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我市收获76个“好天气” 创七年来同时段最佳

兰州晚报讯 4月10日,市政府新闻办、市生态环境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今年一季度全市环境空气质量、2018年至2019年度冬防期间空气质量、今年生态环境工作计划进行。第一季度,我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优良天数、污染物浓度及综合质量指数等三项主要用来评价环境空气质量的指标,均为2013年国家实行新标准评价空气质量以来同时段最优,其中春节期间首次实现了空气质量全优良。

6项污染物浓度同比均下降

2019年第一季度,我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创七年以来同时段最佳,优良天数达到76天,同比增加21天,优良天数比例为84.4%,同比提升了22.6个百分点;剔除沙尘天气影响后优良天数比例为90.0%,同比提升了13.6个百分点;未出现人为因素导致的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气(以上数据均为实况同比,下同)。

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一氧化碳(CO)、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等六项大气污染物浓度,同比均实现下降,降幅分别为19.4%、6.8%、12.0%、6.9% 、11.5%和5.6%。综合质量指数5.87,同比下降10.0%,综合质量指数预计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95位、改善率预计排名第16位(2019年新设评价指标)。

从超标天气情况看,一季度超标天数14天,其中3次外来沙尘天气造成5天PM10超标,占超标总天数的35.7%;本地人为源中NO2为首要污染物的超标天数5天,PM2.5为首要污染物的超标天数4天,分别占超标总天数的35.7%和28.6%,说明第一季度化石能源焚烧污染仍为主要人为源。

水环境质量平稳可控

地表水环境,兰州市环境监测站监测结果显示,黄河兰州段为Ⅱ(二)类水质,与去年同期持平。一级支流湟水桥断面为Ⅲ(三)类水质,水质状况为良,优于去年同期;一级支流庄浪河界牌村断面1月和2月均为Ⅱ(二)类水质,与去年同期持平,3月为Ⅲ(三)类水质,略差于去年同期。二级支流大通河上享堂断面1月和2月均为Ⅱ(二)类水质,与去年同期持平,3月为Ⅰ(一)类水质,优于去年同期。

地表水饮用水岸门桥水源的参评项目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Ⅱ(二)类水质标准,水质达标,其中1月和3月均为Ⅱ(二)类水质,与去年同期持平;2月为Ⅰ(一)类水质,优于去年同期的Ⅱ(二)类水质。

冬防期间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2018年至2019年冬防期我市优良天数108天,同比增加了28天;优良天数比例达到71.5%,同比提升了18.5个百分点;剔除沙尘天气影响后优良天数比例为77.7%,同比提升了15.7个百分点;未出现人为因素导致的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气。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一氧化碳、细颗粒物等五项污染物同比下降25.0%、14.5%、19.7% 、15.2%和13.6%; 臭氧浓度持平。 综合质量指数6.20,同比下降15.1%;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我市冬防期5个月的综合质量指分别排名第141、148、86、83、134,月度排名稳定退出全国后二十位。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杜志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