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融資環境改善?你還害怕炒高房價?在政策面前還是“用來住”

房企融資環境改善 有利樓市預期穩定

房地產市場過熱時,加強對房企融資監管,避免大量資金進入樓市“火上澆油”,這無疑是一個非常必要且有效的調控手段。2018年年中,政府對房企融資監管之嚴幾乎達到了歷史頂峰,應該說成效十分顯著。2018年下半年全國土地市場集體遇冷,融資難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樓市經歷調整之後,穩預期的重要性顯然已經上升。若房企缺錢狀態一直持續,就會出現樓盤爛尾,或者從建築成本上挖取利潤空間,這顯然並不是調控的目的。金融政策適度寬鬆,有利於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避免硬著陸。當然,如何把握適度寬鬆這個“度”,顯然是要根據市場的最新變化。

由於資金壓力大為緩解,開發商為了回籠資金而大幅降價的可能性也將大大降低。

值得關注的是,即便融資環境整體好轉,但是不同房企的融資成本差距仍然很大,高達5%以上。以一個樓盤平均開發銷售週期3年來計算,不同房企的總資金成本差距高達15%。這就意味著,同樣一塊地讓不同的房企來做,有的可以賺錢有的卻可能鉅虧。

房企融資環境改善?你還害怕炒高房價?在政策面前還是“用來住”

個人房貸利率繼續下行,這也完全符合市場預期。尤其是首套房貸,本來就應該與二套房貸區別對待。目前首套房貸利率已回落到基準利率上浮5%,與高點相比確實降了不少,但首套房貸利率史上最低點是基準利率7折,兩三年前也有85折,由此看來仍有較大的下探空間。

不管怎麼說,適度寬鬆的金融政策有利於樓市回暖。對於剛需而言,房貸利率下調這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政策禮包,該出手時就出手吧。

在國家釋放的房地產一系列“新動作”面前,房價會趨於穩定。

房住不炒不動搖,不用擔心炒房者回來。在過去的幾十年裡,我國的房地產主體一直是剛需與炒房者並存的,在某種程度上而言,炒房者甚至超過了剛需對住房的需求程度,因為房子保值是過去的一貫思想。從炒房團到個體炒房者,再到現在的剛需買房首先要問房子以後能增值多少的問題,都反映出房市思維的變化。

隨著房住不炒的落實,炒房者消失殆盡,今後會不會再次出現呢。根據住建部表示,調控不會鬆懈,所以買房賺錢的人基本上不會歸來,所以剛需不用擔心過去追著房地產跑的情況,今天看好的房子,可以慢慢想、慢慢研究,不用擔心明天被買走、更不用擔心明天會漲價的情況。

房企融資環境改善?你還害怕炒高房價?在政策面前還是“用來住”

“2019年將繼續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具體做到五個堅持:第一就是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二是堅持住房市場體系和住房保障體系;三是堅持落實城市主體責任,因城施策、分類指導,把穩低價、穩房價、穩預期責任落到實處;四是調結構、轉方式,大力培育租賃市場,重點解決新市民的住房問題;五是保持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防止房市大起大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