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影视明星 刘若英:一个人的KTV

因为《粉红女郎》的热播,《她从海上来———张爱玲传》的开拍,《似水年华》在7月中央电视台的播映,刘若英再次火暴了这个夏天。近日,刘若英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中国影视明星   刘若英:一个人的KTV

从《似水年华》到《张爱玲传》

由湖南电广传媒等单位投资拍摄二十集电视连续剧《她从海上来———张爱玲传》,该剧讲述了文坛传奇人物张爱玲从出生到死亡的全部人生经历。全剧采用倒叙手法展开,一开始就是老年张爱玲在美国的回忆,将观众带回上世纪二十年代五光十色的上海滩,张爱玲的一生由此缓缓走近观众:她的成长,她的成名,她自我、敏锐而细腻的文字,她和胡兰成没有结果的爱情……镜头最后闪回美国,讲述张爱玲和丈夫的晚年生活。刘若英从女性的角度,细腻地刻画了张爱玲的内心世界及情感历程,揭开了一代才女鲜为人知的一面。

记者获悉,刘若英版张爱玲有如下重要特色:

———刘若英在接拍这部戏之前有过很长时间的犹豫,自去年接下这部戏后,刘若英便沉迷于张爱玲中,一度精神恍惚,无法自拔。

———刘若英要从张爱玲的十四岁演到七十五岁,其间有六十一年的时间跨度。刘若英并不感到困难,她认为没有经历过的更容易去演,空间很大,可以轻松地去发挥。倒是张爱玲年轻的时候她有点缩手缩脚,因为她有过这段人生经历。

———在张爱玲的造型上,可以说是刘若英的时装秀。张爱玲在剧中的服装就达到了八十套,仅仅旗袍就有五十多种,刘若英把她祖母、好友张艾嘉祖母和外祖母的旗袍都奉献出来了。

———刘若英以歌声结束每一集。刘若英除了主演外,还将担任片尾曲的主唱。届时,观众看该剧时既能欣赏到刘若英的精彩表演,又能听刘若英一展歌喉。

———刘若英做好挨骂的准备。她说她是阐释张爱玲,而不是再现张爱玲,最大的难题是“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张爱玲”,她觉得自己肯定被挨骂,但已经做好了挨骂的准备。

没有人会否认刘若英是主演张爱玲最合适的人选。她与张爱玲有着同样的寂寞孤独,同样的似水柔情,同样的才华横溢。据媒体报道,该剧编剧王蕙玲认为刘若英与张爱玲有很多共同之处:“张爱玲是学音乐的,刘若英也是音乐科班出身;张爱玲表面冷漠、内心炙热,刘若英也是这样一个内热外冷的人;张爱玲英文很好,刘若英也曾游学海外……她们有太多的相同之处。”记者采访刘若英时问:“你的内在气质是不是与张爱玲很像?”刘若英说:“我不敢这么说,我觉得我跟她差太远了。我觉得她的才气比我好太多了。”

电视剧《似水年华》从2003年7月开始在中央电视台八套播出。该剧由著名演员黄磊自编自导自演,剧中“英”一角是为刘若英量身定做的。故事讲述的是乌镇有一座古书院,馆长齐叔叔(朱旭饰)和北大毕业回乡的文(黄磊饰)整理古籍,过着平静而又忙碌的日子。一个沉默寡语的女孩默默(李心洁饰)则在图书馆围墙外静静地注视着文。乌镇要举办时装发布会,发布会的艺术总监和主要设计师是三十岁的台湾女子英(刘若英饰),英被古镇的神秘气息吸引。工作结束后,英在古书院闲逛,当她随手从书架中抽出一本书时,文也抽出了对面的一本……于是,刘若英与黄磊在剧中继《人间四月天》后又擦出爱情的火花。

刘若英的感受是:“这是一群有冲劲有理想的年轻人在做这件事,这里面有黄磊自编自导自演,他还带着一帮子学生。黄磊是我的好朋友,我知道他的梦想就是我们大家的梦想。在拍摄的过程中,我觉得回到了最简单最纯净的梦境中。”

记者问:你所演张幼仪、张爱玲、英等角色,似乎都是那个时代的人物,对此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吗?刘若英说:“自己没有特别偏爱,我觉得每一个角色都有适合我和不适合我的部分,我没有偏爱。”

艺术没有标准答案

中国影视明星   刘若英:一个人的KTV

刘若英自1991年踏入演艺圈后,以影视歌三栖明星的身份,先后主演了《我的美丽与哀愁》《少女小渔》《南京1937》《飞天》《红柿子》《今天不回家》《美丽在唱歌》《征婚启事》《夜奔》《新十字街头》《候鸟》等电影,以及《Crackers》《日落紫禁城》《人间四月天》《住在十家架的母亲》《粉红女郎》等电视剧,她还推出了《少女小渔刘若英之美丽与哀愁》《雨季》《到处乱走》《很爱很爱你》《我等你》《年华》六张个人专辑。

