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防范打击“套路贷”专项行动开启!

近日,为加强市民金融、法律知识学习,增强金融风险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防止“培训贷”“校园贷”“现金贷”“手机售后回租”等“套路贷”形式,诱导群众参与借贷行为,造成个人和家庭财产损失,天津市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领导小组办公室、天津市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天津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了《关于鼓励举报非法放贷线索的公告》和《关于防范打击“套路贷”等非法金融活动的公告》,如遇到相关问题可通过以下几种形式提供线索或进行举报。

天津防范打击“套路贷”专项行动开启!

关于鼓励举报非法放贷线索的公告

天津市广大市民、各高校在校大学生:

当前非法放贷活动猖獗,大量无放贷资质的非持牌机构将黑手伸向了广大市民和在校大学生群体,通过“培训贷”“校园贷”“现金贷”“手机售后回租”等“套路贷”形式,诱导不明真相的群众参与借贷行为,造成了个人和家庭财产损失,影响了个人学习和生活,严重侵害了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根据国务院、国家有关部委《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1998年国务院令第247号)《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网贷整治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规范民间借贷行为 维护经济金融秩序有关事项的通知》(银保监发〔2018〕10号)等法规和文件要求,天津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天津市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领导小组办公室、天津市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市金融局(市处非办、市整治办)”)决定,结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严厉打击“套路贷”等非法放贷涉黑涉恶活动专项行动。

天津市民和市各高校在校大学生发现天津市注册的非法放贷组织和非法金融活动线索,可向我市各级地方金融管理部门、国家金融管理部门在我市派出机构举报,向天津市各级公安机关报案;也可在工作时间拨打市金融局(市处非办、市整治办)扫黑除恶举报电话02258980006、天津市非法集资举报电话02223601731、预防和打击经济犯罪法律咨询服务专线02223990110或通过[email protected]邮箱等渠道进行举报。

市金融局(市处非办、市整治办)将紧密会同市扫黑办、人民银行天津分行、天津银保监局、市公安局、市委网信办、市通信管理局等部门,共同对经核实的线索予以严厉打击,切实维护广大市民和在校大学生的合法权益。

举报前,请尽量了解非法放贷机构、网址、APP、公众号名称、注册地等基本信息,收集好借贷合同、“砍头息”、畸高利率、被暴力催收、非法拘禁、骚扰催收、非法获取个人通信录信息、非法获取个人隐私信息、被诱导参与“手机售后回租”或“培训贷”等非法行为的相应证据材料。


天津市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领导小组办公室

天津市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天津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2019年4月6日


关于防范打击“套路贷”等非法金融活动的公告

近年来,假借民间借贷之名,通过“套路贷”、“高利贷”套取财物、暴力催收等非法金融活动层出不穷,严重扰乱金融市场秩序,妨害司法公正,严重侵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2018年1月,中央部署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将非法高利放贷、暴力讨债的黑恶势力列为重点打击对象。2018年4月,银保监会、公安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规范民间借贷行为 维护经济金融秩序有关事项的通知》(银保监发〔2018〕10号),明确未经有权机关依法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设立从事或者主要从事发放贷款业务的机构或以发放贷款为日常业务活动。 严厉打击利用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等非法集资资金发放民间贷款。

为防范打击“套路贷”等非法金融活动,切实扫除地方金融领域黑恶势力,治理金融乱象,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经济金融秩序,促进金融行业健康发展,助力创建“无黑城市”,我局郑重提醒各有关机构应依法经营,规范管理,未依法取得经营放贷业务资质的机构,不得以任何形式变相开展放贷业务。现将具体要求公告如下:

1.未经有关机关依法批准设立的不具备放贷资质的机构应立即停止非法放贷行为。

2.具备合法放贷资质的机构应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定价,实际综合年化利率不得超过36%(典当企业应在典当管理办法规定标准范围内收取利息、综合费用);不得在合同外另行收取费用。

3.不得以放款迅速为诱饵、以“违约金”“保证金”“中介费”“服务费”等各种名义骗取被害人签订虚高借款合同、阴阳借款合同,借贷双方必须各持一份一致的合同原件。

4.不得通过制造银行走账流水,造成已向借款人交付全部贷款金额的假象;不得将不合理的高息、罚息等通过制造银行流水及签订“连环合同”方式变造为新的贷款本金。

5.不得以电话故障、系统维护等为名刻意制造逾期陷阱,导致借款人无法还款;不得通过显失公平的高额“违约金”或“罚息”等进行获利,甚至作为主要获利手段。

6.不得通过所谓的“谈判”“协商”“调解”或采取辱骂恐吓、毁坏名誉、限制人身自由等非法手段进行软暴力或暴力催收; 7.不得利用黑恶势力开展或协助开展非法抵押贷款业务;不得通过车辆的抵押、房屋网签等手段,非法变卖、处置借款人车辆、房屋等,侵占借款人财物。

请广大天津市民加强金融、法律知识学习,增强金融风险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警惕,审慎选择提供贷款服务的机构办理业务;在购买有关金融产品和服务时要认真阅读合同条款,注意留存相关证据;如遭遇符合“套路贷”形式的非法金融活动,合法权益遭受损害,要积极寻求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如发现非法金融活动,应当及时向我市各级地方金融监管部门举报,对其中涉嫌违法犯罪的,应当向天津市各级公安机关报案。

天津市举报信箱地址:天津市西青区中北镇新科道2号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办公室;邮编:300393;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电话:12389。

天津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举报地址:天津市和平区营口道19号市金融局扫黑除恶领导小组办公室,邮编:300040;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举报电话:58980006。

天津市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领导小组办公室

天津市互联网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天津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2019年4月6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