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束手無策的“超級真菌”在我國出現,一文讀懂這種超級真菌

2019年4月8號,第二軍醫大學長征醫院皮膚科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廖萬清表示在我國,已經有18名患者確診感染了一種超級真菌。這種真菌致死率高達百分之六十,多種抗真菌藥物對這種真菌毫無作用,讓醫生感到非常頭痛,因此被稱為超級真菌。

超級真菌——耳念珠菌

醫生束手無策的“超級真菌”在我國出現,一文讀懂這種超級真菌

研究人員在實驗室中培養出來的耳念珠菌

2018年5月,美國一家醫院的醫生在為一名患者進行腹部手術時,在患者的腹腔內發現了一種可怕的真菌,這種真菌名為耳念珠菌。隨後,這名病人被送往了重症監護室治療,在治療中,醫生想盡了一切辦法,但是最終病人因為病情過重死亡。然而,雖然應用了多種殺滅真菌的方法,這種真菌仍然頑強的存活了下來。醫院不得不對監護室的病房、病床、牆壁、門窗、醫療設施進行特殊消毒,最終,醫院不得不拆除了監護室的天花板和地板,進行了焚燒處理。

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公佈,耳念珠菌在美國已經確診近600例,並且在全球各地均有發現。

醫生束手無策的“超級真菌”在我國出現,一文讀懂這種超級真菌

耳念珠菌在美國多州均有出現,目前報告了近600例感染。圖中顏色越深,感染病例越多

耳念珠菌是一種真菌,呈長圓形或者是卵圓形。這種真菌目前在自然環境中尚未有發現,最早是2009年由日本醫生在一名70歲的日本婦女耳朵內發現,因此,這種真菌極有可能是最近才進化出來的一種新菌類。

醫生束手無策的“超級真菌”在我國出現,一文讀懂這種超級真菌

耳念珠菌在顯微鏡下的形態

當這種真菌感染人體之後,患者會出現高燒、呼吸衰竭和多器官衰竭,最終導致患者死亡。由於這種真菌對於多種真菌藥物耐藥,醫生面對這種真菌時,毫無有效辦法,因此,該病的死亡率高達百分之六十。

2011年,韓國報道了三例由耳念珠菌導致血液感染的病例,其中兩名患者治療無效死亡。這是世界上首次報道因為該菌感染導致的死亡病例。在這次治療中,醫生也嘗試了各種抗真菌藥物,但是均對該真菌無效。此後,醫學界才認識到需要趕緊研發針對這種真菌的藥物,但是進展非常緩慢。

2016年,在美國首次出現了這種真菌感染的報道,不過這一次感染並沒有造成死亡和傳染。2017年,在美國俄亥俄州一家醫院也報道了一例多重耐藥耳念珠菌感染的病例。好在醫院和當地衛生部門及時介入,通力合作將病情控制,並未出現人與人之間傳染的情況發生。

醫生束手無策的“超級真菌”在我國出現,一文讀懂這種超級真菌

氟康唑、兩性黴素B等藥物是常用的抗真菌藥物,但是耳念珠菌對這些藥都有耐藥。

美國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將該真菌感染列為緊急威脅。目前,在美國12個州共計有584例感染病例,全球有超過600例感染病例,而在我國,目前確診的感染病例數為18例。

但是,請大家不要恐慌,接下來我們來講講如何預防這種疾病。

其實,在我們的人體內本身就是有真菌和細菌存在的,但是這並不會導致我們患上真菌感染。

比如在我們的口腔、腸道內有大量有益的細菌。這些細菌除了幫助我們消化食物以外,還可以分泌一些物質,抑制我們體內真菌的生長。另外,我們的免疫系統也可以有效抑制這些真菌、細菌,從而使真菌、細菌保持在一個適當的水平,不會對我們人體造成危害。

醫生束手無策的“超級真菌”在我國出現,一文讀懂這種超級真菌

鵝口瘡,由於長期應用抗生素出現的口腔真菌感染

大家可能都知道,當長期應用廣譜抗生素之後,患者口腔內的正常細菌也會被大量殺死。由於缺乏了細菌的抑制,真菌大量瘋長,在口腔形成白色的真菌菌落,這就是鵝口瘡。同樣的道理,長期不規則應用抗生素也可以導致其他部位的真菌感染。

耳念珠菌感染的主要對象是下列人群:

1.免疫系統有缺陷的人。比如艾滋病患者、白血病患者等,這些患者的免疫系統受到了破壞,本身天然的屏障遭到了破壞,從而容易感染這種真菌。

醫生束手無策的“超級真菌”在我國出現,一文讀懂這種超級真菌

2.長期住院的病人,尤其是有傷口、植入了異物的病人。比如有些患者植入了器官插管、或者是植入了動脈、靜脈導管的患者,真菌可以跟著這些傷口進入患者血液系統,造成感染。

3.長期不規範使用抗生素的人也容易感染真菌。前面我已經介紹了原因,在此不再贅述。

大家可以看到,這種疾病基本上不會感染免疫系統正常的健康人,所以這個真菌雖然兇狠,但是大家也無需恐慌。

如何預防這種真菌?

1.堅持鍛鍊,合理作息,不熬夜,保證免疫系統正常運轉。

2.不要亂用、濫用抗生素。

之前就有過這樣的新聞,一名公務員誤聽謠言,為了提高抵抗力,天天自己服用阿莫西林,最終導致體內多種真菌感染。還有的人經常到小藥店買抗生素,自己不規範使用,導致體內真菌感染,引起嚴重後果。

醫生束手無策的“超級真菌”在我國出現,一文讀懂這種超級真菌

黴菌感染就是真菌感染。這樣的新聞非常多。

3.儘量少去醫院,尤其是重病房。在病房內,充斥著各種細菌、真菌、病毒,真的非常不乾淨。去了醫院之後,一定記得要洗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