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煙企業:不想成為下一個共享單車

電子煙對身體健康的潛在影響一直是社會和監管部門關注的焦點。

據媒體報道,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近日表示,正調查35起吸電子煙後癲癇發作的病例。而今年3·15晚會直指長時間吸食電子煙同樣會產生對尼古丁的依賴。

不過,這似乎並不能阻礙市場對電子煙的“熱情”。電子煙在市場銷售過程中被定位為比香菸健康、時尚,得到大批人群的追捧。有機構認為,未來,電子霧化器市場規模有望超3000億元。

電子煙企業:不想成為下一個共享單車

在此市場機遇下,電子煙產業鏈站上風口,“暴利”也成為行業的代名詞。資本加速介入這一產業,也改變著這個產業鏈上的企業和競爭態勢。

只有真正處在這個產業鏈上的企業才更能感受到行業發展的脈搏。近日,《證券日報》記者採訪到電子煙產業鏈上游的一家中小型企業負責人章楊。與外界感受不同的是,他無奈地向記者表示,風口是資本的風口。電子煙產業鏈條上的實體企業已經出現了分化,“能拉到資本投入的企業站到了風口,而沒有拉到資本的企業越來越難做,周圍的中小型企業大都在轉型。”

電子煙:進入資本狂歡

章楊告訴記者,很少有人知道電子煙是起源於中國。中國第一款電子煙叫“如煙”,創始人叫韓力。如煙在2003年面世後很快就銷售額過億元,此後受其他因素影響,如煙不得已轉戰海外,業績縮水,最後被帝國菸草收購。

章楊介紹,十多年來,受多重因素影響,這個產業一直低調發展,國內市場規模並不大,主要做的是出口貿易。直到資本的介入,讓這個產業曝光度不斷提升。

電子煙企業:不想成為下一個共享單車

同花順數據顯示,在電子煙概念股板塊,已經有8家上市公司。

“埋頭賺錢的日子結束了”,上述中小企業負責人章楊向記者表示,越來越多的資本介入這個行業,他們更青睞於頭部的企業。在資本的助力下,這些企業開始擴大產業鏈,搶佔渠道,“以前大家都有得賺,現在我身邊的朋友都在轉型。”

資本會選擇行業的龍頭企業,然後進行全產業鏈發展,“三年前的電子煙企業是人人有錢賺,現在是資源和業務向頭部企業集中”,章楊向記者解釋,“深圳有大小生產商與品牌商達上千家。我這個公司主要是開發型和生產型,主要做五金模具,以前公司90%的業務是做電子煙,現在只剩30%。”

在章楊看來,在資本的介入下,他們的生存空間變得狹窄。

不過,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向記者表示,電子煙技術門檻並不高,因此很快會出現一大批生產企業。

在外界看來,電子煙是一個暴利產業。沈萌向記者介紹,參照香菸,電子煙的利潤空間可能很大。

章楊卻表示,電子煙的“暴利”是相對的,“生產商開發一產品,成本50元,出廠價60元給到銷售公司,它在市場可以最低銷售到299元”,在這個產業鏈上,生產商的利潤是一定的,而銷售公司的利潤是和企業的營銷成本有關。

“如果銷售公司拿200元去營銷,其利潤並不高。但如果只拿10元去營銷,其利潤空間就非常可觀。”章楊介紹。

電子煙企業:不想成為下一個共享單車

在資本的助力下,一些企業的營銷手段也不斷升級,渠道成為廠家的必爭之地。“資本就是用錢佔領渠道,現在互聯網企業的營銷手段太多,傳統的生產企業壓力太大”,章楊稱,“我現在最擔心的是,在行業苦心經營數十年,規模也就500人至2000人,資本用一年就實現彎道超車。”

章楊表示,不想行業成為下一個共享單車。

業績分化?

在章楊認為中小企業發展面臨困境時,一些頭部企業的業績卻出現了爆發式增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