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為何對虛擬貨幣挖礦活動下死手?這次比特幣還能否起死回生?

國家為何對虛擬貨幣挖礦活動下死手?這次比特幣還能否起死回生?

比特幣“挖礦”活動

還記得去年年底的比特幣大跌吧?在經歷了疼的肝顫的“關機潮”和挖礦機“論斤賣”的苦寒冬季後,隨著2019春天的到來,比特幣終於漲回到了5000美元。不少挖礦的親們提著的心還沒來得及放下,國家政策的“達摩之劍”又已高懸腦門。這次比特幣挖礦在國內必定徹底玩兒完。

2019年4月8日,國家發改委發佈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徵求意見稿)》中,比特幣等虛擬貨幣“挖礦”活動被列入淘汰類別,並且沒有過渡時間。

先簡單瞭解一下,

國家為何對虛擬貨幣挖礦活動下死手?這次比特幣還能否起死回生?

什麼是比特幣“挖礦”活動?

其實,這裡所謂的挖礦不是普通意義上的挖礦。煤炭是從煤礦裡挖出來的,黃金是從金礦裡挖出來的。而這裡所說的比特幣是靠高速計算機從一堆數字裡挖出來的。

比特幣發明人中本聰這樣解釋比特幣挖礦:比特幣每10分鐘左右記賬一次,每次記賬都會得到系統的比特幣獎勵。記賬的礦工有很多,為了公平起見,就要求每一次記賬前,所有參與競爭記賬權的礦工,先解答出系統給的一道難題。誰最先解出誰就獲得了這一次的記賬權以及對應的比特幣獎勵。

打個比方:奧數專家出了一道超級難題,然後遍灑英雄帖,邀各路英豪共同解題,誰第一個解出來就能得到比特幣。題目解出後,專家繼續出題,週而復始。

國家為什麼要封禁比特幣“挖礦”活動?

1,因為比特幣等虛擬貨幣有投機屬性會嚴重擾亂國家金融貨幣市場,而代幣發行(即ICO,比特幣就是ICO典型的代表)事實上打破了央行的貨幣壟斷髮行權,站在貨幣市場的高度,政府視ICO為非法融資。所以2017年比特幣交易封殺後,僅剩的挖礦業務也必然被徹底取締。

國家為何對虛擬貨幣挖礦活動下死手?這次比特幣還能否起死回生?

深藏西南大山裡的比特幣“礦場”耗電量巨大

2,所謂“挖礦”實際上比拼的是計算機的高速運算能力,特別是顯卡性能。速度越快,消耗的電能越多。而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加入“礦工”行列,消耗的能源量也必定水漲船高。

據網上查到的數據,2017年比特幣挖礦活動共消耗了電能48TWH(太瓦時) ,這與新加坡全年的電能消耗量基本相當。而2018年挖礦的耗電量將達到2017年的近5倍。

比特幣挖礦消耗了大量的電力資源,其嚴重影響了電力資源的合理配置利用,給國家對能源領域的整體規劃和佈局帶來干擾!因此,比特幣挖礦活動必將被封禁。

這次比特幣“挖礦”活動還有機會起死回生嗎?

我認為以此文件正式出臺時(現在仍是徵詢意見稿,但卻實實在在代表了國家的態度),就是比特幣在中國的落幕之時。當然,不排除在一些地方特別是西南、西北區域,礦主打著高科技、區塊鏈技術甚至大數據、AI智能的旗號,偷偷摸摸進行挖礦活動。

從13年國家第一次出手開始,到17年徹底關閉國內比特幣交易,到昨天被髮改委列入產業淘汰目錄,一路走來,國家態度明確,政策一次比一次嚴厲。與政府對抗,註定沒有明天!

國家為何對虛擬貨幣挖礦活動下死手?這次比特幣還能否起死回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