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疑“大師”陳正道的處女作是一部恐怖片

懸疑“大師”陳正道的處女作是一部恐怖片

陳正道導演的新作《記憶大師》正在熱映中,讓我們來看看他的處女作《宅變》是怎樣誕生的。

青年電影手冊專訪陳正道導演

談電影處女作《宅變》

懸疑“大師”陳正道的處女作是一部恐怖片

手冊:為什麼選擇《 宅變 》這個故事作為你的導演處女作?

陳正道:在《宅變》出品的那個年份,臺灣的商業電影幾乎跌至谷底。大多數都是新浪潮電影。大家都跟在楊德昌導演、蔡明亮導演、侯孝賢導演等電影大師後面。幾乎沒有年輕導演拍攝商業類型片。那時候,我剛剛結束自己的中長片《狂放》——這也是一部比較文藝,比較個人的電影。後來當我得到拍攝大銀幕電影的機會時,就決定嘗試商業類型片。那個年代,日、韓、美的驚悚懸疑電影發展蓬勃,唯獨臺灣稀缺。所以我就選擇了鬼屋、家庭、中國家族傳承等元素集結的驚悚片《宅變》為自己的處女作。

那時臺灣的電影圈幾乎都不知道怎麼拍攝一部類型片。所以即使這部片拍攝下來自己並不滿意,但對我來說也算是學到了一堂重要的課程。

手冊:您在《 宅變 》這部處女作品中你想表達什麼?

陳正道:

我最想要表達的是對商業類型片的實驗。另一方面我也想表達個人對中國式家族傳承這件事的想法。在國外,一般驚悚懸疑片討論的都是“鬼、幽靈、惡靈”這些元素。雖然鬼屋的題材全世界都拍過,但華人世界的鬼屋跟他們不一樣。我們真正想講的是“家、父母、祖宗”對我們的影響。我想表達的是,有些恐懼可能不是來自於一棟鬧鬼的房子,而是來自於家族傳統的束縛和壓力。

手冊:拍攝的資金來自哪裡?

陳正道:是由投資《十七歲的天空》的“三和娛樂國際有限公司”的製片人葉育萍投資我拍攝的。

手冊:當初您是自己編劇的還是找專人編劇?

陳正道:當時是我自己想的故事,找了我的大學時代的編劇李育升一起合作編劇而成。

手冊:拍攝電影《 宅變 》遇到最大的困難是什麼?

陳正道:其實當時的臺灣電影圈真的沒有人知道如何拍好一部商業類型片(鬼片)。找不到指導,我們只能是一邊摸索一邊拍攝。就拿上吊的場景來說,我們當時完全不知道怎樣把人吊起來。回想起來,那個過程其實也蠻好玩的,畢竟學到了很多東西。

懸疑“大師”陳正道的處女作是一部恐怖片

《宅變》劇照

手冊:

您的第一部作品《 宅變 》的命運如何?有沒有上映?上映情況如何?

陳正道:《宅變》當時的口碑並不算好,畢竟在美、日、韓外來電影夾擊下,很多觀眾覺得它不夠恐怖,不夠成熟。但在那年臺灣本土電影中作比較的話,票房也算是不錯的。我沒記錯的話應該是當年年度第二名。當然那個數字跟現在沒法比。

手冊:拍攝《 宅變 》這部電影對你最大的幫助人是誰?

陳正道:一個是製片人葉育萍。這部片是她一手催生的,從劇本開發到拍攝到上映。

另一位就是攝影師關本良。那時他剛拍完電影《2046》,正是炙手可熱。而我剛剛接觸電影,還很年輕,很青澀。實際上整部片拍攝下來,是我向他學了一堂電影課程。

手冊:別的導演處女作裡你最喜歡哪一部?為什麼?

陳正道:美國導演P.T.Anderson的《不羈夜》。這部電影描寫了美國舊時代色情電影產業的故事。我一向很喜歡他的電影,比如多線敘事、各種人心的糾葛。還有韓國導演羅宏鎮的《追擊者》,彭浩翔導演的《買兇拍人》,我會喜歡這三部原因是,這三部電影都是我不會拍的。

手冊:對第一次拍片的青年導演你有什麼樣的建議

陳正道:別總認為自己遇不到伯樂,應該先努力確定自己是匹千里馬。

懸疑“大師”陳正道的處女作是一部恐怖片

導演簡歷

陳正道,1981年生人,臺灣新銳導演。電影短片作品《狂放》入圍2004威尼斯影展國際影評人週競賽單元與東京“亞洲之風”競賽單元。

2005年首部電影劇情長片《宅變》創下臺灣約一千八百萬的票房佳績,多部短片佳作亦受邀歐亞各大影展,是個能同時掌控商業表現與藝術創意的導演,亦為眾多知名歌手拍攝MV。

電影作品

《盛夏光年》(2006年)

《島》(2008年)

《還魂記》(2011年)

《幸福額度》(2011年)

《率性生活之末日逆襲》(2012年)

《101次求婚》(2013年)

《催眠大師》(2014年)

《重返20歲》(2015年)

《記憶大師》(2017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