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張居民電子健康碼發出 呼和浩特進入“掃碼看病”模式

首张居民电子健康码发出 呼和浩特进入“扫码看病”模式

4月9日,呼和浩特市居民電子健康碼首發儀式在內蒙古自治區中醫醫院舉行。在啟動儀式上,現場為呼和浩特市土左旗白廟子鎮什不更村健康扶貧人員郭喜喜發放了首張居民電子健康碼。

首發儀式上,呼和浩特市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馮小紅表示,呼和浩特市將在全市推廣應用電子健康碼,全面推進電子健康碼支撐公共衛生服務、醫療服務、支付結算、家庭醫生簽約、分級診療、雙向轉診、電子健康檔案共享、遠程診療、藥品配送等“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新模式,力爭年內發放覆蓋率達到70%以上。

首张居民电子健康码发出 呼和浩特进入“扫码看病”模式

電子健康碼是國家衛健委為我國城鄉居民設計的全國統一標準的就診服務卡。電子健康碼關聯居民個人信息、身份證、社保卡等相關信息,電子健康碼以二維碼形式呈現,一人擁有一個專屬二維碼,可以跨機構、跨區域、跨系統使用,是一張可以存儲於手機中或貼在病歷本上的二維碼,通過掃描即可在全市、全區乃至全國的醫療機構出示個人身份,並獲得全流程健康服務。

首张居民电子健康码发出 呼和浩特进入“扫码看病”模式

居民電子健康碼的普及應用,不但能夠全面實現實名制就醫、公共衛生管理和健康服務的“一碼通”,還能解決目前普遍存在的醫療機構“一院一卡、重複髮卡、互不通用”現象,有效破解群眾就醫的堵點問題。

居民電子健康碼到底是個什麼東東,使用中遇到這些問題該怎麼辦,敬請關注下一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