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建築工藝、範鐵藝術的典範----濟寧鐵塔寺

古代建築工藝、範鐵藝術的典範----濟寧鐵塔寺

鐵塔和聲遠樓

古代建築工藝、範鐵藝術的典範----濟寧鐵塔寺

鐵塔

古代建築工藝、範鐵藝術的典範----濟寧鐵塔寺

聲遠樓

崇覺寺始建於北齊皇建元年(560年),北宋崇寧四年(1105年),徐永安之妻常氏為還夫願,獨資鳩工,在寺內建鐵浮屠塔七級,寺院也由此稱“鐵塔寺”。原寺院規模宏大,分左、中、右三路,各類建築80多楹。上世紀60年代,寺內多數古建築相繼倒塌,現僅剩下鐵塔、大雄寶殿、聲遠樓等建築。

古代建築工藝、範鐵藝術的典範----濟寧鐵塔寺

大雄寶殿始建於北齊皇建元年(560年),為單簷歇山式,五楹,橫闊19米,進深12.5米,高約12米,飛簷出挑,斗拱承託,內有十根通天木柱,前廊有八稜石柱四根,為明代所換。

古代建築工藝、範鐵藝術的典範----濟寧鐵塔寺

該塔仿木塔,造型挺拔峻秀,鑄工精湛,歷經數百年風雨剝蝕而無嚴重腐蝕,是十分珍貴的鑄鐵文物。抗日戰爭時期,鐵塔遭日軍飛機破壞,構件殘損嚴重。對鐵塔進行維修時,以磚石材料填實塔心,配補殘毀部件,得以延年。整個鐵塔,構鑄嚴謹,渾然挺拔,壯觀異常,充分顯示了中國古代的冶煉技術,建築工藝的高度水平和勞動人民的創造才能,是中國珍貴的範鐵藝術遺產。

古代建築工藝、範鐵藝術的典範----濟寧鐵塔寺

古代建築工藝、範鐵藝術的典範----濟寧鐵塔寺

古代建築工藝、範鐵藝術的典範----濟寧鐵塔寺

鐵鑄塔身九層,計塔座、剎頂在內共11層,通高23.8米,平面圖呈八角形,自下而上逐層遞減,形成明顯的收分,每層下部均置厚約5釐米的八角形平座,座下每面有斗拱四垛,以作承託。平座以上,沿邊緣安裝圍欄,欄高30釐米,欄板的花紋富於變化,每層各具特色,有的是二方連續字形紋飾,有的是牡丹花紋,有的是簇四球格眼紋飾,澆鑄精細,玲瓏透剔。圍欄以裡,過20釐米的廊便是塔身,塔身每層四面均鑄有20釐米的凹槽代替欄額。

古代建築工藝、範鐵藝術的典範----濟寧鐵塔寺

古代建築工藝、範鐵藝術的典範----濟寧鐵塔寺

鐵塔局部

古代建築工藝、範鐵藝術的典範----濟寧鐵塔寺

全塔開門共36個,其餘四面,每面各鑄坐佛兩尊,共佛像36尊,盤膝端坐,形象生動。每層塔身上部各設飛簷,出挑30釐米,簷下配斗拱鋪座四垛,飛簷深遠,鑄作嚴謹,全不失木製結構建築之特點,給人一種渾厚大方的感覺。

古代建築工藝、範鐵藝術的典範----濟寧鐵塔寺

塔基深1.9米,基面以上,平地鋪成須彌座,為防扭轉以楠木井字架填心,由一根高大的杉木底上貫串。塔座設一西向塔室,塔室為磚砌,仿木建築,內設藻井,均由青磚磨砌而成。室內供大悲觀音千手千眼佛,佛座三面刻有佛教神話、講經、飛天等故事。

古代建築工藝、範鐵藝術的典範----濟寧鐵塔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