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为何没有能够令赵国一统天下?

庭州行者


如果说,在春秋时期谁才是真正有统一天下能力的国家,绝对是晋国,晋国之强大,由它后来三分之后的赵魏韩皆成为战国七雄就可以看出!

而且这三个国家不仅成了战国七雄,还都有过非常强盛的时期!

战国初年,魏国崛起,魏文侯首创变法,成就魏国霸业,最后在诸侯国联合打压特别是秦齐联合打压下才消停!

战国初年,韩国也曾经雄起过,申不害变法让韩国成了中原强国,扩地不少。

战国中后期,则是赵国的天下,而起决定性作用的就是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改革,还有后期的李牧治代郡。

这三个国家都脱胎于晋国而降生,晋国的强大由此可见。

那么晋国的分裂基因公卿贵族,其实也对这三个国家有或多或少的影响,不过于分裂基因而言,对魏国韩国影响相对较小,因为魏国是首创变法之国,在国家强盛时期就几乎将旧贵族的影响消除,韩国则因为国土较小,而且板块练成一片,在申不害改革之后就将这分裂基因祛除!

唯一苦逼的就是赵国,赵国的苦逼在于,他们的国土板块分裂化非常严重!

而这就是胡服骑射改革除了增加国力之外的另一个初衷,加强赵国的中央集权!

如果说胡服骑射改革仅仅是一场军事变革,那么不算是了解胡服骑射改革的实质,其实这改革改的是公卿贵族的命!

这话如何解读,我们就要看看改革前后赵国的真相!

大家应该都知道胡服骑射改革是由赵武灵王主持的军事变革,最后结果是将战国变成了一个军国主义国家!

那么,在这之前的赵国,其政治格局如何?

不过是板块割裂化的数个政治实体组成的国家而已,而赵国板块割裂化就和赵国独特的领土构成还有地理环境有关!

赵国领土,按照地理概念来论述由三块组成,因此赵国就有三个政治实体他们分别是!

第一:太行山以西的晋阳,也就是赵国最早的坚城。

第二:太行山以东的邯郸,赵国主要的都城

第三:后期扩张的北方代郡地区(后期胡服骑射改革后赵武灵王扩张的土地)

而这三大板块之外,在赵国国土之中还有个强大的国家“中山国”。(胡服骑射改革后被赵国灭掉)

这中山国可不是小国,而是有战国第八雄之称的强大游牧民族国家!

这就是改革之前赵国的现状,国家板块割裂化,整体实力无法捏合在一起,中央集权衰弱,分裂基因顽固!

面对这样的情况,少年继位的赵武灵王,无疑是头疼不已。

如何挽救国家,如何强大国家。这个问题摆在了赵武灵王的面前!

面对顽固保守的公卿贵族,这些赵国的毒瘤,借助变法,建立新的权贵阶层,成为了赵武灵王的选择。于是一场胡服骑射运动开始了!

胡服骑射不是简单的学习胡人服装,学习胡人骑射的改革而是一场新兴阶层后旧有贵族的革命!要革的是公卿贵族的命,要崛起的就是封建中小地主阶级,最后的结果就是如秦国一样成为一个集权制的军国主义国家!

因此,除了军制改革之外,胡服骑射改革的重点就是如秦国一样的军功授爵制度,将军功和爵位土地联系在一起,之前世袭的权贵阶层几乎都是受害者!

这样的改革当然是成效明显,可以参考后世的“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最好最直接的提升生产力,还有战斗力的方式!

由此,才有赵国胡服骑射改革的空前成功,和赵国实力的大大增加!

结果就是,赵国成了战国七雄之中,仅次于秦国的最强国家!

胡服骑射改革之后的赵国开始了大踏步的扩张土地步伐,楼烦被击败,北方扩地千里组建代郡,中部将中山国吞并,赵国领土成为整体,之后在和诸国的争霸中,也因为各种外交手段和政治手段拥有了稳定的盟友燕国。(燕昭王继位因为赵国的帮助)

三晋也因为共同敌人秦国而联合在一起!

因此才有了赵武灵王时期的野心萌生,那就是吞并秦国!

有野心还有行动,赵武灵王曾经孤身如秦国刺探秦国军情,还和当时的秦庄襄王有过亲密接触,彼此还非常欣赏!这就是有名的“赵武灵王戏秦王”这一典故的由来!

可是这次野心,却因为赵武灵王后期的糊涂而烟消云散,因为继承人问题的错误不断,再加上赵武灵王后期居然进行军政分离,自己进号赵国大父,将皇位传给儿子,最后又犹豫不决,让儿子们产生内斗,最后自己也因为政变内斗死于“沙丘宫”。

赵国第一次征服战国的机会就这样错过了!

