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群走得远,独处飞得高!共勉!

合群走得远,独处飞得高!共勉!

世间之人,形形色色,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独一无二的性格。

有人性格开放,喜欢社交,和谁都能谈笑风生,平易近人,这类人都比较合群,比较受众人欢迎。

也有人性格内向,不喜欢热闹,更爱独处,更喜思考,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像一朵崖边盛开的花朵,寂寞且自得。

不管是内向还是外向,合群还是独处,都无需惊讶,更不必褒贬,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活法,不能单以好坏来评价,毕竟各有缘法,你又如何清楚有哪一种活法可以适合每一个人呢?

人生是属于自己的,不管是合群,还是独处都是自己的选择,过自己想要的生活,真诚的活着,便是真正的“活着”。

合群走得远,独处飞得高!共勉!

01

独处的人专注,合群的人活跃

一个独处、安静的人,必然也是一个人专注于事的人。

久居闹市,其心也躁。

一个人长久生活在繁华热闹的环境,心即便想静下来也要很久时间才能安定;而一个喜欢安静、长期独处的人,其心一直都是平静的,毫无波澜,做事之时,不会因为一点小事就便打扰。

朋友小鱼就是一个喜欢独处的人,他平时不喜欢发朋友圈,也不会去追电视剧,平时也不会主动约朋友出去玩,闲暇之时就喜欢读书,似乎在他的世界里除了工作便是读书了,一旦开始读书,他都会将电脑和手机都关机,以防打扰,完全沉浸在书和自己的世界中。

他日复一日地读书,三年下来读了有一百多本书籍,古今中外的都要,而且还写了不少拆书稿和书评,并将这些稿件投给一些网站,获得了不少的利润,既有输入,还有输出。现在他写的一篇稿件都是顶上他一个月的工资了。

上天不会亏待每一个独处且努力的人,他们虽然不喜社交,导致人缘不算太好,但是他们喜欢安静、独立思考,专注于自己喜欢的事情,那么必然会有一定的成就。

合群的人大多都是性格比较外向的,其社会活动也比较活跃,喜欢与人交流,懂得许多人情世故,知道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人缘自然也会很好,身边的人也会乐意帮助他们。

像汉高祖刘邦虽然没多大本事,但是社交活动却活跃,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喜欢结交朋友,当他起兵造反的时候,他的朋友萧何、夏侯婴、曹参等人都纷纷相助,这才有了建立大汉皇朝的班底。

俗话说:“得民心者的天下”,受人爱戴、受欢迎的人,人缘也不会太差,人缘好了做什么事情都有人乐意帮忙。

合群走得远,独处飞得高!共勉!

02

独处的人善于谋划,合群的人适合领导

心理学研究表明:合作,更容易扼杀创造力。

富有创造力的洞见,都是个人思考出来的,并非要一群人聚在一起讨论。

创造力,需要深度且独立的思考。

若是一群人讨论思考同一个问题,那么肯定会有人产生依赖性,心想:反正有别人在想,自己就不必思考了。

久而久之,个人的创造力必定下降。

而且,一群人聚在一起思考,都是一些更为粗浅的思考,毕竟人多口杂,无法集中思考。

南北朝时期,萧衍初夺得大权预备立国,但取什么朝代名称,一时打不定主意。

萧衍便请教久居茅山的陶弘景,由于陶弘景独处于山间,静中深思,然后根据当时流传的童谣和预卜吉凶的书籍,认为国号应当是“水刃木处”,拼起来是“梁”字,萧衍采纳了他的建议,定国号为“梁”。

之后,萧衍更是多番请教陶弘景国家大事,最后,成就“山中宰相”的美誉。

合群走得远,独处飞得高!共勉!

独处,更有利于思考,独处之人,大部分时间都用于思考,能想别人所不能像想。

相反,那些合群的人更适合当领导,就像刘备,总是与下属打成一片,吃住同行,没有半点高高在上的感觉。

他们因为合群,有更强的共情能力,懂得平衡团队的冲突与利益。他们能够知人善用,将每个人安排到最好的位置上,让他们发挥最大的能力。

而且,他们也不怯场,能够完成指挥调度的工作。

合群者,深谙处世之道,人缘俱佳,懂得团结众人的力量共谋大事,所以他们路将会更宽,走得更远;独处者,静中识真意,心不放肆,善于思考,醉心于艺,所以他们的技艺将会更精湛。

合群是动,独处是静;合群,是现世的修行;独处,是内在的修炼。

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无论哪种,只要适合,只要乐意,就是最好的活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