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貨幣政策的“日本化”或許不是一件壞事

野村證券研究所(Nomura Research Institute)首席經濟學家表示,在貨幣政策方面,歐洲官員不應擔心追隨日本央行的腳步。

此前不久,歐洲央行宣佈,由於擔心未來幾個月經濟增長大幅放緩,將推遲“正常化”政策的計劃。

相反,歐洲央行表示,它的目標是向銀行提供更多流動性,並將計劃中的加息推遲到2020年。

此舉引發了一些市場參與者的擔憂,歐洲央行可能會效仿日本央行的舉措。

野村證券的理查德·古(Richard Koo)上週五在意大利安布羅塞蒂研討會上對CNBC表示,歐洲決策者“非常擔心‘日本化’”。

理查德·古表示,他們擔心歐洲經濟將出現“非常緩慢的增長、通縮以及(將)變得越來越糟的情況”,隨後他補充稱,“我們這些日本人的處境其實並沒有那麼糟。”

*什麼是日本化?*

“日本化”指的是,一個經濟體可以忍受一段持續的低增長、低通脹的時期。因此,利率往往保持在低位。

自從全球金融危機之後,歐元區和日本的利率都沒有上升過。

與此同時,美聯儲同期已加息9次。

理查德·古表示,歐洲決策者可以從日本所謂的“失去的十年”中吸取教訓。大約30年前,東京的資產泡沫破裂。

1991年至2001年是指以接近零利率為特徵的經濟停滯時期。

理查德·古表示,日本全國商業地產價格下跌87%,嚴重破壞了日本企業和家庭的資產負債表。

“然而,日本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從未低於泡沫的峰值……失業率也從未超過5.5%。”

“所以,如果這就是日本化,也不是一件壞事。”他補充說。

自從日本的資產泡沫破裂以來,該國的債務與GDP的比率已經膨脹到238%,遠遠高於世界上任何其他國家。

據報導,荷蘭國際集團(ING)分析師上個月底警告稱,歐元區的低增長和低通脹環境,以及仍然非常寬鬆的貨幣政策,正開始與日本相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