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兔同笼类型题的最酷解法——用不同的思维看世界

鸡兔同笼类型题的最酷解法——用不同的思维看世界


鸡兔同笼类型题的最酷解法——用不同的思维看世界

“鸡兔同笼”问题是小学接触奥数最初遇到的问题,也是中国古典数学最著名的题型。

最初记载于《孙子算经》,原文是这样的: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意思是:有若干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爪。问笼中各有多少只鸡和兔?

这个问题看起来简单,其实如果不允许用方程的话,又有多少人能够很顺利地把它做出来呢?小学生可是不会方程的。

鸡兔同笼类型题的最酷解法——用不同的思维看世界

我们先来用方程法做一下看看:

A.二元方程:假设鸡有x只,兔有y只。则x+y=35,2x+4y=94,解得x=23,y=12。鸡有23只,兔子有12只。

B.一元方程:假设鸡有x只,则兔有(35-x)只,则2x+4(35-x)=94,解得x=23。

小学老师教给小学生用的是假设法:

A.假设全是鸡,则爪有2×35=70,比94少94-70=24,而每只鸡比每只兔少2只爪,则兔一共有:24÷2=12;鸡有35-12=23。

B.假设全是兔,则爪有4×35=140,比94多140-94=46,而每只兔比每只鸡多2只爪,则鸡一共有:46÷2=23;兔有:35-23=12

鸡兔同笼类型题的最酷解法——用不同的思维看世界

还有最酷的方法,口哨法:

A.吹1声口哨,所有动物抬起1只爪。吹2声口哨,所有兔子两爪直立,所有鸡啪嚓坐地上了,此时爪少了35×2=70只,剩下94-70=24,都是兔子的两只爪,则兔有24÷2=12。

B.吹1声口哨,所有动物抬起自己爪的一半,这时有94÷2=47只爪,每只兔子两爪直立,每只鸡“金鸡独立”,此时爪比头多出的数量就是每只兔剩下一只爪的数量,则兔共有47-35=12。

C.这回只有兔子听口哨,吹2声,每只兔抬起2只爪,此时鸡和兔都应该两只爪着地,应该有35×2=70只爪,少了94-70=24,少的是每只兔的2只爪,则兔有24÷2=12。

当然,古人和网友有无穷的智慧,还有捆爪法、列表法,不一而足。

鸡兔同笼类型题的最酷解法——用不同的思维看世界

有人说,学生时代学的这些东西到了工作岗位上都没有用。

这种说法不仅不负责任,而且是非常错误的。工作是高楼大厦,学习就是地基。

就以鸡兔同笼的问题来说,在实际工作中真的一点用不到吗?

举例1:你单位来了客人,你的领导拿出100元钱,让你去买两种不同的水果,该怎么买,才能把钱花光,又不用自己垫钱。

举例2:你安排两个人打资料,一个人每分钟50字,一个人每分钟80字,5000字的稿件,如何分才更具效率?

举例3:你销售你公司的两中产品A和B,A单价100万,B单价120万,对方表示有兴趣购买,但资金只有2000万,而你公司规定,B产品你要卖出4—6台,如何分配A和B的数量?

鸡兔同笼类型题的最酷解法——用不同的思维看世界

数学为我们提供了不同的思维方式,一个鸡兔同笼的简单数学题,就有那么多可以思考的角度,实际工作中的情况尽管要复杂得多,但基本思维是类似的。

也就是说,当初不能很熟练地解出鸡兔同笼的人,如今也不会很“机灵”地工作。

很多时候都需要用不同的思维来看待事物,也许你独特的视角就能够给你带来巨大的收获。

在企业界中,有一种公司,成立时间短、价值却很高,被比喻为珍贵的独角兽。

这些“独角兽”公司如共享单车、拼多多等,就是发现了别人注意不到的市场,而一举获得成功的。

曾经,成功靠的是敢闯敢拼的劲头,后来,成功靠的是知识文化技术,如今,成功靠的是独特的视角、多元的思维方式。

因此,尝试着用不同的思维看看世界,机会也许就隐藏于其中。

鸡兔同笼类型题的最酷解法——用不同的思维看世界

鸡兔同笼类型题的最酷解法——用不同的思维看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