒有錯,父母卻要制止的原因。可以告訴孩子,只是擔心孩子出現意外,因為孩子本身還小,摸什麼都沒有尺度,不像成年人會稍微去試一試,感覺燙不燙,但是孩子不會。

所以父母需要教會孩子,如何處理這種問題,比如看到滾燙的碗可以先用筷子看看,面對吼叫的狗,儘量離的遠點。

4、表明利害關係

接下去父母可以告訴孩子,假設孩子這麼做了,會出現什麼問題。比如碰到滾燙的碗,孩子的手會被燙到,燙到之後手就會起紅水泡,會疼。再比如不是自已家的狗,狗在保護自己的家,孩子過去,狗覺得是挑釁,可能就會咬到孩子,孩子就要去打針,就會疼。

孩子知道了其中的利害關係,自然也不會再去做這些危險的事情了。

家長總是動輒打罵,孩子卻是“不知者無罪”,這種不對等太傷人

打罵不能解決問題,家長要學會換位思考

父母的教育,直接影響到孩子的心理發展,以及成長經歷。每個孩子應該都是天使,只是在後期的成長過程中,父母對孩子的教育的差別,導致有的孩子成為了叛逆的小霸王。但是隻要跟孩子講清楚,孩子一定會理解父母的行為,對危險的事物更會有深一層次的見解。

孩子正處於青春期的發展時期,每個孩子都有了自己的思想,作為家長,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言行,學會理解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問題,學會和孩子溝通,千萬不要只知道打罵孩子,這樣只會適得其反。父母都是為了孩子好,但千萬不要用了錯誤的方式,讓孩子產生逆反的心理。

我是幸運的錦鯉媽咪,在生娃帶娃的路上過關斬將。關注我,學習最實用的孕產、育兒知識,有關於這方面的困惑,也可以給我發私信哦。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您,為您解決一點困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