她以孜孜不倦的努力,先后荣获1995年亚太影展最佳女主角奖(《少女小渔》),1997年第十届东京影展影后(《美丽在歌唱》),1998年亚太影展最佳女主角奖、1998年“金马奖”评委会特别奖、1998年台北电影节年度最佳演员奖(《征婚启事》),1999年台湾“金钟奖”最佳女主角奖(《住在十家架的母亲》)等多种奖项。对于这么多奖,刘若英的感受可以用她随着主演的电影《美丽在唱歌》参加戛纳电影节后的感受来概括:“这个大影展就是很容易把你弄得紧张兮兮。每天大家一起床,就在关心自己电影的影评如何,上了哪些媒体。周围的人赞美的、批评的,排山倒海地来。我不免在想,我们拍电影,真的只是依赖一些少数人的喜恶来决定它真正的价值吗?当然所有的比赛及评分,都只是个别主观的标准,就像考作文题毕竟不像考数学,是不可能有标准答案的。尤其是艺术创作,几乎是需要沉淀的生命体。”

刘若英进入内地观众的视野是1999年。因出演电视剧《人间四月天》中的张幼仪,她很快为大陆观众所熟悉与喜爱,接着《粉红女郎》的播出则更加引人注目。

回顾自己的演艺生涯,刘若英告诉记者:“一开始我进入这个圈子,比较随意,我想唱歌就去唱歌,想演戏就去演戏。第一个阶段我认识张艾嘉,我就去演电影,当时演电影也从来不去想是简单还是困难的。反正本子来了,导演叫你怎么演你就怎么演。到1998年《征婚启事》以后,我才认为自己是一个专业的演员。到1999年演了《人间四月天》以后,是张幼仪角色带我去了另外一个世界。接着是《张爱玲传》这个戏,这时我觉得,创作不是个人的创作,是集体的创作,是一个剧组的创作。成败也不是个人的,而是集体的。”

两岁时父母离婚

刘若英两岁的时候,父母离异了。父母把刘若英送到一个阿姨家去,她经常遭受打骂。一次祖父、祖母去看她,看见一个流鼻涕的小女孩在吃绿豆冰棍,这个小女孩就是刘若英。祖父、祖母就把刘若英带回家。

刘若英就跟祖父、祖母生活。祖母认为女孩子学音乐最好,觉得会带来好姻缘。祖母就带她去学习,刘若英也觉得唱歌是挺开心的事情。她自小也表现出作为一个演员的才华。五岁的时候,恰逢祖父生日,刘若英就模仿当时正在播映的电视剧《清宫秘史》李莲英向慈禧太后拜寿的镜头,对着公公说:“老佛爷,万寿无疆,奴才向你叩首拜寿啦。”把剧中人物的身段和腔调,模仿得惟妙惟肖,引起众亲友哄堂大笑。

童年刘若英的性格善良、执著,对正确与错误都要做到泾渭分明。刘若英与祖父、祖母经常为小事争执,刘若英快输的时候就会使出最后一招:“梨花一枝春带雨”。此招百发百中,屡试不爽,祖父、祖母见到刘若英的泪水就会缴械投降。当然她也爱撒娇,如果在外面受了委屈,就去祖父那里告状,要求军人的祖父拿枪把他们给毙了。祖父则会含糊地说“好”。

记者问,从小父母离异,会不会对你造成不良的影响?

刘若英说:“小时候或者别人会认为,离婚对自己有不好影响,长大以后我觉得影响是好的。更敏感,更是为别人着想。对于感情会更严肃地去看待。”虽然父母离异了,但刘若英一直与他们保持长久的联系。读高中的时候,她喜欢演戏。当时刘若英和其他同学经常把琼瑶剧电视版《几度夕阳红》、《烟雨蒙蒙》等进行复排,观众则是同学和老师。

高中毕业后,刘若英通过托福考试去了美国,中途一度想回来,但祖父、祖母的鼓励总是伴随着刘若英,最终在加州大学主修声乐,辅修钢琴,完成了学业。谈起在美国的学习生涯,刘若英觉得对自己帮助很大。“因为在家里被保护得太好了,去了美国以后,所有的都是要靠自己,我在美国变得很独立。”

