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義》中姜子牙既然答應輔佐西岐,為何下山後卻直奔朝歌?

一代球痞


元始明確告訴姜子牙西岐大興,但他為何不去西岐反而去了朝歌呢?

小劉侃封神

十二金仙犯了殺劫,昊天上帝又需要給天庭招收打工仔,於是人闡截三教並談,僉押了封神榜。

姜子牙便是元始天尊選中的代天封神扶助明主的人,於是,元始天尊派他下山。

可姜子牙修道多年他的理想絕不是人間富貴,而是想要成仙。所以他便哀求元始天尊說道:“弟子乃真心出家,苦熬歲月,今亦有年。修行雖是滾芥投針,望老爺大發慈悲,指迷歸覺,弟子情願在山苦行,必不敢貪戀紅塵富貴,望尊師收錄。”

姜子牙渴望成仙,但元始天尊訓斥他道:“你命緣如此,必聽於天,豈得違拗?”

元始天尊口中說天命如此,不能違逆。姜子牙戀戀難捨,這才無奈的離開了崑崙山。

姜子牙在離開玉虛宮之時,元始天尊明確的告訴他鳳鳴岐山周室當興,那麼姜子牙為何下山之後沒有去西岐,而是直奔商朝的都城朝歌呢?

小劉分析,這有幾方面的原因。

一,姜子牙無處可去,沒有落腳的地方。

姜子牙離開崑崙山之時思索,"我上無叔伯、兄嫂,下無弟妹、子侄,叫我往哪裡去?我似失林飛鳥,無一枝可棲。……"忽然想起:"朝歌有一結義仁兄宋異人,不若去投他罷。"

到人間,便會有許多事,就是吃喝拉撒,這些都需要花錢的。而且到人間也必須要有住的地方。

宋異人是朝歌大富豪,有帶後花園的別墅,有幾十套門面房,幾十家酒樓。

姜子牙投奔宋異人,就不用為了人間瑣事煩惱,也才能有安穩的日子過。

二,刺探商朝國情以及軍情。

因為火燒琵琶精,姜子牙做了商朝下大夫,與比干黃飛虎等人同朝為官。

做了官,便能接觸到商朝內部機密,比如守關大將的資料、能力、弱點等等,然後在輔助西岐之時,便能輕易的除掉他們。這就是知己知彼。

三,姜子牙能掐會算,知道自己在朝歌會娶妻馬氏,會火燒琵琶精,所以,他必須順應天意。

四,姜子牙其實也在反抗所謂的天意。

修道者在修道之士,往往便是在逆天改命。

而姜子牙最深切的渴望便是成仙獲得悠久的生命。什麼人間富貴要來無用,畢竟命都沒有了,給再多富貴又無法享受。原文描述,姜子牙下山之後,思慮大道不成,心中不悅,根本無心做其他事情。

而元始天尊給姜子牙的命運批註,恰恰是他無緣仙道。

姜子牙跟著元始天尊這聖人,會不知道蟠桃、仙丹是足以讓人成仙的嗎?

他知道,所以他不想去西岐,他想到朝歌,然後改變命運來證明天命的不準,也證明他是可以成仙的。

姜子牙其實很矛盾,他一方面要遵從天意,可一方面又厭惡到想要反抗天意。

因為遵從天意,他才能完成元始天尊交給他的任務。但這天意已經影響到他自己的切身利益,讓他無法成仙。

所以,姜子牙也就在這矛盾之中隨波逐流。

小劉侃封神,請關注。


小劉侃封神


《封神演義》中姜子牙既然答應輔佐西岐,為何下山後卻直奔朝歌?

《歪歪侃封神》第316期

封神中的姜子牙, 三十二歲上崑崙,學道四十年,很是做了些澆水、種樹、煉丹、煽火的活計,直到七十二歲,元始天尊才將之叫到身邊,很遺憾的告訴他:“你生來命薄,仙道難成,只合享人間富貴。”什麼意思?

師者,不就是傳道授業解惑嗎?既然是解惑,所謂“生來命薄”,你元始剛入門的時候不說,學道學個七八年的時候不說,如今七十有餘,眼看著黃土就要埋到脖子,人生只剩下一個指望的時候,你突然說 “生來命薄”,突然說註定不是修仙的材料。

不能這麼開玩笑吧!

