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意外,清退是今年主旋律。

不出意外,清退是今年主旋律。

01

年後,剛收拾好心情,整理好一年的投資計劃,卻迎來易港金融被清退的消息。

沒錯,是“被”。

不出意外,清退是今年主旋律。


杭州市拱墅區防範金融風險暨網絡借貸風險處置工作辦公室要求易港金融於2019年3月前制定退出及轉型方案,並於2020年底前完成出清並轉型。

被勸退的路上,易港金融並不孤單。

從去年11月8日予財緣公告“由於平臺沒有達到備案要求而收到金融辦清退通知”開始,已陸陸續續有至少12家平臺被監管勸退。

繼杭州、上海之後,深圳地區也出現了應監管要求清退的網貸機構。未來會有更多地區加入其中,更多平臺被要求退出。

如果2018年的主題是合規,那麼2019年則是清退。

從1月份監管下發的兩項文件中,便可感受到濃濃的“清退”之意。

175號文明確表示,“堅持以機構退出為主要工作方向,除部分嚴格合規的在營機構外,其餘機構

能退盡退,應關盡關,加大整治工作的力度和速度。”

挑重點:應退盡退、應關盡關。

1號文也提出兩個三降。

一是,確保轄區內P2P平臺總數、業務總規模、投資人人數實現“三降;二是,確保每家P2P平臺投資者數量、業務規模以及借款人數實現“三降”。

三降中排在首位的依然是降低P2P平臺總數。

綜合兩個文件來看,只提清退(降規模),隻字未提備案。一改以往合規整改的基調,大有以規模論生死的味道。

說實話,合規這把大刀架在平臺的脖子上這麼久,能改已改,剩下的一時半會也改不動了。

而這隻隊伍卻依然還有浩浩蕩蕩近千人(平臺),10%的平臺把持著行業90%的待收規模。

據網貸之家18年底數據統計,待收1億以下的平臺有520家,待收5億以下的平臺有754家。

從規模下手無疑是最快的肅清方式,情節簡單,結局明瞭。

當然這只是片面的,更深層次的原因,小規模平臺存在著更多風險隱患。

1.害人害己

若僅以合規論英雄,殭屍平臺、半身不遂半死不活的平臺一旦過了備案這一關,終究還是一顆定時炸彈。

炸了未來上車的人,也炸了管理部門的聲譽。

2.實力欠佳

那些成立多年仍在“小而美”徘徊的平臺,發展受限,自身也有一些原因。要麼經營能力欠佳,要麼爹不夠硬。

退一萬步講,規模太小,“三降”的政策又如雷貫耳。運營成本擺在那,不擴大規模連盈利都成問題,如何在壓力測試中生存下去。

02

分析到這,相信小夥伴已經能理解為什麼管理層要從小規模平臺開始清退了。

既如此,接下來的投資策略想必也心中有數了吧。

這也是為什麼上篇文章中扒姐說“有計劃往大平臺靠”的原因。

不出意外,清退是今年主旋律。

偏激派先別唱衰,P2P依然會存在,

在發揮普惠金融上也是獲得官方肯定的。

然而,春天是屬於存活下來的合規軍的春天。

03

剛剛在群裡看到一則令人痛心的消息。

一位疑似在銀h網現場維權的出借人,因突發疾病,走了。出於尊重,圖片、視頻啥的就不貼出來了。

希望一路走好,願天堂沒有傷痛。

扒姐說這麼沉重的消息,只是希望小夥伴們能防患於未然,謹慎投資。

即使本金受損,也要理性weiquan,切忌怒火攻心做出傻事,否者只會親者痛仇者快。

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生活多嬌。

凡事穩字當頭,免生大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