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傍名牌不間斷,知名企業都挺慘——騰訊篇

還記得去年年初的爆款微信小遊戲“跳一跳”嗎?根據QuestMobile的統計數據顯示,這款發佈於2017年12月28日、只有4MB大小的遊戲,截至2018年3月份就已經積累了約3.9億名玩家,更引發了許多人對H5遊戲風口及微信小程序運營模式的強烈關注。或許在不久的將來,“跳一跳”牌座椅、輪胎、手推車就將粉墨登場,重新喚起人們對這款風靡一時的小遊戲的回憶。不過,這些可能出現的“跳一跳”牌產品可不是什麼官方周邊——事實上,它們甚至與騰訊公司並無關係。

被傍名牌不間斷,知名企業都挺慘——騰訊篇


禍不單行,“騰訊系”商標頻遭搶注


被傍名牌不間斷,知名企業都挺慘——騰訊篇


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近日發佈的商標初審公告中,“跳一跳”文字商標赫然在列。公開信息顯示,該商標申請於2018年1月11日——這正是“跳一跳”微信小遊戲剛剛開始爆紅的時候——初審日期為2018年9月13日,註冊日期則為2018年12月14日,核定商品/服務項目涵蓋座椅、座套、運載工具、輪胎等;該商標的申請人並非騰訊公司,而是一家名為深圳市正吉順實業有限公司的企業。

正是這家深圳市正吉順實業有限公司,繼搶注“跳一跳”文字商標後,又將“跳一跳”小遊戲中玩家操控的小人形象註冊成了一批圖形商標,其核定的商品/服務項目更是廣泛涵蓋了第1類至第44類中的二十多個大類。這批商標已於今年1月6日進行了初審公告。此外,該公司還於去年申請註冊了“京騰”文字商標,並同樣通過初審,最終獲准註冊。聯想其在“跳一跳”商標上的一系列動作,“京騰”二字落在深圳市正吉順實業有限公司手上,不免令人懷疑其中仍然包含著某種攀附騰訊公司知名度的,乃至借搶注行為直接牟利的動機。

被傍名牌不間斷,知名企業都挺慘——騰訊篇



被傍名牌不間斷,知名企業都挺慘——騰訊篇


除了“跳一跳”小遊戲,微信APP中的另一知名元素“捂臉”表情去年也曾被搶注,並在各大社交媒體上引起了公眾的廣泛關注。這個看似簡單的小黃臉表情,是由騰訊的三四位設計師歷時五月、五易其稿才完成的,然而一上線便慘遭他人搶注。


被傍名牌不間斷,知名企業都挺慘——騰訊篇


樹大招風的騰訊公司,旗下產品或服務被搶注的案例還遠不止此。2018年1月31日,蘇州諾斯貝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申請“騰訊雲”文字商標,用於7、8、10、11等多個分類;更早之前的2016年5月6日,自然人章總旦申請“騰訊企鵝”商標,用於第18類動物皮、錢包等。前述兩個商標毫不避諱地使用了“騰訊”字樣,其傍名牌、“搭便車”的用意不言自明。但這並不妨礙兩個商標分別於2018年和2017年通過商標初審,其中“騰訊雲”商標還於2018年12月獲准註冊,而“騰訊企鵝”商標,如今還處於異議過程中(據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官網查詢而知)。其他一些搶注者甚至直接打起了“騰訊”大名的主意,於是諸如“騰訊傳媒”“騰訊區塊鏈公司”等令人難辨真假的搶注商標紛紛湧現。面對層出不窮的商標搶注現象,就連騰訊這樣的巨頭企業,都不得不被拖入曠日持久的糾紛中。更令人擔憂的是,在這場持久戰中,像騰訊一樣被頻頻搶注商標的企業連連失地,收復這些商標的難度卻非同小可。

被傍名牌不間斷,知名企業都挺慘——騰訊篇



被傍名牌不間斷,知名企業都挺慘——騰訊篇



被傍名牌不間斷,知名企業都挺慘——騰訊篇


防不勝防,知名企業商標“都挺慘”

