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莱州故事丨莱州竟“私藏”这样一处古宅

刘子山出身贫寒,祖籍莱州市沙河镇湾头村,上过私塾,数年打拼成为民国时期青岛乃至山东工商界赫赫有名的商界巨子。刘子山,曾经的商海博弈,叱咤风云,似乎已尘埃落定,财富如水,业已在世间百转千回,留给世间能看到的也只有一座位于故里湾头村的静静的宅院和一摞厚重的古籍。


听莱州故事丨莱州竟“私藏”这样一处古宅

走进宅院打开古籍,隐约感应到它曾经的主人,身上的那一份特有的桀骜与传统相结合的矛盾性格,无疑打着那个时期中华民族多灾多难的烙印。刘子山本名碧云,字紫珊,1880年出生于山东掖县湾头村。他童年读过私塾,1894年赴青岛谋生,初为街头叫卖小贩,后给德国人当西崽,因好学上进,先后自修德语和日语。1908年,刘子山当上德国建筑师的翻译,同时代办建筑材料,开始了其创业生涯。

听莱州故事丨莱州竟“私藏”这样一处古宅

刘子山生意虽然顺利,但真正发家,还是靠贩卖鸦片,短短数年之内,就获利4200万元之巨。刘子山将巨额资金大量投入房地产业,一度拥有青岛市天津路、肥城路、武定路、甘肃路、无棣二路等整条街道的房产,规模之大,数量之多,无出其右者,人送绰号“刘半城”。

1918年2月1日,刘子山与成兰圃(原青岛大清银行经理,后选为青岛总商会会长)、吕月塘共同出资200万元,以无限公司形式在青岛天津路办起了“东莱银行”。“东莱”二字,出自莱州古称,行址在天津路,刘子山任董事长,成兰圃任总经理,吕月塘任经理,是青岛最早的私营银行。随即,东莱银行在济南、天津、大连等地设立了分行,在上海设立了汇兑所。1923年初,东莱银行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资本增至300万元,第一大股东仍为刘子山。


听莱州故事丨莱州竟“私藏”这样一处古宅

东莱银行的设立,使刘子山的经营有了更为充裕的资金,遂自觉大范围涉足各种公益事业。他捐款兴办济南孤儿院,投资兴建山东大学;捐款20万元疏浚小清河,出资50万元修筑烟潍公路;捐款20万元兴办东莱中学,把莱阳路楼房及对面空地赠给青岛女中。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接手了德国在山东的利益。日本横滨正金银行取代了原由德华银行青岛分行经办的代收关税和铁路运费业务,成为青岛金融业的霸主,一度成为对青岛实施经济侵略的中心。面对日本的经济侵略,刘子山拿出正金银行发行的巨额钞票,让东莱银行的全体员工放假一天,集体去正金银行兑换银元。当大批的员工聚集在正金银行的门口,而正金银行又一时拿不出这么多银元。一时间,正金银行要破产的传言飞快地传播到青岛的大街小巷,更多的市民风闻而至,纷纷拿着正金银行发行的巨额钞票要求兑换。这一行动很快引起了正金银行高层的恐慌,一向嚣张的正金银行行长不得不亲自出面,宴请刘子山央求缓提,此后气焰大为收敛。


听莱州故事丨莱州竟“私藏”这样一处古宅

1937年,刘子山避居天津法租界,拒不与日伪合作,并派儿子刘少山赴上海,召集东莱银行同人,传达他的指示:“国难时期,宜闭关自守,紧缩业务。本人自愿不再提取股息,以维同人生计。”此后,刘子山以体衰多病为由,将东莱银行业务交给长子刘少山管理。1948年春,刘子山从天津到上海就医,同年10月12日因心脏病发作辞世,享年68岁。

清末民初,一个动荡的时代,历史的烟云翻滚。每个人都如一叶浮萍,随波逐流。刘家父子自有商人的精明与世故,善于钻营。然而,作为一个商人难能可贵的是富而有仁,最终没有丢弃一种道义与良知,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华文明千年不绝的一个原因吧!

听莱州故事丨莱州竟“私藏”这样一处古宅

听莱州故事丨莱州竟“私藏”这样一处古宅

▲ 欢迎到莱州重温刘子山故居的厚重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