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足协对国足实行降薪制度,国足会有进步吗?

犟肿篮球


这个问题,我就不从专业角度来说了,我就说个通俗易懂的。

养尊处优,这个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不只是国足,是90%的人,都会这样。剩下的10%,才是我们看到的企业家。国足现在普遍给的都很高,他们已经习惯了,你突然降薪,只会适得其反。他们会认为凭什么?不会认为,我做的不好,我该降工资。

包括我也是,我就是一个俗人,如果我已经月薪几十万了,你突然给我降到了几万块,我一定会心有不甘,就算我理解,就算我知道是我的问题,但是,我还是会很难过,难道不是么?我不信大家都是一点感觉都没有。

最关键的是,国足已经不是钱解决的问题了,心若在梦就在,心若不在,梦也不会在了。女足的工资普遍比男足低,但是,却比国足优秀。说句不负责任的话,我觉得应该把男足的工资和女足的工资互换,好好的打打脸。

以上纯属个人意见,欢迎关注评论。骂我,我也忍着了。zxc12300


翔论


不管怎么说,亚洲杯结束后,足协动作还是很快的:留洋的留洋的、归化的归化,限制了国内队员的转会费和最高年薪,广州恒大还成立了国家集训队。足协措施一个接一个,让人眼花缭乱,为了2022年足球世界杯的亚洲区预选赛,招招还是很过硬的。若足协再有脚踏实地的抓好青训的劲头,我们应该给这一届中国足协点赞。

这一届中国足协对国足的转会费和年薪实行了限制这一招,其实就是实行了降薪制度。我个人认为这招对国足长远发展和短期效果都很好,都应该给予肯定,大多数的球迷肯定也会举双手赞成。年薪再高,敬业担当拼搏的精神没有,一切都是零。

国足让中国球迷伤透了心,这届亚洲杯,有的队员基本功差到不能再差的地步,说明年薪高也不能解决其个人敬业精神问题。

国足降薪了,对足球的长远发展是有利的,因为俱乐部可以把省出的经费投入到青训中去,据说广州恒大要拿出30多个亿用于青训队员的培养和训练。因此,我们不能不说国足实行降薪制度,有利于将来的发展,更有利于国足的进步。你说是吗<strong>?

剑之路


中国足球改革的消息一个接着一个,媒体球迷看得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之前媒体爆出,足协打算在下个赛季出台工资帽,球员年薪不得超过1500万人民币,而且不得由俱乐部缴税,也就说这1500万还是税前的,缴税之后只有800万左右。

消息一出,舆论哗然,基本是两边倒,一半支持一半反对。

支持者认为中国足球水平有限,球踢得不怎么样,球员却拿着千万年薪是在浪费社会财富,甚至有人认为高薪会导致球员乐不思蜀,不知进取,还会出现贪图享受,不专心踢球。

反对者认为球员是吃青春饭,黄金职业生涯也就十年时间,他们踢球也很辛苦,还会受伤,对比娱乐圈的小鲜肉,他们是值得拿高薪水的。高薪是因为踢球的球员实在太少,优秀球员更加少之又少,这是市场经济决定的,而已合同一旦签下就会受到法律保护,足协是无权干涉的。

任何政策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限薪令也是如此,应该合理出台政策,避免违反法律,应是能促进球员的积极性,能促进足球运动更好推广。

今天有记者在微博发布消息称,足协不会对已签有合同的球员做出行动,哪些签了长约的球员可以高枕无忧了。后面新签的合同就必须要符合新规才能注册参赛,而且会加大力度检查俱乐部的财务情况,防止阴阳合同这种事情发生。

其实小编觉得,足协的限薪令可能很难有实际效果,要知道,现在的中超,只要是国足,那个税后年薪没有千万,就算没有,加上赢球奖金也会有了。一旦收入下降,球员的积极性难以保证,还会使得优秀球员外流。比如武磊这种大牌球员,国外很多联赛都想签下开发中国市场,千万年薪也就200万欧元,对欧洲联赛并不是什么高薪,要知道,英超很多球员周薪就已经达到30万欧元以上了。

球迷朋友,你是怎么看待的呢?请在评论中说说你的看法,记得点赞哦,谢谢。

你的关注是我创作的动力,欢迎关注我,每天给你报道中国足球,谢谢。


用户101095158814


我想反问题主:足协或者国足,啥时候给队员发过工资啊?

