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有考研拖延症 怎麼解決拖延症的煩惱?

拖延症是當代年輕人的通病,發病率極高且傳染性極強。拖延症不可怕,可怕的是明明決定要考研,但還是拖著不治療,那就……

為什麼會有考研拖延症 怎麼解決拖延症的煩惱?

我們為什麼會拖延

拖延症是病,得治。既然要治病,自然得對症下藥了。

病因一:外界誘惑太多

港真,不是我不學習,是外面的世界太精彩了,精彩到我想去看看。每次學習之前,我都喜歡花五分鐘時間來放鬆自己,去朋友圈點個贊、去B站刷個視頻、去淘寶買個複習資料……誒誒,怎麼過去一小時了!

“你看你看,趙麗穎和馮紹峰結婚了,都上微博熱搜了!”

小編吐槽:追什麼微博熱點,別人結婚你也看,又不是你結婚。單詞背了嗎,真題做了嗎。

為什麼會有考研拖延症 怎麼解決拖延症的煩惱?

病因二:害怕失敗

教育學中有個理論叫自我價值理論。在這個理論中,根據學習動機的不同將學生分為四類。有一類被稱為低驅高避型。這類學生被稱作“逃避失敗者”,他們更看重逃避失敗而非期望成功。他們看起來懶散、不愛學習的背後隱藏著他們對失敗的強烈恐懼,尤其是面對沒有把握成功的任務時,這種恐懼甚至讓其必須採用逃避的手段。這些同學害怕失敗,不敢面對即將到來的初試,也不願意努力。他們寧願被人批評不努力,也不願意被批評失敗。

小編吐槽:閉上眼睛,想象下失敗後的所有悲慘結果,讓內心的慌張停留10秒,睜開眼睛。OK,你已經失敗過了,現在有一次翻盤的機會。

為什麼會有考研拖延症 怎麼解決拖延症的煩惱?

病因三:不喜歡,不擅長

在考研的諸多科目中,總有些科目是你不擅長也不喜歡的。很難說究竟是因為不擅長所以不喜歡,還是因為不喜歡所以不擅長。但是人在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的時候都是不願意投入太多精力的,也很容易覺得累。當你覺得累的時候,你就會想“休息一下,就休息一下下好了”。

小編吐槽:你喜不喜歡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最後考試要考這一科。因此對於討厭的事情不如儘快做完,這樣才能縮短痛苦的進程。共勉!

為什麼會有考研拖延症 怎麼解決拖延症的煩惱?

如何治癒拖延症

表面上吐槽的小編,心裡面還是愛著各位豬豬的。因此小編特地整理了幾個擺脫拖延症的方法,以供大家參考。

獎懲並進

相信每個備考的同學都會針對自己的情況,制定一張複習計劃表。但是你自檢一下你的計劃表,除了任務以外還有沒有其他內容可以幫助你進行自我監督。

如果只有任務之類的話,小編這裡給大家提供一張簡單的時間表格。

為什麼會有考研拖延症 怎麼解決拖延症的煩惱?

僅供參考,時間和任務都可以由你個人來進行把控

一張帶有任務完成時間、計劃完成情況的表格可以幫助我們理解“時間都去哪了”以及自己的預期計劃的完成情況,便於每天總結並通過自己制定的“懲罰機制”、“獎勵機制”來督促自己。

勞逸結合

首先大家要記住一點,有勞才有逸,勞是逸的前提。你付出了多少的勞,你才有資格享受多少的逸。

當你覺得學的很累的時候,或者一個階段性任務已經完成了以後,你可以出去走一下,看一看外面的風景,呼吸下新鮮空氣。或者聽會音樂,小憩十五分鐘,都是不錯的選擇。

切斷干擾源

學習的干擾源有兩個:一個是腦海裡無時無刻不在活躍的胡思亂想和突發奇想;另一個是永遠的勁敵——手機。

胡思亂想&奇思妙想

正式學習以前,可以給自己多準備一張紙。在這張紙上寫上你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的每一個想法,包括需要完成的瑣事或者是突然冒出來的奇思怪想等等,比如說待會要取快遞,今天要給爸媽打個電話,我想出去玩,中午想吃拉麵,明天要交作業等等。一直到你完成了階段性任務,可以休息一小會的時候再來處理這些事。你會發現你糾結的某些事突然不再讓你糾結了,你需要處理的比較緊急的事情已經成為了你時間表上的一個任務,而一些不著邊際的想法已經被高強度的學習壓榨得不知所蹤了。

手機

關於如何遠離手機,自制力不夠好的同學,我建議你把智能機變成裸機(不能上網的老年機)。至於你說你要用手機看複習資料、考研視頻什麼的,同學你對自己的自控能力真的一點都不瞭解嗎?如果你真的需要用手機看些視頻、資料的話,請先卸掉無關的APP。

如果你自制力還不錯的話,小編推薦一款時間管理APP“Forest”,當你需要專注學習的時候,可以在這款APP上種下一顆種子,在設定時間內,不去滑動手,這顆種子就會長成一顆大樹。如果你沒忍住去玩手機了,生長中的樹苗會枯死...一天下來,你會擁有一片屬於自己的“專心森林”,可以很直觀的看到因為你的專心產生了多少棵大樹,因為你的偷懶又枯萎了多少樹苗。

是不是很有意思~

我相信如果你真的很想考研的話,是沒有多少時間來玩手機的。

外力監督

都說考研的時候,找個研友互相監督最好了。你們可以約定每天早上必須六點起床,誰起床給誰打電話。起不來的那個人必須要給對方錢。這種方法看起來不錯,但並不能完全保證監督的效力,萬一今天你們倆一起拖延了呢?因此可以和自習室的同學們建一個考研群,相互監督複習狀態,誰拖延了懲罰誰?

拖延症其實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明知道自己有拖延症還不去克服它。豬豬們,衝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