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要自由,要尊重,父母必須給嗎?

親情是世界上最美的一種情感,也是一種特殊情感!

朋友最近和父母大吵一架,決定來我家暫居,期間她和我聊了很多關於她家裡的事,從小到大,她一直生活在非常壓抑的環境中,家庭沒有給她安全感,反而讓她渴望逃離。

孩子要自由,要尊重,父母必須給嗎?

朋友和家人的關係看似複雜,但究其根本也只有一個問題,就是父母權威和孩子自我意願之間的鬥爭,而且這件事爆發之前我並不瞭解朋友內心的掙扎。

她在我心中的形象,從小懂得分擔家務,喜歡讀書,而且會彈古箏,一路考上研究生又很快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一畢業就找到了男朋友,我想這可能是很多中國父母心中的模範女兒了,可就是這樣一個模範女,也依舊沒有滿足父母對於聽話的需求。

孩子要自由,要尊重,父母必須給嗎?

朋友在很早之前就有想要幫出去住的想法,卻給父母以擔心孤單為由留在家裡,她的妥協換來的是更深的矛盾,家人常常以類似你需要依靠家裡養,你一事無成,所以你沒有資格這樣的邏輯區反駁她,卻從來不願多聽聽她的想法。

這次爭吵的緣由就是朋友提出不在家過春節,想利用年假去旅行放鬆一下自己,這是很正常的訴求,但在家人口中卻變了味道,家裡養你這麼久,你不想想該怎麼為這個家做貢獻,滿腦子想著怎麼玩,但貢獻是個無底洞,當家人認為她工資上交買日用品、買禮物、買父母的藥品、保健品等是理所當然而不是貢獻的時候,她已經沒有多餘的能力去為父母提供更多了。

孩子要自由,要尊重,父母必須給嗎?

她說,她本可以放棄旅行,這就能避免一場家庭戰爭,聽話是很容易的,但是快樂卻很難,按照指令去做,不必前思後想,不必去承受反抗的代價,也不需要在失敗後被扣上不聽老人言的帽子,一切似乎都變得容易了,只是,人生如感受不到快樂,反抗是必然的結果,不發生在今天,明天也會發生。

每次和朋友們談起父母的話題時,總有幾個人提出反對意見,一部分人是覺得父母說的沒錯,自己也是這麼想的,一部分人是覺得就算父母意見和你的想法不同,但他們是世界上最不可能害你的人,所以你要順從。

如果你是第一種,那麼只能證明你和父母的價值觀剛好一致,這是難得的幸運,我們不是為了反抗而反抗,也不需要去刻意醜化聽話的好孩子。

孩子要自由,要尊重,父母必須給嗎?

父母確實在給予愛,但父母的愛如果沒有溝通作為前提,依舊是種強迫,無論是花多少心思去裝飾籠子,也無法讓一隻渴望飛翔的鳥得到快樂,當父母之愛與孩子的需求錯位時,愛便能謀殺渴望溫暖的心,父母覺得我已經傾盡所有,你還是不滿足,但孩子卻覺得,我不需要您傾盡所有,我只希望您能聽聽我想要什麼。

孩子在陌生人面前尚可談理想,在父母面前卻只能放棄自我,成為他們生命的延續,這種荒唐的邏輯在溫暖的港灣裡散發悲劇,如果父母不能明白,生育是權力,撫養是義務,孩子對您們沒有虧欠,那麼這種不平等帶來的痛苦永遠不會結束。

孩子要自由,要尊重,父母必須給嗎?

我的朋友在這之前從來沒有反抗,她的生活只有節省,導致她以為自己承受的,那些以愛之名的情感綁架是理所應當的,這樣的孩子長大後韌性十足,尤其能忍耐,尤其能吃苦,卻不知道怎麼去獲得幸福,壓抑太久的心看到幸福的時候反而會恐懼害怕,像我朋友這樣的孩子,一生都在以他人的期待而感到痛苦,因為不想讓父母失望,不想有承受他們落寞的眼神,所以硬生生將自己的人生活成了一部電影,他們拿著父母的劇本,在舞臺上拼命演繹著陌生的悲喜,但她的內心,卻住著另一個孩子,那個孩子不是父母喜歡的樣子,但不巧,那就是她。

在成長的路上,一定有很多人告訴過你,要替你父母爭氣,不要讓你的父母失望,但是又有多少人在你猶豫的時候,抱著你說,人生是你自己的,也許你的選擇會讓你父母傷心,但是你有這樣選擇的權力,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雖然都只能活一次,我們不是父母人生的延續,孩子也不該是我們人生的延續,如果將心願強加給孩子,那麼孩子自己的心願,也可能會強加給她的的孩子,稍有不慎,就會變成惡性循環。

孩子要自由,要尊重,父母必須給嗎?

所以,每個人想要的生活只能依靠自己去爭取,人生的遺憾就是遺憾,孩子無法替你填補,這樣說也許在很多重視親情的人看來,太過冷漠,但唯有遺憾,才能讓我們更加珍惜此生,能讓我們鼓起所有勇氣去完成此生夙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