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後裔舉行清明祭祖活動

文天祥后裔举行清明祭祖活动

主祭人祭拜

清明時節憶先人,哀思無限祭英魂。

日前,來自重慶、西昌、瀘州以及富順的300多名文氏宗親代表齊聚在富順縣萬壽鎮青山村文體計生廣場,參加清明祭祖活動,弘揚傳統文化,發揚文氏精神,祈願家族團結和諧。

文天祥后裔举行清明祭祖活动

文氏宗親上香行禮

祭祖現場,莊嚴肅穆,舞臺中央懸掛著文氏的族徽,左右兩側懸掛著寫有“肅衣冠巴蜀文教尊翁祖 壯河山岩海忠烈祭祥公”的楹聯,講述的是文氏家族的兩個歷史人物——文翁和文天祥。舞臺中間,擺放著祭祖貢品。

當天上午10點,祭祖活動正式開始,全體肅立,鳴炮擊鼓鳴鑼後,富順文氏族長文德雲作為主祭人,身著漢服,浴面淨手後,開始按照傳統習俗拜天、拜地、拜祖宗(三叩九拜),表達對先輩的追思和緬懷。其餘的宗親在學習祭拜禮儀後,按輩分輪流上香、鞠躬、行禮。

文天祥后裔举行清明祭祖活动

文九雲弟弟、重慶渝州大學教授文光理(左一)

祭祖活動結束,所有文氏宗親還參加了文雲九志士紀念碑揭幕儀式,肅立默哀鞠躬,恭讀祭文,追憶了文雲九的一生。

據史載,1903年,文雲九出生於原富順雙鹿鄉百花村。其後人介紹,大革命時期,文雲九在瀘州川南師範學堂讀書時,受進步思想影響,加入了共產主義青年團,後被髮展成為共產黨員。在富順中學(現在的富順二中)任教時,積極組織開展學生運動和川南地下黨組織發展活動,後因身份暴露離開家鄉,赴廣州報考軍校。1944年,在“桂柳會戰”中英勇捐軀,享年41年。

文天祥后裔举行清明祭祖活动

文氏宗親參加文雲九志士紀念碑揭幕儀式

當天,文雲九的弟弟、重慶渝州大學教授文光理還向青山村圖書室捐贈了自己的作品《又白詩記》。該作品是集詩詞、文章為一體的集子,記錄了家鄉富順的地理人文,去年被美國哈佛大學中文學院圖書館永久收藏。

“去年我們成立了富順文氏宗親會,並開展了首屆宗親會,大家共同緬懷先祖,共敘親情友情,共話美好未來。”族長文德雲說,這種祭祖活動以後他們每年都會開展,通過這種傳統習俗,傳承中華民族禮儀,在家族中起到愛國主義教育的效果。“下一步,準備在富順籌建一個文氏祠堂。”

當天中午,文氏宗親共進午餐,共品美酒,共敘親情。(記者 卜一珊 攝影 黃亞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