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学生“触摸知识”,比“掌握”更重要!

深思/教会学生“触摸知识”,比“掌握”更重要!

作为老师,通常都是要求学生掌握知识。所谓掌握,本意是攥在手心。这里其实隐含着一个前提,就是我已经把知识放到你手心了,现在你的任务就是抓住(记住),别让它跑掉(遗忘)。

然而经验告诉我们,由别人送上门来的东西我们往往掌握不住,自己努力抓到手的东西才会攥住不放。

有这样一个民间故事。一位老人临终前对儿子说:“如果你能凭自己的劳动挣来钱,我就把遗产传给你。”儿子是一个懒汉,从来不干活,于是跟母亲要了点钱,骗父亲说是自己挣的。老人说:“不是你挣的。”随手把钱丢进了火炉,儿子笑了笑走开了。第二次还是这样。到第三次,他只好真的去干活,给人家扛木头,吃了许多辛苦,挣来一点钱。可是老人又把铜钱丢到火里去了。这下儿子真急了,硬是从火里把铜钱抢了出来。老人说:“这回我相信了。只有自己劳动挣来的钱,你才会这样心疼。”

其实学习也是这个道理。我们成年人小时候学的东西,为什么许多都“就饭吃了”,倒是偷偷看的课外书印象更深?重要原因之一是,功课常常是老师满怀爱心放在我们手里的,课外书才是我们自己抓来的。我们的多数老师,更像上面故事里的母亲,而不像父亲。

不少成年人谈到自己已经忘记了所学知识的时候,都说是“还给老师”了,此为画龙点睛之笔。学知识却原来是借知识,如果不是借,何须还?可见在许多学生眼里,大批知识从来就不是他们自己的财富,他们感觉自己不是这些财富的主人,而只是临时的管家。有人说:“什么是素质?素质就是当你把老师教的东西都忘光以后剩下来的东西。”剩下来的东西才是“自己抓来的东西”,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财富。

因此,所谓“触摸知识”,就是自己去感悟知识,主动抓取知识。在上面的故事里,儿子前两次去向父亲交钱时,虽然钱就在他手里,他“掌握”着钱,但他并没有“触摸”到钱。只有第三次,他才算是“触摸”到了钱,而且真正“掌握”了它。头两次,他是钱的奴隶;第三次,他才成了钱的主人。看来,没有“触摸”做前提,“掌握”是靠不住的。

“触摸”的着眼点是过程,“掌握”的着眼点是结果。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教育必然是“目中无人”的教育。

“触摸”的着眼点是学生的感觉,而“掌握”的着眼点是教师的判断。所以,重“掌握”不重“触摸”的教学,很难避免教师“一言堂”的现象。

“触摸”者是主体,“触摸”是主动的行为。“掌握”者却很可能不是主体,他的行为往往是被动的。

“触摸”是带感情的活动,“掌握”却可能是冷冰冰的例行公事。

“触摸”是尝试性的,非一次完成的,允许失败的;“掌握”却常常是定格的,有标准答案的,一次过关的,不许失败的。

“触摸”必然是个性化的,“触摸”的感觉一人一个色调;“掌握”却不重视个人特点,它重视的是你抓住没抓住,抓住了多少。

“触摸知识”是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因为“触摸”有助于培养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能力;“掌握”则显然比“触摸”更功利,更短视,更枯燥,更容易造成学生厌学。

深思/教会学生“触摸知识”,比“掌握”更重要!

于是,想到了张艺谋先生执导的影片《一个都不能少》。片中师生为了筹集车票钱而计算需要搬多少块砖,是很精彩的“触摸知识”的例子。师生共同讨论,而不是学生答题老师当“裁判”;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为了考试分数;答案在讨论的结尾,而不是事先有“标准答案”,这样的问题才是真问题;整个讨论是一个尝试的过程,允许失误,允许有不同意见,大家都是平等的探索者,没有什么权威。于是整个的讨论过程就超越了“掌握知识”而升华为“学会生存”。于是,几乎所有孩子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了,与原来让他们死抄课文的情况判若两班,这就是情境教学的威力。当然,这个小老师并没意识到自己做了一节高明的课,是生活本身的逻辑指引了她。我觉得导演是有意识的,片中给我印象特别深的还有搬砖劳动后师生共同喝饮料镜头,结尾每个孩子写一个字的镜头,说明导演对教育教学的感悟相当有深度。

也许马上就会受到指责:“你是不是主张老师们都带孩子去搬砖?是不是认为都那样乱哄哄才算你所谓的'触摸知识'?你是不是打算使我们现在井然有序、对答如流的赏心悦目的正规教学状态倒退到张艺谋的非正规的原始教学状态去?”

哪个老师也不会天真到照搬张艺谋的程度。不过我不明白,人们为什么对“原始状态”如此害怕和反感。我们现在教学方法的失败之处恰恰是远离学生原始的学习冲动,甚至压抑这种冲动。每个学生本来都是天才的学习者,却硬是被我们成人主观设计的规范的、一刀切的、矫情的教学方法把孩子教傻了,难道我们还不该有所反省吗?

回归自然并不是倒退,而是在更高层次上的复现。调动学生学习的原始冲动永远是教师的课题,而要调动学生学习的原始冲动,就必须使教学尽可能地情境化、生活化,因为生存是人类最基本的冲动。

到底是全面掌握知识体系重要,还是积累学习的“关键经验”重要?当然是后者重要,因为这才是素质教育。关键经验是无法灌输的,必须由孩子自己去体验,所以必须以人为本。体验关键经验的过程,就是我们所谓“触摸知识”的过程。

当然,我并不否定“掌握知识”的必要性,也不是所有的知识都需要学生去“触摸”,那是“摸”不过来的。我们只是不要犯我在文章开头讲的民间故事中母亲的错误就行了。她只把现成的钱放在孩子手里让他去“掌握”,如此孩子是“掌握”不住的,这钱对于他只是获得父亲遗产的敲门砖而已。

我们现在许多学生不是也把“掌握”老师教的知识作为敲门砖,取得文凭后就“还给老师”了吗?

深思/教会学生“触摸知识”,比“掌握”更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