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崛起,对清朝服饰的改良,到底有多少现实意义?


太平天国崛起,对清朝服饰的改良,到底有多少现实意义?


在清朝咸丰皇帝在位时期,清朝爆发了规模浩大的太平天国运动。这次农民起义运动长达14年,波及了10多个省份。在太平天国鼎盛时期,占领了江南和淮南大片地区,并且与北方的清朝分庭抗礼。在太平天国崛起以后,颁布了一系列的政令,其中就包括对清朝服饰的改良。那么,太平天国的服饰改良运动,到底有多少现实意义,和传统的汉服又有多少关系呢?


太平天国崛起,对清朝服饰的改良,到底有多少现实意义?


一、清朝入关以后,改变了原有的服饰样式

说起汉服,相信随着近年来的普及,很多朋友已经见过或者知道汉服有的朋友可能还穿过。汉服从炎黄时期开始逐步形成,一直延续到了明朝,出现了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的说法。包括华夏的说法也有自己的源头,正所谓“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汉服的形制很多,包括道袍、圆领袍、曳撒等等,不同等级不同工作的人们穿着不同的服饰,共同组成了一个等级严明的社会。公元1644年,清朝开始入主中原,并且迅速控制了大片的地区。顺治二年,清朝摄政王多尔衮颁布了著名的剃发令。要求各地的百姓们剃发,并且更换原有的服饰。由于发型和服饰已经延续了上千年时间,起初,百姓们当然不同意。但是在武力的威胁下,各地先后接受了剃发易服,按照白鹿原的说法“日子终究要过。”


太平天国崛起,对清朝服饰的改良,到底有多少现实意义?


其实,清朝服饰也借鉴了很多中原文化的元素。不同等级的人穿不同的服饰,形成了另一种等级森严的服饰文化,仅仅是更换了服饰而已。在清朝统治的后期,国内发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各方面的矛盾激化。在公元1850年,在广西省爆发了太平天国起义。这次起义的规模并不算大,在起义爆发的最初期,清朝最高层根本没有当回事,认为广西地区的官员和驻军就能够处理。结果,在官军的围堵下,太平天国东奔西突,采用流寇战术,其势力越来越大。虽然没有攻下桂林、长沙等省会,但在一番修整以后,太平天国攻下了湖北省会武昌,全国震动。从这个时候开始,太平天国开始建立自己的服饰制度。在此之前,由于自己始终处于奔命的状态,根本无心设计服饰。根据记载,起义初期的太平军,都带着黄头巾,就如同当你的黄巾军。在其他方面则没有差异,更谈不上建树。


太平天国崛起,对清朝服饰的改良,到底有多少现实意义?


二、太平天国仅仅对清朝服饰进行了改良

公元1853年,太平天国军队攻下了南京。南京是东南地区的政治文化军事中心,占领南京以后,太平天国正是与北方的清朝分庭抗礼。随着政权的稳固,太平天国颁布了一系列和等级相关的规定。例如什么样式的服饰、什么样式的房屋、什么样式的轿子等等,但这些并没有什么新意,很大程度上借鉴了清朝成熟的经验。唯一的差别是禁止剃发和禁止缠足,在自己的控制区内,太平天国要求男性禁止剃发,女性禁止缠足。至于服饰方面,并没有太大的改进。1861年,太平天国颁布了著名的《钦定士阶条例》,条令中出现了对服饰的要求:民间居常所载之帽皆用乌布纂帽,其富厚殷实之人,则绸缎绉纱,任由自便,但不得用别样颜色,致与有官爵者相混。在太平天国统治时期,大街上的男性都留着长发、女性不再缠足,但服饰和清朝服饰差别不是很大。


太平天国崛起,对清朝服饰的改良,到底有多少现实意义?


占领南京的初期,太平天国确实计划恢复汉服,试图重现汉官威仪。但将近200年时间过去了,汉服的很多形制已经无法考证,会制作汉服的工匠寥寥无几,对明制汉服的恢复工作很不成功。在这样的情况下,太平天国高层只能放弃恢复汉服的计划,在清朝服饰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因此,通过现在的记载,我们可以发现太平天国的服饰和清朝服饰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和明朝之前的汉服差别巨大,太平天国服饰属于清朝服饰的改进版。但是从一个交代来说,太平天国也继承了清朝等级森严的服饰制度,不同等级使用不同颜色、不同花纹、不同样式的服饰。如果出现僭越的情况,将会受到严厉的惩罚。所以说,太平天国的服饰改良运动,根本没有多少现实意义。直到清朝灭亡以后,各种严格规定被废除,人们才开始根据自己写需要选择服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