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剑《人类源流史》南亚古代民族∶印度雅利安人与古代印度10

麟剑《人类源流史》南亚古代民族∶印度雅利安人与古代印度10

印度雅利安人与古代印度10

十一、中南印度诸国(三)

8、维贾亚纳加尔王国

维贾亚纳加尔王国(Vijayanagar Kingdom),历史上最后一个印度教帝国。14~17世纪统治德干南部。首都为维贾亚纳加尔(意即胜利城),故名。其版图包括克里希纳河与通加巴德拉河以南的广大地区,为南印度历史上的黄金时代。1565年为德干中部四个穆斯林小国联军击灭。

(1)王国的兴衰

德里苏丹国的图格鲁克王朝对南印度的残暴统治及强征高额赋税,引起德干南部称为“纳亚克”的地方军事封建领主的反抗。穆罕默德•伊本•图格鲁克于1329 年撤离德干高原,德干东部沿海印度教王公及马拉巴尔海岸的穆斯林省长反叛,导致维贾亚纳加尔王国兴起。它由桑伽马王朝的王子哈利哈拉和布卡于1336年建立。维贾亚纳加尔王国经历了桑加马、萨卢瓦、图卢瓦、阿拉维杜四个王朝。开国君主诃里诃罗一世于1343年建都于维贾亚纳加尔(意胜利城),奠定了中央集权基础。诃里诃罗二世入侵赖丘尔为巴赫马尼王国苏丹菲罗兹•沙•图格鲁克战败赔款议和。迪瓦•拉亚一世和迪瓦•拉亚二世致力军事和行政改革,大量引进阿拉伯战马,缩小与穆斯林敌国在军事力量上的差距。在克里希纳•迪瓦•拉亚统治的时代(1509-29)达到顶峰,维贾亚纳加尔国力强大,中央集权巩固,进军至巴赫马尼王国腹地,夺取赖丘尔,置比达尔苏丹于其保护之下,并与果阿的葡萄牙人建立贸易关系,实行宗教兼容政策,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在与巴赫马尼王国苏丹交战胜利使维贾亚纳加尔王国领土从通加巴德拉河扩张到半岛南端,跨东西两海岸。他死后,中央集权削弱。阿拉维杜王朝时代,大臣拉马•拉亚掌握实权,参与干涉德干穆斯林苏丹间的内争,并进攻阿马德纳加尔苏丹领土,捣毁清真寺,侮辱《可兰经》,激起德干所有穆斯林苏丹联合发动圣战,进攻维贾亚纳加尔王国。

(2)历史沿革

1565 年的塔利科战役中,穆斯林四国联军击溃维贾亚纳加尔军队,拉马•拉亚被俘杀,维贾亚纳加尔城遭洗劫,印度教徒被屠杀,辉煌的文化艺术中心化为废墟。此后,坦焦尔、马杜赖、迈索尔等地的纳亚克省长纷纷独立,王国陷于瓦解。此废墟设在一处奇特又美丽、有巨砾散落的地方,品质令人不可思议。16世纪的尤为突出,它相当于世界遗产纪念碑。这座寺庙始建于克利须那德瓦拉亚时代,但它从未完工也从未用作祭祀;其令人难以置信的雕刻工艺达到了维查耶纳伽尔艺术的顶峰。外部的柱子以音乐柱闻名,轻轻敲击即可发出回声。寺庙庭院中的一架石头战车上面还雕刻着揭路荼的图案。