给运动员发薪的只有俱乐部,一般是年薪+各种奖金,国足训练只有津贴,这方面男女足是差不多的。国家队层面无法给球员降薪,如果降,只有俱乐部能降。

那么来,如果俱乐部都降薪了,中国足球就会进步吗?

首先认可的观点是,中国男子足球顶级联赛球员的收入,已经超出了社会心理预期的范围上限,一般的中国国脚,在俱乐部年薪水平应该是300万人民币起(这还是一些经济情况不佳的俱乐部),至于最高的那几个,没有考证,但收入应该是个天文数字。

但需要澄清的是,男足现在的工资几乎是不和国家队成绩挂钩的,决定他们薪水达到这么高的几个要素是:中超联赛的品牌价值、投资人对中超的热衷程度、还有投资足球给投资人带来的利益,这三点,从后往前是依次决定的关系,简单来说,在中国投资足球获得的利益越大,投资人就会把越多的钱砸到足球圈,而砸的钱越多,中超这个牌子就越值钱,因此,作为联赛中最大的稀缺品:球员,也就越有钱。

投资中超,在地方作为筹码跟政府换项目换地,每周在央视90分钟+体育新闻的广告播出,比投电视广告划算多了,每年几十亿的投入算个啥?国足打到世界倒数第一又有什么关系?商人看的是回报,这个回报可不是指的球迷的门票钱。

所以首先,只要足球在中国仍然拥有超然的地位,男足的薪水就很难下降,踢的再差也不会降。

然后我们假设下,如果强行降了呢?

谁都不希望自己的薪水下降,下降了就会影响积极性,薪水涨上去容易,降下来就难了。中国职业足球顶级联赛也不是没有过降薪的情况,2002-04年这个阶段,中国联赛欠薪普遍,别说降了,整月的工资都欠着不发,那会中国足球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就是踢假球,作为球员,某一个人踢假球风险大且不容易操作,但是全队多名球员,甚至和对手商量好踢假球可行性很强。

间接的恶果也会在未来体现出来,由于中国足球人才培养机制是脱产的,也就是说,如果选择踢球,这个孩子从小学就会和传统教育脱轨,失去了回头考大学的能力。如果薪水再降,那后面的孩子为什么还要选择踢球呢?考大学找工作不是很好么?

资本的助推的确让中国足球走上了一个骑虎难下的境地,如果强行降下来,一波大萧条几乎是必然的事情,联赛无人问津,足球后继乏人,国足的成绩也看不到提升的希望。当然凡事有两面,大萧条之后,中国足球低点重新起航,或许能避免一些踩过的坑也未可知。


比护


降薪是不可能降薪的,这辈子都不可能降薪的,踢球又不会踢,只有靠高昂的薪水,才能维持得了生活的样子。

参考李毓毅副zx说的:“为了能让中超俱乐部有更好的发展,让中超市场化程度更高,拉到更多赞助,希望中超收入在2018年提高26%!”

所以,降薪是不可能的。

说回题目,我觉得国足的问题并不在薪水上,薪水高主要是市场化,商业化的发展所导致的,当然,不可否认的一点是,球员们是越有钱,球技就越低,这是中国人的劣根性所导致的,正所谓温饱思淫欲,老祖宗的话,还是很对的。

说到底,关注的人多,球员的工资就水涨船高了,所以如果我们能多多关注女足,那么女足的姑娘们可能就不会那么拮据,一个月就只能拿3000工资了。

国足的主要问题不在薪水上,而是在于,这批人的整体素质不行,正所谓烂泥扶不上墙,并且也没有遇到好瓦工,大多数球员其实原本的身体素质、足球天赋就不高,但就是因为有背景,有关系,所以才能踢的上中超,踢的上国家队。

相反,那些真正有天赋,有实力的球员,大多数都因为少了那么点关系,背景,所以他们被淘汰了,这就造成一个恶心循环,真正想踢球的踢不上球,反而是让那些不会踢的踢上了球,你说,可不可笑,可不可悲?

