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風物:馬蘭頭、枸杞頭、香椿頭



巢湖風物:馬蘭頭、枸杞頭、香椿頭


鄉諺曰:家花不如野花香。套用過來,用在美食上,“家菜沒有野菜香”。

過去窮,春上鬧飢慌,奶奶就到山坡上田野間,挖野菜,故鄉巢北的野菜很多,有薺菜、灰灰菜、馬齒莧、薤白、苜蓿和蒿子,奶奶尤其喜歡採“三頭”——馬蘭頭、枸杞頭和香椿頭。

現在,百歲的奶奶已經駕鶴西去,社會的經濟條件好起來,科學技術也迅猛發展。也許是基因,也許是遺傳,也許是懷舊,每年春天,人們都喜歡遠足到山裡,挖野菜煮著吃,物以稀為貴,吃了都講好。

眼下,清明正當時,穀雨不遠天,我和妻子喜歡找“三頭”,採“三頭”吃。諺語曰:吃人家嘴軟。吃著好,就想寫寫。


巢湖風物:馬蘭頭、枸杞頭、香椿頭


馬蘭頭

馬蘭頭,不是馬蘭花的頭,馬蘭花是什麼玩意兒,我不得而知。也許它和冰山上的雪蓮一樣,是大西北的尤物。我們這是江淮,我只曉得有馬蘭頭。

春雨潤物酥,氣溫回暖,在江淮地區山坡河岸、路邊和田埂上,隨處可見密密麻麻長在一起的馬蘭頭,葉片層層疊疊,東一簇,西一窩。

馬蘭頭,又名竹節草、馬蘭菊、紫菊、紅梗菜、路邊菊等。其葉如澤蘭,青綠中瀰漫著清香;其花似菊,現出一種高雅的紫色,人們摘其嫩莖葉頭作為蔬菜。呼為“馬蘭頭”。

馬蘭頭是一種身價卑微的野菜。記得我小時候,常挎個小籃和奶奶到村北後頭樹林裡小徑兩邊採,一手捋葉,一手拿小剪子將嫩葉剪下,菜梗嫩嫩的,有點微紅,貼著鼻子一聞,有股清香,頗有新茶的味道,奶奶說,“馬蘭頭,騎路生。個不高,根根嫩。”馬蘭頭最大的特點是莖兒發紅,菜秧子一般。

剛採的馬蘭頭不能直接吃,需先在水裡洗淨,再到開水裡燙一燙。其實,幾乎所有的野菜,都需要下沸水裡焯一下,以便去澀和灰塵。現在有冰箱了,馬蘭頭放到冷藏室裡放幾天,拿出來燙著吃,味道更好。一凍一燙,細菌就會死去。燙好的馬蘭頭吃法很多,可以臭乾子吃,可以涼拌千張吃。用滷嫩豆腐拌著吃,一嫩兌一嫩,嫩上加嫩。

清美食散文大師袁枚的《隨園食單》裡說:“馬蘭頭,摘取嫩者,醋合筍拌食,油膩後食之,可以醒脾。”民國最後一位秀才——汪曾祺先生(講到吃的作家,北有老舍,南有汪曾琪),寫到他奶奶“每於夏天摘肥嫩的馬蘭頭晾乾,過年時作餡包包子。她是吃長齋的,這種包子只有她一個人吃。我有時從她的盤子裡拿一個,蘸了香油吃,挺香。”奇怪,汪是蘇北高郵人,怎麼夏天還有馬蘭頭吃,是不是記憶錯了。我的記憶中,過了穀雨,馬蘭頭就長大了,半尺來長,吃起來費勁,也澀多了。



巢湖風物:馬蘭頭、枸杞頭、香椿頭


枸杞頭

馬蘭頭是菊科,枸杞是茄科,在美食保健院裡,他倆算是隔壁科室。

這個週末回家,母親在菜地裡幹活,我去幫她忙。在回來的路邊,母親切了一大把枸杞頭。我們這,枸杞是野生的,秋天到了,鮮紅的枸杞果,晶瑩剔透,但是不好吃,苦澀之極。和寧夏的枸杞比,我們這枸杞算是次品。但是每年春天,家鄉曠野中一窩一窩的枸杞藤兒,翠綠奪目,枸杞頭採下來,用開水焯一下,佐香醋和和生抽,滴幾滴小磨麻油,放毫蠔油,味道鮮美之極。母親說,“這玩意三,清熱明目,是個好東西。”顯然,在奶奶、母親眼裡和我眼裡,都是不一樣的“枸杞頭”。奶奶為的是活命,母親為的是保健,我圖的是野味。噴香是什麼香?野菜的香,譬如枸杞頭。