毕业后,刘若英回到了台湾。她当时的理想不是歌手,不是演员,而是作家、记者。最早她就是一个文学爱好者,经常给报刊投稿,也经常刊登出来,她非常开心。但后来遇到了她的老师陈升,就投身乐坛。

中国影视明星   刘若英:一个人的KTV

有媒体报道:“1990年,刘若英与唱片公司签约时,一个意外的打击来了———公司人员都觉得她不漂亮,以此为由,建议她先做助理,有机会再做歌手。”记者就此求证刘若英,刘若英说:是真的。但许多见过刘若英的人都会说:“真人比银幕上的漂亮。”

刘若英的看法是:“我已经无法改变漂不漂亮这件事情。我很接受我自己的长相是比较平凡的,这样会让我塑造角色的信心更大。有些角色太漂亮了,别人不会相信还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所以我对我自己的不漂亮是接受的,是满意的。”

从《粉红女郎》的结婚狂到《她从海上来———张爱玲传》的张爱玲,这些角色似乎都不太漂亮,那么刘若英是否会担心自己的形象受到损害呢?刘若英告诉记者:“我觉得戏只有演得好不好,没有顾及形象的问题。你再漂亮,演得不好也没用;你再丑,演得好,大家都喜欢看,这才是最重要的。”

1998年8月22日上午11点多,在祖父弥留之际,她就轻轻地唱祖父最喜欢的《绿岛小夜曲》,送别了祖父。刘若英有过这样的描述:“依偎在爷爷耳朵旁唱着他常哼的小调,却怎么也唱不准音。他倒也像是喜欢地点了点头。我扑在他的身上哭了起来,第一次,他没有话语安慰我……就在那几天中,家里人告诉我,院子里的那棵桂花树,那棵跟我爷爷聊了一辈子天的桂花树死了。”

采访手记

不久前,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刘若英的专著《一个人的KTV》,与其他名人出书相比,《一个人的KTV》不是刘若英的个人自传,而是一部散文随笔诗歌集。该书展示了刘若英孤身闯天下的风雨坎坷,细致入微地描摹了她的亲情与爱情,表现了悲天悯人的情怀。《一个人的KTV》中展示的是比银幕歌坛更纯粹的个人生活。

作为影视歌三栖明星,刘若英应该过着万众瞩目、永远热闹的生活,但是她的生活也有孤独的一面。

因为工作性质和其他原因,刘若英习惯了:“看电影一个人,吃饭一个人,逛街一个人,挂急诊一个人。”唱歌也是一个人,她会去歌厅要一个小包厢,然后“我狠狠地唱了三个小时,像办了一场演唱会。唱自己的歌,看着这几年来我的脸的改变。唱自己的歌,让那些日子一幕幕重现眼前;唱别人的歌,听听别人的心情,想象别人过的日子。最后嗓子终于沙哑了,泪水也终于布满了我的脸颊。可惜,只可惜这不是发生在布景壮阔的舞台上,也没有摆置精准的摄像机记录着我发自内心的呐喊,我不过是一个人在KTV”。刘若英最后说,“有歌唱还是好的,即使是自己唱给自己听。”

谈起写作的初衷,刘若英告诉记者:“我的生活是跟着剧组走的,我只是尽量让我自己每一天都写一点东西。我不想把每天的生活都好像虚度过。”她现在喜欢村上春树、王朔,也喜欢张爱玲。

刘若英在序言里写道:“我不是一个作家,就算出了书也不会变成作家。”但她告诉记者,希望有朝一日不演戏不唱歌了去当作家,虽然没有具体的计划,但是“等我嫁了老公,我老公让我不演我就不演”,就去当作家了。那么这将是名副其实的一个人的KTV了。

刘若英艺术小档案

电影

《少女小渔》(台湾1994)《我的美丽与哀愁》(台湾1995)《南京大屠杀》(大陆,台湾1995)《红柿子》(台湾1996)《新喋血双雄/ThunderCop》(香港1996)《狭路险情》(大陆1996)《今天不回家》(台湾1996)《飞天》(台湾1996)《夜奔》(台湾1999)《美丽在唱歌/MurmurOfYouth》(台湾1991)《新十字街头》(大陆2001)《候鸟》(台湾2001)

电视剧

《日落紫禁城》(1996年)《人间四月天》(2000年)《粉红女郎》(2001年)《她来自海上———张爱玲传》(2003年)

获奖情况

1995年《少女小渔》一举夺得亚太影展影后座

1995年第三十二届“金马奖”以《少女小渔》入围最佳女主角

1996年获亚太影展最佳女主角奖

1997年获东京影展最佳女主角奖

1998年获台北金马影展评审团特别奖

1998年获台北电影节最佳演员奖

1999年获亚太影展最佳女主角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