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年前一起“醫鬧事件”,一代神醫因此送命,究竟誰是誰非

曹操怒殺華佗,應該是當下“醫鬧事件”的最早記錄,只不過因醫患雙方都太有名氣而婦孺皆知。

作為醫生的華佗,生於群雄並起的東漢末年,因其醫術精湛,和董奉、張仲景合稱為“建安三神醫”。他不但發明了麻沸散,創編了“五禽戲”, 還開創針灸治病先河,在中華醫學史上具有神一般的地位。

華佗最擅長的是外科手術。在近2000年前的東漢時期,就敢劃開人體腹腔,這可是超出當時人們想象的。所以,華佗被譽為是“外科鼻祖”。

而作為患者一方的曹操,則是三國時期的梟雄,一生文治武功睥睨天下,鮮有敵手。更重要的是,他還手握生殺大權,就連天子都被他玩弄於股掌之間,成為了他手中的籌碼。

所以,當華佗醫生遇上曹操這樣的患者,一旦處理不好醫患關係,吃虧的自然是華佗了。

兩千年前一起“醫鬧事件”,一代神醫因此送命,究竟誰是誰非

(華佗劇照)

那麼,曹操為什麼非要殺死華佗呢?

關於曹操殺害華佗,存在著演繹版本和正史版本兩種說法。

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首先描寫了華佗為關羽刮骨療傷的情節。關羽在攻打樊城時,大展神威,遇神殺神,遇佛斬佛。擒于禁斬龐德,大殺四方。但不幸被帶毒的冷箭射中右臂。手下之人多方為關羽尋找名醫未果,而華佗此時卻不請自來,駕著一葉扁舟從江東飄然而至,為關羽刮骨療毒。

華佗劃開關羽右臂皮肉,用小刀來回為關羽刮除骨上之毒,刮骨之聲清晰可聞,而關羽卻談笑自若,飲酒下棋,毫無知覺,如同神人。

華佗由此聲名鵲起。恰逢曹操頭痛病復發,於是差人請來華佗就醫。當華佗聽說了曹操的病症後,提出如果想根除此病,必須打開頭顱,取出裡面的“風涎”。

曹操聞聽後,勃然大怒,你這不是成心要我的命嗎?於是,生性多疑的曹操動了殺機,殺死了華佗。

不過,正史上,華佗並沒有替關羽刮骨療毒的記載。因為華佗死於公元208年,而關羽中箭毒則發生在公元219年,其時華佗已經去世11年了,又怎會為關羽刮骨療毒呢?

兩千年前一起“醫鬧事件”,一代神醫因此送命,究竟誰是誰非

(華佗劇照)

那麼,曹操殺死華佗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三國志》記載,曹操擔任魏國丞相一職後,勤于軍政事務,操勞過度,經常犯頭疼病。聽聞華佗妙手回春,能手到病除,於是遣部下延請華佗為自己治病,“太祖聞而召華佗”。

華佗到來後,“佗針鬲,隨手而差”,意思是說,華佗用針灸之法刺激曹操的穴位,控制了他的病情,使得他的頭痛症狀大大緩解了。

隨後,華佗告訴曹操,“此近難濟,恆事攻治,可延歲月”。意思是說,丞相這個病,短時間裡是無法痊癒的,即便長時間治療,但也只能延長壽命而已。換句話說,曹操的病逝沒法根治的,更離不開華佗的隨時治療。

一段時間後,華佗以回家為由,離開了曹操。沒有了華佗的治療,曹操的病情果然反覆,經常頭痛欲裂,無法處理軍務。

於是曹操一連數次催促華佗返回,華佗都以妻子生病為由,拒絕應詔。

這可惹怒了曹操,他派人直接找到華佗家裡,打探虛實。並下令:“若妻信病,賜小豆四十斛,寬假限日。若其虛詐,便收送之。”意思是說,如果華佗所言屬實,妻子病重,則送上四十斛糧食,以示慰問,並寬限返回之日。如果華佗撒謊,就將他逮捕下獄治罪。

經官員調查,華佗果然撒謊了,於是曹操下令,將華佗丟進監獄,並把他打死在獄中。

兩千年前一起“醫鬧事件”,一代神醫因此送命,究竟誰是誰非

(頭痛的曹操)

​那麼,華佗為什麼不願為曹操治病呢?

《三國志》載:“佗恃能厭食事。”意思是說,華佗自恃有才能,厭惡吃侍候人的飯。他不願專門侍候曹操一人,所以不奉曹操的詔,寧願撒謊呆在家裡,也不願做曹操的專職醫生。

其次,華佗歲醫術高明,但他本人非常後悔從醫。“然本作士人,以醫見業,意常自悔”。醫生職業在古代被稱作“賤業”,僅作為養家餬口的技藝,上不了檯面。因此,不排除華佗有“挾技自重”,企圖在曹操處討個一官半職,有棄醫改行的想法。

那麼,既然華佗能解除曹操的頭痛之疾,曹操為何還是非要置華佗於死地呢?

在曹操準備處死華佗時,荀彧曾替華佗求情:“佗術實工,人命所縣,宜含宥之。”說華佗畢竟是神醫,看在他治病救人的份上,應該寬宥他。

但曹操一眼就看穿了華佗的心思,“佗能愈此。小人養吾病,欲以自重”,意思是說,華佗本來能治癒我的頭痛病,但他故意拖延,想借此提高自己的地位。

當荀彧擔心華佗死後,無人為曹操治病時,曹操回應說:“不憂,天下當無此鼠輩耶?”

由此看出,對於華佗要挾自己的行為,曹操已下定決心殺他了。

因為,曹操能容忍華佗不為自己治病,但他不能容忍華佗對自己的“大不敬”,他需要殺一儆百,為自己樹威。

而華佗醫術雖高,但情商太低,沒有對曹操有個清醒的認識,以至於在這起2000年前的醫患糾紛中,為自己的任性,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