商標惡意搶注現象近年來在國內市場上愈演愈烈,併成為司法領域及知識產權行業中的熱門話題。在這場監管部門、權利人與搶注者的貓鼠遊戲中,知名企業、馳名品牌每每成為維權成本支出最多、利益損失最大的一方,其正常的經營秩序也受到了巨大沖擊。

有著類似煩惱的大公司,絕不止騰訊一家。從2015年起,一位名叫康斯坦丁·波託羅卡的俄羅斯商人曾多次向俄羅斯聯邦知識產權局申請註冊“Baidu”商標,所幸俄羅斯聯邦知識產權局以該商標與中國百度公司同名為由悉數駁回了申請。而“BAT”中的另一家巨頭阿里巴巴就沒有這麼幸運了:去年,海外的一家加密貨幣公司搶注了“AlibabaCoin”商號,並藉此名號發佈了許多與阿里巴巴相關聯的資料,以進行ICO融資,不少投資者在誤以為該公司與阿里巴巴有密切關聯的情況下進行了投資。為此,阿里巴巴公司曾多次向當地法院上訴,結果法院卻以“AlibabaCoin”公司有多個註冊地址、管轄權無法確定為由拒絕受理。一些搶注者甚至不滿足於只薅一家名企的羊毛——就在去年,來自廣東梅州的一家公司在全部45個類別上申請了“阿京騰百”商標,其中第一批13個類別上的商標已成功註冊,其餘32個類別的商標也已進行了初審公告。這個頗顯誇張的“蹭熱度”商標,引得阿里巴巴、京東、騰訊、百度四家巨頭聯手對其提出了商標異議,此番陣仗不可不謂驚人。


被傍名牌不間斷,知名企業都挺慘——騰訊篇


2018年全年,我國商標註冊申請量達737.1萬件,註冊量達500.7萬件,其中國內商標註冊479.7萬件;截至2018年底,我國國內有效商標註冊量(不含國外在華註冊和馬德里註冊)達到1804.9萬件,每萬戶市場主體商標擁有量達到1724件,各項數據均居於世界領先地位。商標盛世的背後,各種類型的侵權商標、劣質商標也在不斷干擾和破壞著正常的市場秩序,而商標惡意搶注行為,又因其頻繁多發、難於規制的特性,嚴重困擾著眾多市場主體,特別是一些知名企業及其品牌。商標本質上是一種區別產品或服務來源的標識,其簡單的具象形式背後,凝結著市場主體無數的抽象勞動與人力、物力、財力支出。商標惡意搶注行為的本質目的,則在於繞過長期的勞動過程與高額的成本支出,而直接不正當攫取他人積累的商譽以為自己謀利,概而言之,即一種使“他人為己做嫁衣裳”的行為。

近年來,我國不斷加大對商標惡意搶注、商標囤積等商標侵權行為的打擊力度。據介紹,2018年以來,國家知識產權局嚴密監測、從嚴審查商標註冊的審查、異議、撤銷等各環節,目前已累計駁回非正常商標申請約10萬件;下一步,國知局還將推動把商標、地理標誌等領域的嚴重失信行為也納入到知識產權信用信息目錄當中,為提高知識產權質量構建紮實的制度保障。同時,商標局也採取商標監管保護關口前移、加強指導地方商標行政執法工作、開展打擊商標侵權“溯源”專項行動等多項措施,旨在有效遏制商標惡意搶注亂象。但就在強化知識產權的大背景下,一些明顯損害知名企業及其品牌利益的“傍名牌”“擦邊球”搶注商標,卻仍得以逃脫監管,而獲准初審公告乃至成功註冊。強化保護知名度較高的商標,遏制、懲戒傍名牌等行為,減少市場主體的維權成本,營造誠信的市場環境,既是廣大誠實經營的市場主體的誠摯祈願,也依然是今後一段時期內我國商標管理工作的重要建設目標。

瀋陽金石智權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專注知識產權行業,主要產品有代所解決方案(專利業務管理系統、商標業務管理系統、IP人輔助工具管理系統)、企業知識產權解決方案和專利諮詢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