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銷量下滑時,廠商為何不降價?

e車一族


1.雖然汽車銷量較低,但你仔細看銷量降低的是哪些品牌?仍然是一些品牌和產品競爭力不足的車型!比如國產車型和一些合資品牌口碑有瑕疵的車型。而對於那些口碑良好,長期霸佔銷量榜的車型,現在仍然熱銷!而這些熱銷車型,當然不會刻意的降價應對汽車產品產銷負增長!仍就是去高高興興賺該賺的錢!



2.而哪些車型被整個市場銷量降低所波及?品牌影響力低的國產品牌和合資品牌;產品品質口碑負面的品牌和車型; 還有一些車型,產品的定位不符合當下時代需求的品牌和車型。而他們各自不同的情況,讓他們在面對汽車銷量降低的大環境下,要不要對自己的車型進行降價,有不同的處理方式。


3.首先說和我關係頗深的國產品牌。眾所周知,國產品牌雖然發展較晚,但依靠多年的努力面向工薪階層的車型和洋貨相比,已經沒有品質上的差異。但我們清楚同級別同價位售價更低配置更高;但和合資品牌相比,利潤更低!但正是利潤更低這一條,讓自主品牌這些受到影響的車型,已經無法再考量汽車整體銷量降低的因素,再對自己的車輛進行降價處理!否則更低的價格必將可能突破自己的成本線!要麼產品材料選擇降低成本帶來負面的口碑!要麼虧本賣了!賣的越多,虧的越多!這個生意你做不!


4.再說那些品牌或者產品以及戰略佈局出現錯誤的合資品牌。它們受到銷量負增長的影響之後,一般有兩種處理方法!第一持續降價以更低的售價換取市場!但這種情況合資雙方的利潤不能得以保證,只有以持續的簡配或者選擇成本更低的用料來保證利潤的同時有保證售價的高競爭力。這樣以來,總有貪便宜有要能滿足自己虛榮心的品牌車型。但是,這樣對這個品牌的影響力會產生負面的影響,是一種短視的行為。

5.關於受影響合資品牌第二個處理方法,一般是不會給予持續的降低售價。而是用車型更新換代也獲取自己這款車型的市場競爭力。但新車型也可以說是一種非直接的妥協!可能會以更大的車身尺寸、更豐富的配置、以及最新技術的採用來反饋給消費者,並且同時大幅提升品牌和車型的競爭力。正式如此有許多的辦法去解決自己產品銷量降低的情況,所以受影響的品牌和車型都去大幅降價迎合市場的需求!


汽車G值聯盟


企業競爭戰略的三大基本模式分別是成本領先、差異化和聚焦戰略,並不是所有的企業之間的競爭都是靠成本的競爭。如果一個企業是以差異化戰略為核心,如果銷量出現下滑,它至少有兩個選擇,要不加大投入,通過更大、更好的差異化來吸引更多的需求;第二則是降價來換取需求。所以說,價格戰不是唯一的手段。

企業在制定營銷策略的時候,最傳統的模型是營銷4P,即產品、價格、渠道、促銷,這四種手段中,促銷和價格可能是價格戰有一定的關係,但也不是全部。產品不用說,價格策略中,有點產品適合低價策略,而有的產品可能需要高價策略,比如奢侈品,你要是敢大幅降價,非但不會促進銷售,反而會傷害品牌,趕走客戶。

第三個方面,即使降價可能帶來銷量,企業也需要考慮競爭對手的可能應對,如果對手也採用降價手段,大家一塊打價格戰,最終的結果很可能是銷量沒有增加,收入反而下降,利潤大幅縮水的結果了。從歷史證明,價格戰是最無能,最兩敗俱傷的競爭手段。

企業什麼時候可以打價格戰呢?肯定不是銷售下降的時候,而是企業通過模式變革和管理提升成本遠低於競爭對手,這個時候是可以通過大幅降價,實現將競爭對手擠出去的目的。如果達不到這個目的,就不要降價了。


五州不惑人隨抒


我沒在廠家呆過,不瞭解內情,憑著個人感覺,揣測幾句。

汽車價格,同時還體現著品牌價值,這一點,多數廠家恐怕會非常注重。對於廠家來說,只有把品牌價值維護住,才能健康地發展。

所以,廠家不會輕而易舉地降價。但別忘了,廠家宣佈的價格叫“指導價”,並非定價。車子賣給零售商之後,價格就可以隨行情而變了。供不應求就加價或變相加價,賣不動時,就降價。比如奧迪Q5,剛出來那些年,很受歡迎,聽說就出現過加價。可如今,降個三四萬元,不是什麼新鮮事。至於沃爾沃等幾個品牌,降價幅度更大,動輒10萬元。

有的廠家,對零售商的價格管理很嚴,不允許隨意降價,而是採用降低產量,或年度改款時增配的辦法,面對市場。



最後,說個小故事。幾個月前,某人看中了奔馳GLE的320四驅動感,指導價71.98萬元。一位在汽車媒體供職的朋友,自告奮勇,聯繫了一家4S店。店家承諾優惠6萬元。恰在此時,他無意中經過另一家4S店,店員表示可以優惠8萬元。他深感意外,立即支付了訂金。

隨後,他因故耽擱了2個月,店家來電催促,並表示,可以有更多優惠。最終,店家優惠了11.5萬元,但前提是必須在店內做1.5萬元的裝飾,也就是說,實際優惠10萬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