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控人涉嫌故意殺人葵花葯業收關注函,去年兩次減持合計近5億元

記者 | 梁昌均

4月10日,葵花葯業(002737.SZ)實控人、原董事長、總經理關彥斌因涉嫌殺人於今年1月29日被公安機關提請逮捕的消息引發市場關注,該股盤中一度跌停。

該日盤後,葵花葯業收到深交所關注函,要求公司說明上述事項對公司控制權穩定性的影響,是否可能導致公司實際控制人發生變更;相關當事人行使股東權利是否受限,包括但不限於投票表決權;公司生產經營活動是否受到影響;公司是否存在應披露未披露或披露不及時的情形,是否違反本所《股票上市規則》《中小企業板上市公司規範運作指引》的相關規定。

此外,關彥斌涉嫌殺人案也有更多消息披露出來。新京報報道稱,據當地一位檢察院人士透露,關彥斌因與前妻發生糾紛,兩人發生肢體衝突。扭打中,關彥斌失手將前妻毆打成植物人被警方控制,當時其前妻處於昏迷狀態。2019年初,其兒子簽署諒解書後,關彥斌辦理取保候審。

公開信息顯示,關彥斌出生於1954年,是黑龍江五常人,和前妻張曉蘭屬於共同創業的行業典範,並多次以夫婦身份登上胡潤百富榜。2014年葵花葯業發佈的招股書顯示,自公司成立伊始,關彥斌就擔任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長兼總經理,1959年出生的張曉蘭擔任公司董事、副總經理。

2017年7月,葵花葯業發佈公告稱,關彥斌與張曉蘭因離婚辦理股份分割手續,張曉蘭所持有的葵花葯業近65萬股股份歸關彥斌所有;此次變更完畢後,張曉蘭不再持有上市公司股份,公司實控人變更為關彥斌一人。

界面新聞記者還注意到,關彥斌去年曾兩度減持。深交所大宗交易平臺顯示,關彥斌在去年5月10日和11月5日先後兩次以大宗交易方式分別減持1167萬股、1049萬股,成交額分別約為2.77億元、2.02億元。這也使得關彥斌直接持股比例從2018年初的15.18%減少了3.8%,截至去年底關彥斌持有葵花葯業6648萬股股份,持股比例為11.38%,系公司第二大單一股東。

实控人涉嫌故意杀人葵花药业收关注函,去年两次减持合计近5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關彥斌這兩筆大宗交易減持或均由葵花葯業控股股東葵花集團有限公司(下稱葵花集團)接手。據Wind數據,在去年5月10日關彥斌減持當天,葵花集團相應增持了1167萬股,且增持價格和關彥斌減持價格相同,而去年四季度葵花集團則增持了1049萬股。

目前,葵花集團持有葵花葯業約2.65億股份,持股比例為45.41%。據天眼查,關彥斌持有葵花集團51.85%的股份,系葵花集團控股股東和實控人,目前葵花集團的法定代表人、董事長兼總經理由關彥斌之女關玉秀擔任,另一女兒關一則擔任董事,而關玉秀和關一在關彥斌今年初辭任後分別擔任葵花葯業的董事長、總經理。

此外,關彥斌和關玉秀、關一還通過黑龍江金葵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金葵投資)間接持有葵花葯業股份,而金葵投資目前持有葵花4.11%股份,系公司第三大單一股東,其中關彥斌仍擔任金葵投資董事長,關玉秀擔任董事兼總經理。

粗略估算,關彥斌家族通過直接和間接方式合計控制葵花葯業60.9%的股份。按照葵花葯業2018年的分紅預案,公司擬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0元,合計派發5.84億元,佔去年淨利潤的比例近104%,刷新分紅紀錄。這也意味著,超六成分紅,即約3.56億元將裝入關彥斌家族口袋。

葵花集團和關彥斌還存在股份質押的情況。根據公告,目前葵花集團處於質押狀態的股份累計近1.24億股,佔其所持有公司股份總數的46.71%,佔公司總股本的21.21%;關彥斌處於質押狀態的股份累計為1308萬股,佔其所持有公司股份總數的19.67%,佔公司總股本的2.24%。葵花葯業稱,葵花集團和關彥斌質押的股份不存在平倉風險或被強制平倉的情形,不會導致公司實際控制權發生變更。

另外,葵花葯業雖然吸引了多家基金持股,但在前十大股東中,上海浦東發展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國泰金龍行業精選證券投資基金、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國泰估值優勢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LOF)、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國泰中小盤成長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LOF)等三隻投資基金卻在去年四季度則分別減持了約200萬股、307萬股、237萬股,合計套現超億元。

最近葵花葯業也有股東計劃減持。4月3日晚,公司稱,持股0.17%的董事劉天威計劃在今年4月29日至10月29日期間以大宗交易或集中競價方式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近25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0.04%。

對於處於“半隱”狀態的實控人關彥斌涉嫌命案,葵花葯業方面表示這對公司的生產經營不會產生太大影響,但跳水的股價或反映出市場的擔憂,新上任的家族接班人能否繼續推動葵花葯業更好地發展也將引發市場關注。

2018年發佈的年報顯示,葵花葯業營收淨利均保持增長。4月10日晚間發佈的一季報業績預告顯示,今年一季度預計盈利1.53億元至1.68億元,同比增長5%至15%,主要系產品銷售收入穩步提升。

目前,葵花葯業已經在兒科、婦科、消化系統、呼吸感冒、風溼骨傷病和心腦血管慢病六大領域佈局,但仍主要以兒科藥為主,且主要為非處方藥(OTC)。

年報稱,葵花葯業目前在銷品種300餘個,去年有63個產品銷售金額超過1000萬元,其中突破1億元的產品有11個,而小葵花兒童藥有7個單品銷售過億,這也奠定了其在兒童藥領域的領先地位。

但葵花葯業也被市場詬病重營銷輕研發。去年該公司銷售費用達14.47億元,同比增長13%,佔公司營收的比重雖然較此前有所下降,但仍超過32%。同期研發費用僅有1.22億元,同比增長約17%,佔營收的比重有所微增,但依舊不足3%,在整體醫藥行業中靠後,這恐怕將對公司未來的發展潛力造成一定影響。

另外,葵花葯業還因藥品不合格頻上黑榜。去年7月,國家藥監局通報稱,葵花葯業子公司葵花葯業集團(吉林)臨江有限公司4批次產品炎立消膠囊不符合規定,而2017年葵花葯業子公司就因藥品不合格而多次被地方食藥監局通報,甚至部分批次藥品被認定為劣藥。

4月10日,葵花葯業收盤報18.17元/股,下跌5.27%,主力拋售明顯,全天淨流出近2.09億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