(3)王国的政治与经济

估计该城有50万人,面积33平方千米,周围环绕着几条发散的防御工事,这与14世纪的德里有相似之处。其财富来源于对香料贸易和棉花业的控制。这里的旅行者如葡萄牙的努奈兹和佩斯称其为热闹集市,这里是国际商业中心。维贾亚纳加尔王国依靠军事封建领主纳亚克统治。国家机构完全适应军事需要,军事封地遍及全国各地,由纳亚克管理,掌握田赋征收等大权,这助长了地方割据倾向。维贾亚纳加尔土地关系复杂,土地私有制盛行,田赋收入大部分流入地方军事封建领主手中。中国明代的马欢在《瀛涯胜览》中描述沿海渔民生活非常悲惨。种姓制度十分严格,萨蒂制度盛行。晚期毗湿奴教派一克里希纳教在南印度的发展与维贾亚纳加尔君主的提倡有关。维贾亚纳加尔王国使南印度几个重要的地方语言区在政治上统一起来达两个世纪以上,成为南印度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它是印度教抵御伊斯兰教政治和宗教文化势力向南印度扩张的最后堡垒。维贾亚纳加尔王国是印度洋海上贸易大国,与东南亚、中国、地中海沿岸各国有着密切贸易关系。大宗出口商品有印度细棉布、细罗纱、印染纺织品、靛蓝、胡椒、蔗糖,输入主要是黄金、战马、中国丝绸。葡萄牙海上贸易的兴盛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与维贾亚纳加尔的贸易关系。

中国明代的郑和曾多次率船队到达维贾亚纳加尔王国。布卡也曾于1374年遣使访问中国。

9、迈索尔王国

迈索尔王国(卡纳达语:ಮೈಸೂರು ಸಾಮ್ರಾಜ್ಯ)是存在于1399年-1947年间,位于印度次大陆西南部,今印度卡纳塔克邦一带,以今迈索尔城为中心的一个王国。迈索尔王国历史上的大部分时期皆由世袭的瓦迪亚王朝统治,统治者称玛哈拉贾。印度西南部重要城市迈索尔之名便来源于迈索尔王国。该国最初是一个小王国,在1565年独立,进行了一系列领土扩张,成为南印强国。1760年,穆斯林夺得实权。1799年,王位又落到瓦迪亚家族手中,同时迈索尔王国成为了东印度公司(后为英属印度)下辖的一个印度土邦。1947年,迈索尔王国被并入印度联邦。

(1)起源

由于印度人本身对历史记载的不重视,迈索尔王国的历史来源主要是石器与铜板铭文,以及迈索尔皇宫中的资料和当代的卡纳达文学作品。迈索尔王国的起源目前还存有争议,一种说法是在今迈索尔一带的古城,该城一对兄弟所创建,并不断发展壮大,慢慢形成迈索尔王国。

(2)毗奢耶那伽罗王朝时期

迈索尔王国最初只是毗奢耶那伽罗王朝下辖的一个小王国,到1565年时,王国使用一支300人的军队,已将规模扩大到33个城镇。君主提玛拉贾在他统治时期征服了周围的几个酋邦,[8]以及君主拉贾•瓦迪亚一世占领了包括斯赫里朗格阿帕特塔纳等地区。

文塔卡帕提•德瓦•拉亚统治期间,国力强盛。约1565年,毗奢耶那伽罗王朝国力空虚时,迈索尔王国成为独立国家,并将首都迁至迈索尔郊区,称为斯赫里朗格阿帕特塔纳。

(3)独立的王国与英迈战争

17世纪,迈索尔王国在坎希拉瓦•纳拉萨拉贾一世和切卡•德瓦拉贾统治时期进行了一系列的扩张,成为了德干高原南部的强国。18世纪,海德•阿里和蒂普苏丹统治时期,迈索尔的国力达到顶峰。海德•阿里虽是文盲,但是其在历史上地位是不可忽视的。海德统治期间,正逢印度次大陆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欧洲人正忙于将他们在印度的贸易优势转换为政治优势,海得拉巴人企图称霸德干高原,而马拉地人在打了败仗后则希望在印度南部扎根。这一时期,英法双方在争夺其在印度的地位,最终英国人获得了胜利,进一步确立了其在印度南部的霸权地位。尽管此时迈索尔王国的王位名义上还在瓦迪亚王朝手中,实际上,王国的实权已由海德•阿里及其子,蒂普苏丹手中。

