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兔同籠類型題的最酷解法——用不同的思維看世界

雞兔同籠類型題的最酷解法——用不同的思維看世界


雞兔同籠類型題的最酷解法——用不同的思維看世界

“雞兔同籠”問題是小學接觸奧數最初遇到的問題,也是中國古典數學最著名的題型。

最初記載於《孫子算經》,原文是這樣的:今有雉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雉兔各幾何?

意思是:有若干只雞兔同在一個籠子裡,從上面數,有35個頭,從下面數,有94只爪。問籠中各有多少隻雞和兔?

這個問題看起來簡單,其實如果不允許用方程的話,又有多少人能夠很順利地把它做出來呢?小學生可是不會方程的。

雞兔同籠類型題的最酷解法——用不同的思維看世界

我們先來用方程法做一下看看:

A.二元方程:假設雞有x只,兔有y只。則x+y=35,2x+4y=94,解得x=23,y=12。雞有23只,兔子有12只。

B.一元方程:假設雞有x只,則兔有(35-x)只,則2x+4(35-x)=94,解得x=23。

小學老師教給小學生用的是假設法:

A.假設全是雞,則爪有2×35=70,比94少94-70=24,而每隻雞比每隻兔少2只爪,則兔一共有:24÷2=12;雞有35-12=23。

B.假設全是兔,則爪有4×35=140,比94多140-94=46,而每隻兔比每隻雞多2只爪,則雞一共有:46÷2=23;兔有:35-23=12

雞兔同籠類型題的最酷解法——用不同的思維看世界

還有最酷的方法,口哨法:

A.吹1聲口哨,所有動物抬起1只爪。吹2聲口哨,所有兔子兩爪直立,所有雞啪嚓坐地上了,此時爪少了35×2=70只,剩下94-70=24,都是兔子的兩隻爪,則兔有24÷2=12。

B.吹1聲口哨,所有動物抬起自己爪的一半,這時有94÷2=47只爪,每隻兔子兩爪直立,每隻雞“金雞獨立”,此時爪比頭多出的數量就是每隻兔剩下一隻爪的數量,則兔共有47-35=12。

C.這回只有兔子聽口哨,吹2聲,每隻兔抬起2只爪,此時雞和兔都應該兩隻爪著地,應該有35×2=70只爪,少了94-70=24,少的是每隻兔的2只爪,則兔有24÷2=12。

當然,古人和網友有無窮的智慧,還有捆爪法、列表法,不一而足。

雞兔同籠類型題的最酷解法——用不同的思維看世界

有人說,學生時代學的這些東西到了工作崗位上都沒有用。

這種說法不僅不負責任,而且是非常錯誤的。工作是高樓大廈,學習就是地基。

就以雞兔同籠的問題來說,在實際工作中真的一點用不到嗎?

舉例1:你單位來了客人,你的領導拿出100元錢,讓你去買兩種不同的水果,該怎麼買,才能把錢花光,又不用自己墊錢。

舉例2:你安排兩個人打資料,一個人每分鐘50字,一個人每分鐘80字,5000字的稿件,如何分才更具效率?

舉例3:你銷售你公司的兩中產品A和B,A單價100萬,B單價120萬,對方表示有興趣購買,但資金只有2000萬,而你公司規定,B產品你要賣出4—6臺,如何分配A和B的數量?

雞兔同籠類型題的最酷解法——用不同的思維看世界

數學為我們提供了不同的思維方式,一個雞兔同籠的簡單數學題,就有那麼多可以思考的角度,實際工作中的情況儘管要複雜得多,但基本思維是類似的。

也就是說,當初不能很熟練地解出雞兔同籠的人,如今也不會很“機靈”地工作。

很多時候都需要用不同的思維來看待事物,也許你獨特的視角就能夠給你帶來巨大的收穫。

在企業界中,有一種公司,成立時間短、價值卻很高,被比喻為珍貴的獨角獸。

這些“獨角獸”公司如共享單車、拼多多等,就是發現了別人注意不到的市場,而一舉獲得成功的。

曾經,成功靠的是敢闖敢拼的勁頭,後來,成功靠的是知識文化技術,如今,成功靠的是獨特的視角、多元的思維方式。

因此,嘗試著用不同的思維看看世界,機會也許就隱藏於其中。

雞兔同籠類型題的最酷解法——用不同的思維看世界

雞兔同籠類型題的最酷解法——用不同的思維看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