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的血統優越感

日本人的血統優越感

辛辛苦苦在日本打拼十幾二十年,再經過日本法務省入國管理局的層層審查,某些旅日華人終於如願以償“入籍”了,歸化成為法定意義上的日本人。

正興高采烈地等待日本同胞敞開胸懷接納自己時,卻發現周圍的日本人仍然絲毫未對自己另眼相看,而是一如既往地保持著敬而遠之的態度,這又是怎麼回事兒呢?咱不已經是正宗的日本人了嗎?

其實不然,日本人是不會從骨子裡真正接納外人的,這和日本人自古傳承下來的血統認識有著很大的關係。

在日本古代有一種家元制度,所謂的家元,就是指那些在傳統藝能、藝道領域裡,傳承正統技藝的最高權威傳承者以及其家系。

而家元制度,則是以家元為中心,對傳統技藝的傳承進行統一管理的制度。這些傳統技藝的傳承,強調世襲、首重血統,核心技術必須是由父子祖輩相承,日本諸如茶道、花道、圍棋、歌舞伎、劍道、柔道、盆庭工藝以及能樂、邦樂等的傳承,即是此例。

雖然近現代這種血脈傳承已不能保持如初,但由這種血脈傳承所保存併發揚至今的傳統技藝,日本人是有目共睹受惠至今的,這也讓日本人的血統觀得以久傳不衰。

尤其是經過近代戰爭,日本的強勢崛起,讓武士道大和魂深植日本人心,日本人也漸漸開始認同大和民族血脈優秀這一說法。

戰後日本經濟的神話般騰飛更是使得日本人趾高氣揚,而由此也開始迷醉於自己民族的血統優越感之中。

除此,日本還有著自豪於全世界的千古一脈之皇家血脈傳承存在,這無疑更增日本人的血統優越感。

所以,在這樣的國度裡,外人試圖通過國籍變更就成為真正的日本人,那無異於痴人說夢。

雖然今天的日本,迫於人口逐年減少而不得不接收外國人入籍,與外國人通婚現象也是比比皆是,但外人們要時時清醒的是,即使你入籍了,即使你娶了日本太太或嫁了日本郎君,但你還是你,日本人骨子裡是永遠不會承認你是真正的日本人的,這在日本是顛撲不破的真理。

而中國則不然,雖然我們動輒把中華文明、中華民族掛在嘴邊,但這裡的文明、民族卻和血統無關。

我們自古以來把自己視為世界中心、文明中心,而周圍則是蠻夷狄戎,但有趣的是,我們的文明與蠻夷卻是可以互換的,比如說,周太王的長子太伯和次子仲雍,看出了太王因看中小兒子季歷的兒子“昌(姬昌)”,而欲立季歷為君,二人即跑去當時的蠻夷之地“吳”,按吳地習俗文身斷髮,即由文明轉為了蠻夷。

再往遠點說,由於共工、驩兜、三苗、鯀有罪,舜遂向堯進言:“請流共工於幽陵,以變北狄;放驩兜於崇山,以變南蠻;遷三苗於三危,以變西戎;殛鯀於羽山,以變東夷。”結果怎樣呢?由於他們把文明、技術、知識等傳於蠻夷,久而久之,卻造就了秦、楚等文明之國,而秦、楚等也自然成為中華文明發源地之一了。可見,蠻夷也是可以轉化為文明的,這也與血統無關。

看中華歷史,元、清,毋庸置疑是蠻夷統治文明瞭,而即使漢唐皇室,據說也有著蠻夷血統,但國人自古以來就平靜地接受了這些。

所以說,我們雖動輒以中華民族自居,但其實中華民族卻是不大重視血脈傳承的民族,與血統相比,中華文明的傳承,在我國似乎才更受重視些。

不過,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只重視血統的蠻夷小國日本,現在卻是世界公認的文明之邦,而自詡文明為本的中華民族,在國際上的文明地位還真就不大好說。

-end-

本文選摘自《你不知道的日本》作者:萬景路,九州出版社

內容簡介:

作者以自己在日本近三十年或目睹或直接感受到的日本人的生活細節、行為方式和內心思想等為基,通過百篇文字向讀者系統地介紹了普通日本人的細膩的生活特色,另類的歷史宗教和有趣的風俗軼事、飲食文化等。

以期透過這些文字能夠讓讀者看到一個直觀、真實的日本,並進而能瞭解日本人的內心世界、道德觀以及行為準則,從而加深對日本人以及這個國家的認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