“枸杞”這個名稱始見於中國二千多年前的《詩經》。明李時珍雲:“枸杞,二樹名。此物棘如枸之刺,莖如杞之條,故兼名之。”道書言:千載枸杞,其形如犬,故得枸名,未審然否?頌曰:仙人杖有三種:一是枸杞;一是菜類,葉似苦苣;一是枯死竹竿之色黑者也。“枸杞頭”就是枸杞在春天發了嫩葉,在我們這,叫它“枸杞頭”。

關於枸杞,還有一個傳奇的傳說:盛唐時代,據說有一天,絲綢之路來了一幫西域商賈,傍晚在客棧住宿,見有一女子斥責一老者。商人上前責問:“你何故這般打罵老人?”那女子道:“我斥責的自己的孫子,與你何干?”聞者皆大吃一驚。原來,此女子已200多歲,老漢也已是耄耋之人。他受責打是因為不肯遵守族規服用草藥,弄得未老先衰、兩眼昏花。商人驚詫之餘忙向女壽星討教高壽的秘訣?紅顏的女壽星見使者一片誠意,便說她自己一年四季都服用枸杞。後來枸杞傳入中東和西方,被那裡的人譽為“東方神草”。

呵呵,枸杞是“東方神草”,那麼“枸杞頭”該是“東方神草”的桂冠,“枸杞果”該是“東方神草”的公主或者王子。


巢湖風物:馬蘭頭、枸杞頭、香椿頭


香椿頭

鄉諺曰:頭刀韭,花節藕,新結的媳婦,香椿頭(並稱“四嫩”)。尤其可以看出,香椿頭在鄉井裡的地位。

香椿樹上的“香椿頭”,小傘一般,鋪天蓋地,為什麼每人採,答:村裡的壯年人都外出打工了,年輕人讀外出求學了,只有老弱病殘者,窩在家裡。岳父笑著說;“過去香椿頭,人爭著打,現在倒好,村裡撂棍子打不到人,清明前後,無前屋後,盡是香椿頭。香椿仲春發芽,早採者貴,清明穀雨之間最有味道,採早了,太嫩,採吃了,柴的很。採香椿頭,一般在晴天。有道是,“雨前香椿雨後筍”。

香椿是高大的喬木樹木,原產中國。人們食用香椿久已成習,漢代就遍佈大江南北。古代農市上把香椿稱椿,把臭椿稱為樗。香椿被稱為“樹上蔬菜”,是香椿樹的嫩芽。這個春天很有趣,家裡新鮮的香椿頭和保鮮的香椿頭都在吃。家裡的是岳父和妻子在村子裡採的,清明前後,村上椿樹。

每年春季穀雨前後,香椿發的嫩芽可做成各種菜餚。它不僅營養豐富,且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香椿葉厚芽嫩,綠葉紅邊,猶如瑪瑙、翡翠,香味濃郁,營養之豐富遠高於其它蔬菜,為宴賓之名貴佳餚。早在漢朝,食用香椿,曾與荔枝一起作為南北兩大貢品,深受皇上及宮廷貴人的喜愛。北宋蘇軾盛讚:“椿木實而葉香可啖。”他在詩《春菜》裡寫到:“豈如吾蜀富冬蔬,霜葉露芽寒更。”

我的朋友巴主任,老家是安徽太和的,太和的香椿,全國有名。據巴主任講,家鄉太和縣人民,春天用椿芽炒雞蛋,三伏天用它拌涼菜(一般是拌嫩豆腐),冬天則做熱騰騰的椿芽羊肉湯,有驅寒的效果。呵呵,一年四季,一年到頭都吃到香椿頭,福氣!


巢湖風物:馬蘭頭、枸杞頭、香椿頭


春季養生,或者尋味,不妨品品“三頭”。


最憶是巢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