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王谢堂前燕”中的‘王谢’是哪家,牛到入唐诗?

唐朝诗人刘禹锡谢了一首诗叫《乌衣巷》,全诗是这样的:

乌衣巷 刘禹锡(唐)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在这首诗中,刘禹锡是通过以前王谢家的燕子,如今已经飞进普老百姓家中的景象,从而表达对于世事沧桑,荣枯变化之感慨,颇有“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之叹!

那么,诗中“王谢”究竟就哪家,牛到入唐诗呢?

“王”指王导,东晋权臣,“王与马共天下”这个王就是指王导。在魏晋时期,中国逐渐形成了豪门贵族为代表的世族,也就是贵族中的规则,而琅琊王氏是中国古代顶级门阀士族,晋代四大盛门"王谢袁萧"之首(也有称"王谢桓庾"),是中古时期中原最具代表性的名门望族,素有"华夏首望"之誉称。

琅琊王氏开基于两汉时期的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鼎盛于魏晋时期。西晋永嘉之乱时,西晋皇族司马氏及官员三万人被匈奴屠戮一净。这些豪门大族为代表的文人们为了躲避胡人屠戮,举族南下史金陵等地,史称“衣冠南渡”。琅琊王氏也是这个时候南迁的,但仍然称琅琊王氏。

王导南迁后,撺掇琅琊王司马睿在建康称帝,是为东晋。司马睿在建康称帝后,当时王公贵族没有人拜见,就是干脆不承认,因为,琅琊王司马睿是个小地方王爷,无功无威望,大家自然不服。名门望族的王导和其堂兄王敦鼎力支持司马睿登基,以至于司马睿感激涕零,登基大典时要王王导一起坐龙椅接受群臣膜拜。这就是"王与马,共天下" 。

“旧时王谢堂前燕”中的‘王谢’是哪家,牛到入唐诗?

网络图片

从东汉末年到满清结束,琅琊王氏总共92名宰相,600多文人名士。

“谢”指谢玄家。谢玄是东晋名将,著名的淝水之战的东晋总指挥,其叔叔是东晋名臣谢安,淝水之战的幕后导演。淝水之战之败大伤前秦元气,使其无力南侵,也让东晋这个偏安政权渡过大厦倾覆的危险。

“旧时王谢堂前燕”中的‘王谢’是哪家,牛到入唐诗?

网络图片

东晋谢安和谢玄叔侄是陈郡谢氏,中国古代著名家族,顶级门阀之一。在文学艺术方面的贡献是最杰出的。陈郡谢氏之文学贡献与艺术才能的杰出人物有:谢鲲,谢尚,谢奕,谢安,谢万,谢道韫,谢混,谢灵运,谢惠连,谢朓,谢庄等,优秀军事人才有:谢石,谢玄,谢琰,谢晦等。

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如林,能与琅琊王氏比肩并称的只有陈郡谢氏。所以“王谢”两家是魏晋南北朝顶级豪门大族,到了南朝末期,整个世族势力逐步衰弱,进入隋唐“王谢”等大族世族已经完全没落。

所以唐代中期诗人刘禹锡《乌衣巷》才有“王谢”之燕飞进寻常百姓家之叹,是荣辱之叹,沧桑之叹,也是人生之叹,刘禹锡在感叹自己多舛人生!

“旧时王谢堂前燕”中的‘王谢’是哪家,牛到入唐诗?

刘禹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