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運營60%靠思維,40%靠經驗,你的思維跟得上嗎?

做運營60%靠思維,40%靠經驗,基於思維和經驗的基礎上你需要有100%的執行力!大部分人做不好運營一般有三種原因:

  • 1)缺乏系統化運營思維
  • 2)缺乏有效的經驗積累
  • 3)缺乏強有力的執行力

牛逼的思維能夠幫你搞定60%從未接觸過的運營工作並且至少3倍於別人的運營成長速度!運營做到一定程度你會發現,運營思路都是相通的,好的運營一定是能夠運營好不同類型的產品的運營。

當然做運營不能全靠思維,也需要經驗的積累,經驗在運營中的作用有:

1、思維性啟發

頭腦風暴能夠在討論過程中不斷地產生新想法,當你要做一個運營活動,恰好你之前做了一個類似的活動給你帶來新的啟發,或者完全不同的活動,但是活動中的某一點能夠啟發你產生新的創意。這個跟你看運營書籍或者運營文章一樣,當你掌握了基礎的運營知識和運營套路之後,你無需一字一句地去看一篇運營文章或者書籍,你只需快速瀏覽其中的某一個觀點,而這個觀點恰好能夠讓你產生啟發就足夠了!

2、降低決策成本

經驗的作用就是降低決策成本。仔細思考你會發現,我們在做決策的時候會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基於對過往的瞭解和認知直接做決策;一種是基於即時的調研、與人溝通和二手資料來進行決策。其實這兩種都可以稱之為經驗,自己的經驗和別人的經驗,最終都是作為自己思考和決策的依據,這裡的關鍵在於能否有效提煉和理解已有信息而做出正確的決策。

3、減少試錯成本

沒有人的決策是100%正確的,很多時候的決策都是即時性決策,或者是在有限的時間去獲取決策依據。很多時候臨時性的調研、溝通和通過二手資料瞭解到的信息是不充分、不全面的,甚至是存在部分偽信息的,因此很容易出現決策偏頗。這時候經驗就會發揮作用,因為經驗的積累是長期性的,並且是通過實踐所獲取的有效認知。舉個最簡單的例子,超哥曾經轉租房子的時候在58同城上還做了付費推廣但是效果不佳,反而是在豆瓣小組裡面發佈之後當晚就收到很多預約看房的電話並且在第二天就將房子轉租出去。如果再有第二次轉租房子,超哥肯定不會在58上發佈房源,也不用再去花那些無用的推廣費用了。

在文章最開始的時候就提到做運營60%靠思維,40%靠經驗,基於思維和經驗的基礎上你需要有100%的執行力!很多運營人員在運營過程中不能達成運營目標,不是思路和方法不對,最核心的原因是執行不到位。

大家可以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 1)你是否只說不做,想的多,做的少?
  • 2)你是否百分之百的完成運營計劃中的事情,不打折扣?
  • 3)在運營過程中對於發現的問題是否做到及時地解決?
  • 4)是否嚴格遵守計劃排期,按照計劃節點完成運營工作?
  • 5)是否能夠同時兼顧做事效率和質量,減少沒必要的返工?
  • 6)是否做到資源的快速協調和有效利用?
  • 7)你是否做到及時有效的溝通?

......

如果做不到上面的幾點,請不要說你執行力強。做運營不存在退而求其次,不要心存僥倖,不要拖延敷衍,要有哪怕通宵也要按計劃節點完成規定事項的決心。

簡而言之,在做運營過程中我們要多思考!多總結!強執行!

當然,如果這篇文章只給出上面三句話總結,那也等於沒說,因為它是做運營最基礎的共識,上面的道理我們都知道,但還是做不好,那是因為我們還只停留在想的層面,光想不做本身就是執行力差的表現,做了不能形成習慣,那是說明沒做到位!

如何去思考?如何去總結?如何具備高執行力?這應該是大家比較關心的,當然這也成為一個好運營的關鍵。

由於文章篇幅有限,今天只分享做運營如何去思考?

如何去思考的關鍵在於養成好的思維習慣!思維習慣的養成會出現兩個極端:

1、通過有效的方法進行不斷提升,快速突破原有思維模式,從基礎思維或者缺陷思維模式到系統化思維或者高效思維習慣;

2、基礎思維模式或者缺陷思維模式基礎上不斷固化,形成思維定勢。

後者是最可怕的,可以是說是運營人的災難!運營思維固化最容易在工作的前三年形成,影響最大的外部因素是直接追隨的leader和整個團隊的工作方式和氛圍,所以對於剛畢業進入運營行業的夥伴一定要選擇一個好領導和好團隊。這一點給到團隊leader的一個啟發就是一個團隊一定不要全部是應屆畢業生或者全部是從公司土生土長起來的。

優秀的運營一定要養成以下幾個關鍵思維習慣:

