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勞動一年每天一角五分錢 供銷社憑票購物 有錢買不上產品

陸智元的母親和大妹子都被迫離開德興堡,去她們的新家庭繼續她們的新生活。陸智元改變不了自己的命運。他依然上工和這些知青們一起去改造德興堡的田地,他冬天清理小隊飼養院的牲口糞,抽時間打炕,用黑黢黢的炕土算工分。唐榷德殘疾後,生產隊後來算照顧他,給他一個牛車給地裡拉糞,他和花園知青李會澤一個車,陸智元是車倌,李會澤是跟車裝卸糞土記社員糞土的數量然後合計工分的。

就這樣,陸智元拉出春天的肥料,拉出了春播的種子,拉回來夏季的牲口草,拉回來秋收的糧食……

春節前的德興堡一隊的大房子里人體攢動,人們在對工分,有說少了一天工的,有說少了3車糞土的,還有對不清楚和小組長打架的……

小隊長周科:“你媽的,這些小事甚至於吵架嗎?”,他用慣用的髒話喝住了人們的騷亂,讓有問題的一個個來說,知青集體的單獨對工,這樣才平靜下來,小隊會計是王得,算盤打的咔咔響,人們最後才發現勞動了滿滿一年,一個正常勞動力一年可以分得100元左右紅, 二隊相對一對少點,就顯得有點垂頭喪氣,二隊隊長趙凱鼓勵大家說:“社員們咱們不要因為差一分錢傷心,大家好好過年,來年爭取超過一隊,”沒有人鼓掌,只有悄悄的發出的哼聲……

小年這天,大隊大喇叭裡喊一隊的社員們去生產隊分每人5斤白麵還有一斤麻油和二斤羊肉,這個是過年的福利。每人150斤玉米籽是口糧更是一年生活儲備。人們蜂擁而至。

小年晚上,大人們在飼養院排隊領錢,孩子女人們在庫房門口分糧分肉,10元的大黑臉沒有讓人們有太多的笑臉,因為在那個歲月幹活的不多,大隊一堆人,小隊一堆人,趕車的一堆人,養牲口的一堆人,醫務會計放羊登雜務一堆人。真正在地裡幹活的沒有多少人……

德興堡的人們拿上生產隊發購物票和錢去供銷社排隊購買過節必需品,如果有誰家娶個媳婦要購置棉花布匹之類的需要借別人家布票糧票和棉花票……

供銷社剛工農兵學習畢業的胥芳在吆五喝六得責罵著排隊等待的人們,不是排隊不直了就是手賤拿錯別人的購物證了,工農兵學員確實有常人沒有的心裡優勢。他們是那個時代的特殊產物,是站在櫃檯裡的服務群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