路從一開始就走錯,還錯誤的堅持到暮年,人生最大的悲哀莫過於此,據歪歪猜想,姜子牙此時此刻,一定是如雷轟頂,又或者心頭有一萬個那什麼奔騰而過,當時應該就是傻了的。

至於元始後面說什麼:“成湯數盡,周室當興,你與我代勞,封神下山” 之類的話,姜子牙有沒有聽清楚,很值得懷疑,他回過神來,最直接的反應就是,跪到元始座下哀告:

“弟子乃真心出家,苦熬歲月,今亦有年,修行雖是滾芥投針,望老爺大發慈悲,指迷歸覺,弟子情願在山苦行,必不敢貪戀紅塵富貴,望尊師收錄。”什麼意思?

明白過來,第一反應是哀告,都衝著元始叫老爺,言下之意是,雖然我笨了點,但以您的見識,修為,稍微幫幫忙不就是了,咱們闡教門下,這種事兒您又不是沒幹過。稍候,忽然覺得 ,元始可能是在考驗他,考驗他有沒有將凡心拋盡,於是趕緊恢復尊師的稱呼, 而且明明白白的告訴元始,老師不用擔心,弟子絕不會貪戀什麼紅塵富貴,弟子是真心實意的出家修行。

也不愧是姜子牙,頃刻之間,腦子轉的風快,滿以為明白了元始的真實用意,所以認為,如此表態之後,師尊一定會滿意的點點頭,然後傳下什麼秘術道法。

然而,他萬萬沒想到,元始這回是真的,是真的一門心思的趕他下山,還說出了什麼“命緣如此,必聽於天”之類的說法。原來是老天爺這麼安排的, 聖人嘴裡說出天命難違,那天命還讓十二仙首稱臣呢,可你呢?

姜子牙十分複雜的看看這位慈祥的師父,終於明白,原來這回下山,跟不久前,元始閉宮止講有關,元始為什麼閉宮止講?

封神中,元始門下十二金仙,犯了紅塵之劫,殺罰臨身,所以,昊天打算讓他們上天稱臣,可元始呢,居然違背了昊天的意思,為了讓十二金仙平安渡劫,甚至都閉宮止講,打發他們趕緊下山收徒弟。如今又把自己趕下山,好聽點,賜一個人間富貴,也不枉費四十年苦修之功,難聽點,還不是為十二金仙平安渡劫服務。

同是二代弟子,一個逆天改命,一個天命難違,差距為什麼這麼大?

實力?可說起實力,姜子牙的實力差嗎?上山四十年,雖說是笨了一點,但也練成了一些五行道術,尤其是卜卦,更是達到了能窺測天機的地步,否則,也不會當上“活神仙”。

當然,這般本事跟十二金仙比,是差了一些,可一個只修行四十年的凡人,拿來跟修行千百年,甚至更久的十二金仙比,公平嗎?所以,姜子牙收拾收拾行禮以後,就直奔朝歌了。

他的這個做法讓元始都很意外,意外什麼?姜子牙既然答應輔佐西岐,為何下山後卻直奔朝歌?

原因很簡單,跟元始鬧彆扭,不願代理封神,甚至都打算當紂王的忠臣,讓元始的通盤計劃出現一點點小紕漏,這麼一來,沒準渡劫過程中,十二金仙就能少那麼一兩個,指標空下來,闡教蒙受損失,元始又擇徒甚嚴,為了保持闡教的核心力量,他必然會在現有的弟子當中提拔一兩個,而現有的弟子,還有誰根行、悟性、計謀、修為能超過他姜子牙呢。

元始好好的讓他下山封神,還許了他一個人間富貴,可姜子牙呢,就跟元始對著幹,為了上山,為了重歸闡教門下,居然想出這麼一個陰損的主意,尋常老實巴交的姜子牙居然也敢違背師命,如此陰損,即便是元始這樣的聖人,他也感到意外啊。

然而可惜的是,姜子牙的計策雖好,奈何元始更是棋高一著, 為保護十二金仙,還下了一手暗棋(參看284期),事已至此,姜子牙也就只能乖乖的認清形勢,按照計劃,到渭水邊釣魚,等候周文王請他出山了。