不过这征服战国也仅仅只是机会而已,于机会而言就有大小之别!

之后我们就要讨论的是,赵国是否有灭亡六国一统天下的可能!

答案是,也许有,但是困难太大,和后期秦国相比,难度不是一般大!

最后秦王能横扫六国一统天下,最关键的除了秦国那特殊的军制之外,还有就是他那独一无二的地理条件!

赵国和秦国一样,有军国主义国家色彩,战斗力绝强!

可是他们地理位置太差了!

于秦国而言,真正被兵临城下,大不了就关上函谷关,我看你们在关下胡捏捏,无所谓,你们打不进来!

唯一一次函谷关被攻破,还是五国联军在魏无忌带领下的回光返照而已!

那么,赵国情况又如何?

身处中原腹地的赵国,北边和燕国还有匈奴接壤,南有韩国,西有秦国,东有齐国,是所谓四战之地的中心地带如何能有秦国一样的条件,只需要专注于一点战斗,不用考虑多线战斗?

这是天然的不利因素之一!

至于很多答案所说的匈奴影响,其实匈奴在战国时期并不强大,他们的强大源自战国快要统一之后的匈奴统一,当时并不是铁板一块的匈奴,对赵国的威胁并不明显!

其次还有一个不利因素就是,之前我说过的战国政治格局板块化结构。

这又是地里因素造成的,太行山将赵国一分为二,让赵国始终无法集中自己的全部力量,面对国战!即使是决定赵国命运的长平之战,其实赵国主要动员的也不过邯郸还有晋阳板块的力量,受损失最严重的也是赵国都城所在的邯郸板块!

这对赵国而言,即是灾难也是幸运,要不之后紧随而来的邯郸之战,还有燕国攻击赵国的战争,赵国将毫无还手之力!

板块割裂化,给了赵国三条命,也让赵国天然无法集中全国力量!

可是即便如此,赵国还是用邯郸板块和晋阳板块的部分力量就将秦国几乎耗死,赵国之强大由此可见啊!

很多人都认为赵国经过长平之战后几乎就是亡国之象。

其实这是对战国历史的误读,就算经历了长平惨败,赵国依然是仅次于秦国的强国。

原因就是由李牧治理的北地代郡板块的崛起!

在李牧治下,代地板块在巅峰时期拥有精锐骑兵20万,大规模施行军屯制度和经济贸易中心制度。

结果就是兵强马壮!

要不,李牧能大败秦国二次?这样的战绩你们以为是怎么完成的!

其实赵国除了以上因素之外,还有个他们不能统一六国的关键因素,就是赵王没几个英明的,赵国除了赵武灵王之后,赵惠文王还算不错,赵孝成王一般般,赵悼襄王是垃圾,赵王迁号称败家迁,垃圾中的战斗机!

这和秦国那

奋六世之余烈 振长策而御宇内。

相比,哭都没地方哭啊!

最后总结一下:战国时期赵国应该是最可惜的国度了,燕赵子弟人人尚武民风彪悍,经济处于中原最发达地区,文化也因为和北方各族的交流,没有齐国那有文弱,他们没有统一天下,最关键的就是国君不给力,其次就是这太行山啊,这山让赵国无法集中全力,他给了赵国小强一般的生命力,却没有给他强大的机会,可惜了可惜了!


阿斗不傻


应该说,经过“胡服骑射”改革的赵国,成为七雄除秦国外国力最强的国家。

赵武灵王通过胡服骑射,国力大增,在对付中山国、楼烦等少数民族方面取得绝对优势,即便赵武灵王因政变而是,赵国总体国力也没有因此滑坡多少,成为当时战国两大顶尖强国。但赵国为何没有能够统一天下,我觉得赵国的地理位置是个很重要的原因。

赵国的地理位置不利。

赵国身边强邻太多,秦国、魏国、齐国、燕国,胡服骑射后,中山国等少数民族的危险虽被解除,但强大的匈奴直到赵国灭亡都是巨大危险。

不说少数民族,单是秦国、魏国、齐国、燕国等直接与赵国接壤的强邻就够赵国受的了,这使得赵国在对一国开展军事行动很容易遭受腹背受敌的困境,会陷入两线、三线作战之中。

比如,赵国对魏国动武,魏国很容易挑动后方的燕国、齐国甚至秦国对赵国进行滋扰乃至是联合行动。

很明显,赵国远没有强大同时也多过作战的地步,打不赢多战线的战争。

同时,这样的地理位置也使得赵国无法开展较好的外交行为和外交政策。因为秦国、魏国、齐国、燕国都是赵国的死敌,在赵国分立出来之后,他们就是赵国生存的巨大危险。

赵武灵王的父亲赵肃侯在位时期,赵肃侯就连年与秦国、魏国、齐国、燕国交战,为赵国打下了生存空间,更是多次打击魏国,使魏国的霸业遭到严重打击,这些都是在战争中接下的大仇,很难解除。