当然,降薪这方法还是可取的,但就现在的情况来看,基本是不可能的了,李毓毅不都说了吗,要加薪,这样才能提高中超的市场化程度,这样国足才能打进22年世界杯!


瓜叔聊球



强制性的降薪政策,会像U23新政一样流于形式,因为各个俱乐部和经纪人都会替球员想好各种方法,钻政策的漏洞。

既然这样,不如像美国的NBA那样,对于球员的工资总额进行封顶,就是所谓的工资帽制度。因为目前国内俱乐部的球员开支,外籍球员的转会费和工资支出占了很大一部分,所以如果能够对工资封顶制度严格执行,肯定会对国内球员的工资产生影响。如果球员的收入相比现在能大幅降低,就会推动一些球员到欧洲联赛效力。我们球员不用进入五大联赛,只要能凑齐11个在德乙球队踢球的球员,中国足球就能进入亚洲一流行列。

我们的联赛虽然表面上看办的风风火火,但是从比赛质量上根本无法和欧洲球队相比。欧洲五大联赛的球员场均跑动距离为11000米,而中超场均跑动有效距离仅为9000米多一点,前几年还不到7000米。有些球迷感觉请了这么多大牌球星,比赛变好看了,其实只是投资人请他们来表演怎么虐国内这些弱队来了,离开了这些外籍球星,联赛只剩下一地鸡毛。

道理很简单,但是国内足球主管部门真的会这么做吗,未必。因为国内联赛这么大的一个市场,有很多投资人往这个行业投资,有很大的利益。不光是球员、教练、球队管理人员、投资人,还有电视转播、经纪人、广告商、赞助商、运动器械制造商、运动营养保障、运动医疗、足球博彩、比赛解说……牵扯的范围太广,各方利益人太多了,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贸然对俱乐部的球员工资进行限制,会使一批人失业。

前不久,中国足协副主席李毓毅表示希望中超收入提高26%,从经营层面上考虑,这是一件好事。但是经济上的盈利和带动国家队技战术上的提升,并没有直接关系。竞技体育的水平提高,不仅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也需要大刀阔斧的改革。


体育一席谈


一些平时不看球的,你也配回答这个问题,这个问题的提问者,也就是四年一届的球迷!

首先,全世界的职业球员的收入基本都是来自俱乐部,国家队那个顶多叫补贴,不能说是工资,因为国家队的队员是流动了,这个可能世界杯球迷不知道!

中国俱乐部的工资结构跟国外的不一样,国外的俱乐部是工资高奖金低,中国正好相反是工资低奖金高,一担受伤,损失可想而知!之前有的伪球迷我就是吐槽要绩效考核的工资低奖金高,,,,实际上中国俱乐部早就这么做了,只不过你只关注世界杯这个根本不知道

有人会说球员基本工资不低啊,有的球员是不低,但是奖金更高。所以国家队打一些热身赛球员确实怕受伤。国家队这方面保障问题确实没有解决。

换作各位可能不怕,毕竟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损失个几百万又算得了什么!

国家队在世界杯预选赛和亚洲杯的表现,也就是正常水平,实力就是这样,说白了就是这个水平,如果是原来还有人才埋没的情况现在也不多了,淘汰下来基本就是水平不够天赋不够,就像考清华一下,你以为你努力就能上清华?

