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美國視為眼中釘的古巴,失去了蘇聯庇護,為何還能屹立不倒?

古巴共和國是位於北美洲的一個群島國家,不過這個位置也正是美國的後花園。在歷史上曾是蘇聯的友好盟國。在1959年,古巴易幟由美國倒向蘇聯,美蘇兩國也在古巴展開了一場持久的拉鋸戰。三年後的古巴導彈危機爆發,美國與蘇聯差點展開戰爭,但結合當時實際情況,權衡利弊,美蘇兩國最終以簽訂條約的形式和平解決了。此後,古巴就正式得到了蘇聯的庇佑,美國自然是表面答應不會對古巴動武,但其實視古巴為眼中釘,總想有機會能剷除古巴。

被美國視為眼中釘的古巴,失去了蘇聯庇護,為何還能屹立不倒?

但在1991年,蘇聯正式解體,不少之前和蘇聯交好的國家都因其解體受到了不好的影響。古巴當然也不例外,蘇聯一解體,古巴的境遇變得嚴峻起來,美國加大對其的封鎖力度,並對古巴進行了戰略包圍,企圖將古巴政權徹底扼殺。古巴面臨歷史上最困難的處境,國家生存空間越來越惡化。但是,即使處於空前的困境,古巴這個頑強的國家並未因此而垮掉,憑藉著自己的努力,充分利用各種有利形勢,在世界上慢慢生存並變得強大了起來,至今成為拉美地區最重要的國家之一。那麼失去蘇聯庇佑的古巴,為何能“屹立不倒”呢?

被美國視為眼中釘的古巴,失去了蘇聯庇護,為何還能屹立不倒?

這就要從一個國家崛起的幾個方面說起了。在國內的經濟政治方面,古巴對以往的政治體制做了一部分調整,培養了一代新的官員幹部群體,政策也得以調整,使社會更穩定,美國的力量難以滲透。同時在經濟方面引進其他國家的先進技術,促進經濟的提升,使政權也更穩定。國家現狀越來越好,實力也越來越強。

被美國視為眼中釘的古巴,失去了蘇聯庇護,為何還能屹立不倒?

在國外,蘇聯解體後,美國獨大,貪婪的美國把目光放在了充滿資源的中東和東歐地區,同時中東的政權相對不穩定,對美國來說也更好控制。自然也放鬆了對古巴的封鎖,古巴也有足夠的空間來發展自身,才能逐漸“屹立不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