赵国的位置使它不能向秦国那样尽情施展“远交近攻”的外交手段,各个击破。

赵国的这种困境在长平之战后的邯郸之战也可体现出来。

魏王根本愿意救援赵国,最终因为“信陵君窃符”才调动魏军救援。

楚国因为赵国的反复请求才答应救援。

齐国因为赵国参与五国伐齐之事耿耿于怀,对五国的生死不闻不问。

燕国就更不用说了,邯郸之战借赵国衰落乘机攻赵的。

虽然在长平之战和邯郸之战后,赵国衰落,秦国独大,赵国与另外几国关系改善,但是赵国与他们之间的隔阂并没有消除。

赵国与秦、齐、燕等国利益纠葛太深,难以各个击破,进而图谋霸业,更不用说统一天下了。

与六国纠缠已经让赵国疲惫不堪,而在赵国的北方还有一个强大的匈奴,时刻虎视眈眈,牵制了赵国大量的有生力量。


微史春秋


不得不说“胡服骑射”一度使赵国成为最有可能统一天下的诸侯,如果不是“沙丘之变”中赵武灵王英年早逝,战国格局必将有翻天覆地之变,而后来的“长平之战”更使赵国元气大伤,从此退出统一的历史舞台。

一:胡服骑射——拓地千里,将国土连成一片

三家分晋之初,赵国的处境就非常尴尬,因为特殊的地势环境,堂堂赵国被魏国和太行山生生割裂成三个版块——晋阳、邯郸以及代郡。为了实现国土的统一,凝聚国力,历代赵君可谓是殚精竭虑、费尽心思,但却始终未能如愿。

公元前302年,备受中原大国欺凌、屡遭周边小国蔑视、北方游牧民族侵扰的赵武灵王终于决定变法图强。颁布“胡服骑射”法令,改革政治制度和军事制度。经过数年的励精图治,赵国实力大盛,开始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通过一系列的军事活动,赵国击溃匈奴,设立云中、九原两郡,而后又在阴山一代修筑长城以备胡虏;前296年,更是一口吞下中山国,强势贯通赵国全境,使原本分裂的国土归于一统。

总计赵武灵王在位期间,赵国南征北战,先后拓地达数千里,一举成为中原强国,其国力之强悍、军队之善战一度具备了统一天下的实力。

只可惜后来兄弟不和、父子不亲,导致“沙丘之变”一代雄主就此湮没,一路疾驰的赵国战车开始晃晃悠悠。

二:长平之战后——霸王梦空,自此自保尚且不足

公元前270年,通过“商鞅变法”而迅速崛起的秦国在范睢“远交近攻”战略的指导之下,制定“攻魏图韩”的军事部署,对魏国展开猛烈的攻击。

公元前262年,在经过八年苦战之后,秦国终于占领韩国野王之地,将韩国上党郡撕裂开来,韩国国君不得不将上党郡拱手相让,以求秦退兵回师。奈何上党郡守不愿降秦,并且搞起了祸水东引的计量。私下与赵国接洽。商量归降事宜。

鼠目寸光的赵国君臣欣然接受,眼见自己费尽心力到最后却连口汤都喝不上的秦国,怀揣着滔天怒火在长平之地跟赵国摆开战局,秦赵两国的争霸战自此打响。

深明此战重要性的秦赵两国皆倾其所有的动员全国,发誓要在长平之地决出雌雄。求胜心切而又目光局促的赵孝成王听信谣言,撤廉颇而换赵括。终于一败涂地,黯然出局,再无争霸天下统一四海的能力和机会。

所谓“趁你病,要你命”先前震慑于赵军而敢怒不敢言的诸侯纷纷率兵来战,一时间,风光无限的赵国四面受敌,情势岌岌可危。

三:地处中原——四战之地,纵深不足,粮草难继

由晋国演变而来的韩、赵、魏三国,虽然都名列七雄,但其地理位置实在不容乐观,率先改革的魏国和赵国一样都曾雄霸一时,但因为决策和地理环境的问题很快就衰弱下去,不仅如此,赵国还没有足够的纵深、也没有事宜耕种的土地为国家财政提供源源不断的粮草。所以,就整体而言,赵国虽有雄强善战的军队,但其综合国力实在不足以和秦国比长较短。而至于三晋之中韩国则更惨,虽是堂堂诸侯却始终被动挨打,连崛起的机会都不曾有过,早早的就成了秦国的打手急先锋。