1)系統化思維,不要急於給結論和方法

在往期《思維+節奏感+精細化,看優秀運營如何拉開與普通運營的差距?》文章中有對系統化思維進行了分析。系統化思維表現在三個方面:全局意識,關聯性思考和科學的思維拆解。其中思維拆解一定要遵循“MECE分析法”,基本原則是“相互獨立,完全窮盡”,這是麥肯錫員工芭芭拉·明哲的《金字塔原理》一書中的重要分析方法,具體的分析在往期文章中做了很多的舉例,在此不再贅述。

2)將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預見問題變成潛意識思維

這是做運營的時候最基礎的思維邏輯,也是作為運營人綜合能力的體現。然而很多人做運營大多停留在發現問題上,甚至在運營過程中持續的發現問題都沒做到,只是機械和被動地執行,按部就班。發現問題的方法無非有三種:用戶行為表現和反饋,自身體驗,通過數據分析,其中數據分析是最關鍵的方法。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曾經遇到過做社區運營的小夥伴有一次做了社區活動沒用戶參與,一直在抱怨和苦惱。後來看了活動帖後發現很多問題,活動標題不吸引人,活動參與規則存在歧義,很多用戶在帖子後面回覆的內容跟規則不符等,然而這些明顯的問題活動上線幾天了仍然未做任何改變。

3)結果導向思維

以終為始,開始一個運營項目或者一項運營工作前一定要先明確目的,明確目標或者希望達成的結果,在執行的過程中要不斷去關注目標達成情況,不斷地去優化和調整。做運營,一切不能促進運營目標達成的工作都是無用功!

4)習慣性的進行歸納總結

總結不一定非要是書面形式,簡單的回顧也是一種總結,大項目需要詳細的覆盤,小事情也要簡單的回顧。

以用戶訪談為例,當訪談完一個用戶,要去思考,通過這次訪談:

  • 1)獲取了什麼信息?
  • 2)能得出什麼結論?
  • 3)哪些信息還有待去做更多樣本的驗證?
  • 4)整個訪談流程是否順暢?
  • 5)問題設置是否合理?
  • 6)溝通方法是否得當?
  • 7)用戶情緒是否得到有效引導?
  • 8)下一個用戶的訪談該如何優化?

......

牛逼的思維是可以去學習和培養的。思維培養提升的流程基本上都是學習——總結——實踐——再總結——形成自己的思考方式和思維體系——養成習慣。

思維學習和提升本身就是採他山之石,博眾家之長,省自身之失的過程。從自身經歷來看有以下幾個有效途徑:

1、通過大量的文章和書籍的學習

大家可以回顧自己做運營到現在看了多少運營文章,看了多少運營相關的書籍?當然不是說你看的文章和書籍多了就能做好運營,關鍵是能否對你的思維有所啟發。

2、學習你的leader和同事的思維方式。

因為工作中與你接觸最多的人是你的直接leader和部門同事,工作溝通交流最多的是你的直接leader。在這些交流過程中你會觀察到leader的思維方式,思考問題的習慣以及運營決策的整個過程。我們需要不斷地觀察每一位同事的工作彙報、運營總結或者項目覆盤思路。

2、在運營實踐中持續性地做總結

很多人在做運營過程中只對大的運營項目或者運營活動進行復盤和總結,而且基本上都是在領導的要求下才去做的,總結更多的是為了應付領導要求。做運營哪怕很小的一項工作,只要做了都要習慣性的去總結。對於運營項目或者運營活動除了寫一份向領導彙報成績或者表功性的總結之外,還應該給自己寫一份系統的,全方位,最真實的總結。

3、多跟其他人交流

試試跟不同的人溝通交流,溝通交流的人多了你就會有新的啟發。

當然上面三點要想有效果的最關鍵的是要“換位思考,多做對比”。假如你是文章或書籍的作者/上司或者同事/同行或朋友/行業大牛,在做同樣一項工作或者思考一個問題時你會如何去做,如何去思考?你跟他們思考問題的方式有什麼區別?哪些是他們想到了你卻沒想到的,原因是什麼?當然也要思考他們說的真的是對的嗎?他們沒想到的你是否想到了?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是可以去思考的:比如你所在的運營部門空降了一個運營總監,那麼你就要去考慮去觀察:

  • 1)他如何熟悉工作?
  • 2)如何開展工作?
  • 3)如何瞭解同事?
  • 4)如何做業務調整?
  • 5)如何進行組織架構調整和人員分工?
  • 6)如何進行內部成員或者跨部門溝通?
  • 7)如何做運營規劃?
  • 8)如果做具體的運營計劃的推進?
  • 9)在推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如何解決?

......

所以你會發現在思維培養和提升的過程中,學習、實踐、總結是分不開的。並且學習-實踐-總結是一個無限循環的過程。有意識的去重複這個過程,時間長了你就會形成自己的思維體系和思考方式,然後將其變成潛意識的行為。牛逼的思維能夠幫你搞定60%從未接觸過的運營工作並且至少3倍於別人的運營成長速度!

做運營60%靠思維,40%靠經驗,你的思維跟得上嗎?


歡迎持續關注本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