再说说你们所为的民间高手,不是没给他们机会,足协杯每年都有业余球队参加,而且这些业余球队的队员基本都是职业队淘汰下来的,民间高手难道进这样的业余队也费劲么,能参加足协杯的业余队也是从各地方业余队选拔出来的,那地方那种纯爱好的业余队,这样的大神也不去么,这样的大神难道不踢球?

最后说一句,如果钱能解决成绩问题,中国篮球是不是也世界第二了,所有项目都仅次于美国对么?


哈尔滨江水平装修


其实中国足球的发展忽略了一个最根本的问题:人最大的欲望是什么?_?马克思曾经说过:人最大的欲望是自我价值的实现!作为球员,其价值就是有足够的上场时间,能为国家队效力!而现在的国家队选人靠的是足协推荐,完全没有把权利放手!有实力的球员不见得有机会,有关系的只要维系好关系(当然不能太垃圾)!大家看国家队的比赛,一些人停球等于是给对方停的,这样的人是怎么进国家队的?大家应该有答案了。当然也有很多好的球员,比如郑智。中国足球要发展我感觉一是得从足球基础做起:修建足球场,为底层群众提供一个好的足球环境,而不是象征性的修建一些盈利性的场地。二是人才选拔,不能再让足协说了算!就好比古代文官治军一样会祸国殃民!第三根据中国人口基数大的国情发展自己的联赛体系(这里就是足协的主要工作了)比如省级联赛,东西部联赛。让更多的球员看到自己以后可以终身为足球的事业发展做事的足球环境!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花钱送孩子进足球学校,耽搁了学业,浪费了青春最后无球可踢,无业可从的尴尬境地!本人可能对足球不专业理解不够透彻,一点愚荐希望喜欢足球的朋友一起探讨!🙏🙏🙏


盆景素材


世界杯刚结束不久。国家男足这次借着席转全球的世界杯“旋风”又实实在在的火了一把。但是这种情况的火并不是广大球迷所愿意看到的,或者说是完全不能接受的。从中国球迷开拔俄罗斯的第一天,央视某一领域知名节目主持人一句话“这次世界杯,除了中国队没去,其他的都去了”开始。大家的注意力慢慢转向国家男足队。广大球迷的各种分析,跟假设,探讨使得某些国足队员不合时机跳出来失去理性的反驳言论。彻底激发了广大球迷哪心中的一团火。紧跟着国家男足某教练那种典型性护犊子置球迷而不管的言论。广大球迷心中怒火燃烧更烈。……网上的谩骂,调侃,球员跟球迷之间的各种“友情互动”有着官方背景的新华社的发文。等等这些情况把国家男足队里面一系列根本性的问题彻彻底底展现在世人面前。解散男子球队或者说是给球员降薪水只不过是众多问题中的一个。中国有着世界上最热情最多的球迷。中国这些年来坚持改革开放,经济高速发展使得在足球领域投入更多。国家或者说是中国广大球迷需要一场“胜利”来证明自己某种程度上的存在。一个行业或者是一项工作搞不好,从来都不是因为薪水的问题。中国足球想要进步或者说是成功。必须从这些暴露出来的有关问题着手。管理制度的深化改革。科学的训练,战术上各方面的交流。人生价值观的矫正。思想上正确的引导。为国争光敢于拼搏的精神……这些才能成长进步吧。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老板!


逍遥天尊聊情感


薪酬调整是技术话,很难形成大气候。就如市场销售,销售冠军的品牌只是顺势而为。杂牌货就是在技巧中兜圈!

要造就竞争的大气候,还需改变思路,创新机制。据介绍,有的国家的“精英思维”(沙特)开始实施了,把钱给了去欧美的球星,去不了就没钱给了。

基础思维的人认为,中国就是缺球场和教练,只要这两样赶上,其他都是小问题。

轨道思维则是在运作上向欧美看齐。

所以说,现在还不需要在薪酬问题上打转,以上三种思维都可借鉴。

开弓没有回头箭,希望这些球迷的热心探讨成为改革动力,向前又向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