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还珠格格》,以为格格就是皇帝的女儿?贵族家里的才是格格

或许不少人第一次听到“格格”这个词,都是因为看了《还珠格格》这部电视剧。因此很多人都以为,格格就是皇帝女儿的统称。其实格格这个词,用处非常广泛,不仅仅包含了皇帝的女儿。

看过《还珠格格》,以为格格就是皇帝的女儿?贵族家里的才是格格

在满文中,格格是小姐、姑娘的意思。在满人建立的朝廷中,君主和贝勒的女儿从小都被称呼为格格。而到了皇太极时期,开始注重和汉文化的融合,因此在称呼上也做了调整。皇帝的女儿被称为“公主”,格格这个词还存在,只是降低了地位。

看过《还珠格格》,以为格格就是皇帝的女儿?贵族家里的才是格格

皇太极做出规定,皇帝嫡出的女儿被封为固伦公主,庶出的女儿为和硕公主,而其他宗亲家的女儿,则被称为“格格”。这会儿看来,格格的地位等于是下降了,皇帝的女儿被尊为公主了,皇室宗亲的女儿才是格格。

而到了顺治帝时,进一步细化了格格的等级。

一、亲王之女,为“和硕格格”,其中嫡出为郡主、庶出为郡君;

二、世子、郡王之女,为“多罗格格”,其中嫡出为县主、庶出为县君;

三、多罗贝勒之女,也被称为“多罗格格”,嫡出为郡君、庶出为乡君;

四、固山贝子之女,嫡出为“固山格格”,庶出无封号;

五、镇国公、辅国公之女,为“格格”,嫡出称为乡君,庶出无封号。

没有格格封号的宗亲之女,都统称为宗女。可以看出,清朝时非常看重等级和身份,那些亲王、世子都是家中的顶梁柱,全府上下与他们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得势的时候,全家都能跟着沾光,一旦被废封号,那府上的光辉可就一落千丈。

格格的封号虽然已经有定制,但是并非一成不变。毕竟格格这个词在满语中,最初就是对女士的一种称呼,是满人传统的文化,因此“格格”有时也被用在其他地方。

看过《还珠格格》,以为格格就是皇帝的女儿?贵族家里的才是格格

比如,康熙朝时非常著名的侍女苏麻喇姑,她陪伴孝庄太后多年,曾经照顾过康熙,身份非常特殊,也被称为“苏麻喇额涅(母亲)格格”,用在她身上就有尊敬的意思。

看过《还珠格格》,以为格格就是皇帝的女儿?贵族家里的才是格格

除此之外,皇家子孙中的低阶侍妾,也时常被称作“格格”。比如乾隆帝的生母孝圣宪皇后,她刚嫁给胤禛时,胤禛还是贝勒,入府后一直被喊做格格,一直当了十多年的格格。而乾隆时期的纯妃,入王府后,也是做了十多年格格,直到乾隆继位才被升为嫔。

看过《还珠格格》,以为格格就是皇帝的女儿?贵族家里的才是格格

可见,格格一词在后金时期,指的是皇帝的女儿,从皇太极往后,都是用在皇室宗亲的女儿身上。因此在乾隆时期,格格指的并不是皇帝的女儿,亲王、世子家中的女儿,才是真正的格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