草根也談歷史


可以說是時機未到,這個時候的殷商,還是很有實力,不是一個西岐可以對付,而且,這個時間的朝歌還有很多正直的大臣,有能力的官員,所以說時機未到。

二一點,他現在沒有地方落腳,只能去朝歌投靠朋友,而且他算準自己有一段姻緣,而且他必須要了解,朝歌到底是什麼情況,畢竟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所以他必須去朝歌。

三、就是他必須去朝歌成做一些事出名,然後讓文王來請他,不能自己去投奔,那樣多掉價啊是不是。別人來是求自己,而自己去只是錦上添花,效果不一樣。

四,朝歌是一個大都市,他希望能在這裡找到一些有能力的人,輔佐西岐,畢竟西岐現在還很弱小,需要很多人才。


阿克說


簡答:讀《封神演義》已是四十多年前的事了。當時書上的字還認不全,至今只是記幾個片斷。所幸我們家距衛輝市太公泉村較近,這幾年去過兩三次,又讀了些關於姜太公的文章,對姜太公(呂尚.姜尚.姜子牙)有所瞭解。

一、漢代從來,高誘.酈道元.劉向.羅泌等都說姜子牙是汲縣(今衛輝市)人,《竹書紀年》《衛輝府志》《汲縣誌》也都是說姜子牙是汲縣太公泉村人。此村距商都朝歌不算遠,商代為畿內之地。那麼,姜太公即使真的是海上人、東夷人,也可能在朝歌郊區或朝歌長期居住過,對朝歌和商王室非常瞭解。

二、《戰國策》說姜子牙是“齊之逐夫,朝歌之廢屠,子良之逐臣,棘津之仇不庸”。景以思認為姜太公到這些地方不是為了生計,而是姜子牙在朝歌窺察敵情.找同盟者。《楚辭·天問》雲“師望在肆昌何識?鼓刀揚聲後何喜?”王逸注云:“呂望鼓刀在列肆,文王親往問之,呂望對曰:‘下屠屠牛,上屠屠國。’文王喜,載之俱歸也。”這是較早介紹姜太公與文王認識的文字記載。文王與姜太公兩個人一直暗中交往。

《鬼谷子》說:“呂尚三就文王三入殷,而不能有所明,然後合於文王。”《孫子·用間》說:“周之興也,呂牙在商”。我們已知周人最遲從季厲開始就著手弱商翦商,文王也暗中積極活動,壯大實力,蠶食大商,分化離間商朝貴族。留姜子牙在朝歌主要目的是從事間諜活動。

李永先《姜太公論》中說:由此可知,姜太公之宰牛,賣飯和做庸工,並非出於窮困,而是在做間諜。姜太公活動的朝歌,是殷的都城,孟津是水陸交通要道,周軍渡河地點;棘津也叫汲津.石濟津,從這裡渡河到朝歌是很近的。這些地點都是周王伐紂的進軍路線。姜太公在這些地方秘密做了詳細的調查,為以後武王伐紂作了很充分的準備。

後來,姜太公成了武王伐紂聯軍的前敵總指揮,長途奔襲朝歌,對渡口.道路.戰場.朝歌.鹿臺及商朝貴族派別等情況很熟悉,說明文王把姜子牙留在朝歌從事間諜活動是很成功的。

三、姜太公故事在春秋戰國時期廣泛流傳於民間,加入許多神奇色彩,添加了很多神話因素。漢魏六朝時期,姜太公由人變神。唐宋時期,姜太公成了列於祀典的神。明,許仲琳以宋元時的《武王伐紂平話》為基礎,創作了《封神演義》。

四、在姜太公由人變神的關鍵期,是儒.釋(佛).道三家競爭激烈時期。姜太公的高壽.傳奇.智謀.功績正是道教和統治者所需要的,所以道教極力推崇姜太公。東漢讖緯學說需要,六朝怪異小說需要,李唐崇奉道教需要,宋真宗對姜太公推崇至極。到許仲琳所處時代,姜太公的尊位已讓位於關羽.關公.關帝了。姜太公的榮譽也被虛構人物黃飛虎取代,飛熊不如飛虎也,黃帝的黃姓要高於炎帝的姜姓。難怪在許仲琳筆下,元始天尊認為姜太公命薄,仙道難成,下山經受磨難,幫周人到朝歌壞商人基業。


13849238135


盡人事,告訴世人不是我沒努力而是紂王已無法挽救


狼亦有情60349321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