1761年,马拉地帝国的威胁一再减弱,1763年,海德•阿里占领科拉迪王国(Keladi kingdom),占领了比尔吉、贝德努尔(Bednur)和古提(Gutti)三地,并南下入侵马拉巴(Malabar),并在1766年占领了萨摩林(Zamorin)的都城卡利卡特,同时北上击垮了达瓦德和贝拉里,迈索尔王国的领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扩张,并成为了印度次大陆的一个主要国家,成为不列颠东印度公司在南印的主要敌人,迈索尔王国也准备向劲敌英国发起挑战——这次“挑战”持续了三十多年。

为了阻止海德继续扩张,英国、马拉地和海得拉巴结盟,于1767年入侵迈索尔王国,第一次英迈战争爆发。海德•阿里领导的迈索尔军在成罕(Chengham)与提鲁瓦纳马莱(Tiruvannamalai)遭遇失败,英国一度占领迈索尔三分之一的国土,但是迈索尔军队逐渐挽回局势,1769年3月,转入反攻,并成功转移到英军的腹地,直奔英军重要基地马德拉斯(金奈),英国人最终不得不和迈索尔进行和谈,1769年,第一次英迈战争结束。

到了1779年,迈索尔再次进行了扩张,国土面积205,000km2。1780年,迈索尔和马拉地、海得拉巴停止了冲突,同时和法国人建立了合作关系。[22]同年爆发第二次英迈战争,迈索尔得到了法国人、海得拉巴与马拉地人的支援。战争初期,迈索尔在各地接连获胜,海德之子,蒂普苏丹也参加了这次战争,他曾带领军队北上进攻英军,取得了一定成果,英军士气低迷,直到艾尔•库特爵士(Sir Eyre Coote)抵达,英军的士气才有所改观。1781年6月1日,迈索尔军败给了库特爵士,此次战役被视为英印战事中的一次壮举。另一次大战发生在8月27日的伯利鲁尔(Pollilur),迈军获得决定性胜利。在迈索尔盟友的协助下,英国的计划被打乱,双方进入对峙状态。12月,海德去世,蒂普苏丹继位,便开始新一轮的攻势。英军和迈索尔军进行了多场战役,双方发动了一轮又一轮的攻势。中途,法国退出战斗。英迈开始谋求进行和谈,1784年3月11日,签署《门格洛尔条约》,战斗结束。

但是,蒂普苏丹不可能就这样善罢甘休。蒂普于1789年进攻与英国关系良好的特拉凡哥尔,引发第三次英迈战争。战争开端,双方各有胜败。但是迈索尔王国在出现重大失误后一蹶不振,于1792年进行和谈,迈索尔王国因此失去一半领土。蒂普苏丹感到自己受了莫大的耻辱,但他没有示弱,继续在国内进行建设,准备战争。他暗中和大革命之后的法国政府、阿富汗人和土耳其的苏丹建立合作关系,但是此举被英国人发现,险些酿成战争。1799年,英军大举入侵迈索尔,第四次英迈战争爆发,迈索尔军被杀得大败,蒂普苏丹本人也在斯赫里朗格阿帕特塔纳的防御战中阵亡。至此,迈索尔成为印度土邦,其作为独立国家的历史正式结束,瓦迪亚王朝复辟。

(4)迈索尔土邦与并合

迈索尔战败后,其部分领土被东印度公司与海得拉巴瓜分。剩下的领土重组为迈索尔土邦。瓦迪亚王朝重新掌权,王公是克里什拉贾•瓦迪亚三世,都城也迁回了迈索尔。1806年,蒂普苏丹的后代制造叛乱,但很快被平息,主使人被送到了加尔各答。1831年,英国人以农民暴乱为由,一度夺走王公的统治权。印度民族起义结束后的1881年,王权才被归还。最后在1947年,印度面临分区问题,迈索尔选择并入印度联邦。尽管迈索尔土邦在各方面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其治理下的迈索尔城在现今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印度文化及艺术重镇,并拥有大量的王国时期遗产。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世界民族与文明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