天时不如地利,在战国之世,好的地理位置何其重要,后来秦国之所以能够一统天下,很关键的一点就在于其拥有富甲天下,俗称天府的巴蜀之地,以及轻剽善战、悍不畏死的老秦百姓。再加上可谓天险的崤山、函谷关。这种三面环山,一面绝关,可进可退的地势之利,使堂堂秦王朝虽有昏君逆臣也可以高枕无忧,无所畏惧。

四:赵之亡,固非战之罪也

赵国的灭亡,固然有统治不利、决策失误的问题存在,但究其根本而言,还是由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所决定的。当然,这也是利弊相存的,在不能集中倾国之力的同时,实际上也是把鸡蛋分开藏的意思。

但“瘦子的骆驼比马大”,“长平之战”后一心想着趁火打劫的燕国最终还是折戟沉沙,惨败于赵人之手。

所以,我始终认为,赵之亡,固非战之罪也。而是因为天时不如地利罢了~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不妥,敬请联系作者


狐笔春秋


因为胡服骑射只是军事层面上的改革,它确实使赵国军力迅速强大。

但是,赵国的改革仅仅停留在军事层面,并没有像秦国的商鞅变法一样深入而彻底地从政治、社会、法制上进行改革。商鞅变法使秦国的综合国力迅速增强,进而传递至军事层面使秦军的战力迅速提升而战无不胜。

赵国的军力虽强,但是国力不及,特别是粮食生产方面,无法支持军队进行旷日持久的征战。可以把赵国比喻成一个穿着精良铠甲、手拿精钢武器、骑着千里马而身无分文的穷人,其能辉煌一时,但却注定不能持久。

个人觉得赵国有点类似现代的苏联。30年代苏联利用西方国家的衰退迅速发展了重工业,并在二战中打造了一只强大的军队,军力几乎可以称雄于世界。但是苏联除了军事工业和重工业,其他方面一塌糊涂,特别是粮食生产不足,长期需要进口,很容易受制于人,其结局和赵国一样,只能辉煌一时,注定不能持久的。


anderain


赵武灵王时期,各国正是在变法热潮发展中。即使又那么一个强的,也足够抵御,可以打一两个,但做不到独大,消灭六国统一天下。赵国还有个致命的缺点,就是粮食产量少。作战最重要的就是粮食的供应。

赵武灵王时期,秦国不仅是商鞅变法刚刚完成,实力猛增,而且巴蜀粮仓尽在秦国囊中。

再说齐国,齐宣王的稷下学宫,更是先秦文化百家争鸣的发源地,占有这绝佳地理位置,并且府库充盈的齐国,也绝对不可能被赵国所灭。

刚刚李悝变法和吴起军事改革的魏国,已经是山东六国的强国,如何能被赵国灭?

那时的楚国辉煌虽然已经是过去时,但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如果赵国灭了其中一个国家,别的肯定会群起而攻之,还是那句话,实力不足够强。


春秋战国历史故事


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是一场彻底的军事改革,让赵国成为战国后期,东方六国最强大的国家,而且赵国也是山东六国唯一可以抵抗秦国的国家。赵国在赵武灵王时代,是有机会灭掉秦国,统一天下的。当时秦国刚刚变法不久,还不能消灭六国。秦武王举鼎而死,秦国大乱,赵国这时兴起。赵国攻灭中山国,要是能联合六国攻函谷关,赵国从北部高原派骑兵,打闪电战,快速偷袭秦国北部,从北部高原往南部关中平原,是有可能出奇制强灭掉秦国的。即使秦国不灭,也会被打残的,那样最后就可能统一六国的不是秦国,而是赵国的。只可惜赵武灵王晚年,一时错误,使赵国发生大乱,灭秦的计划最终没有去完成,赵国没能击败秦国,一统六国。


东北文宪


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很有魄力,可惜只有一代而终,接班人选错导致改革夭折,之后昏庸之君频出,把个战国第二强国很快就折腾完了,相比秦国,杀鞅而奉其法,国策连续目标一致,有为之君拔擢名将名臣,乃一天下!


明月86906


运气不好,正好碰到了秦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