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渭三鎮“官”何來

臨渭區以官字命名的鄉鎮有:官邸,官路,官道。官邸時間上最早,緣於北宋時期宰相寇準。官路次之,出於明朝石享官拜忠國公。官道稍晚,原因明朝後期渭南望族~南氏,靈魂人物儒家、史學家南大吉。歷朝老百姓常常把自己家鄉出的高官作為驕傲與自豪資本,把他們走過的鄉村道路稱作官路,官道。把其居住過的故宅故里俗稱官村,官莊,官邸。

官邸,官路,官道均在臨渭區渭河以北。官邸鎮偏向於我區的西北,官路鎮位於東北。官邸與官路成東西方向並列,其間25公里縣道渭南人習慣上叫作‘雙官路’。官道鎮緊臨渭河北岸,被關中環線分割南北,西與臨渭~臨潼分界的田市相連。

有關官邸,官路,官道名稱的由來與釋意眾說紛紜,各種文字版本亦大不同,甚至有將三鎮名字混淆的。今天就三鎮的由來與各位共同探討,目的是以正視聽,為弘揚我區歷史文化盡一份綿薄之力。

官 邸

相傳,今天臨渭區西原上的張胡村原名叫寇家村,是寇準祖上居地。宋以前村西的高家村叫靈陽村,為古靈源縣遺址。寇準祖上有人在古靈源任過縣丞。父親寇湘在五代後晉開運二年(945)科舉高中,名列當年十五名進士之榜首,成為了狀元。但湘不逢時,雖才高八斗,卻遇上群雄亂起,政權頻更。中狀元的第二年後晉就滅亡了,害得臣子們四處逃避。寇湘為逃避追殺,北渡渭河,這才把家搬到了渭河以北的官邸一帶。

寇湘在出逃之前,和族人商議改寇家村為張胡村以保護寇姓族人免受牽連。所以除了今天渭河岸臨潼轄區有個寇家村之外,原上與官邸周圍再也找不到寇姓村莊。而後,寇湘自己顛沛流離,年紀輕輕就離世而去了。

今天左家村西南方向,以前有個村子,村裡有座寺廟,廟裡有位大德高僧。清早師傅差徒弟們外出化緣,待徒兒晚歸時,高僧盤腿坐化成佛西去了。後來寺廟就改叫化佛寺了。村因寺而名,村子就是今天官邸鎮的化佛村。

寇準在此地出生不久,父親去世,家道中落,母親趙氏靠給人漿洗縫補與小寇準苦度日月。

寇準聰明好學,天賦異稟。他從18歲考入,19歲進士,當了巴東縣令至公元1022年,最終被貶為雷州司戶參軍,一生三次拜相,可謂三起三落。1023年含怨而死,終年62歲。

明朝以前,官邸一帶有一條東西走向的黃土塬。西起三原,東抵下邽,舊曰‘杜塬’。因當地出了宰相這麼大個官,人們才把‘杜塬’改稱為了‘仕塬’,把寇準出生與生活過的故居、府邸叫成官邸了。

寇準墓位於今天臨渭區官邸鎮西北方向兩公里的左家村南側,原寇陵小學東100米。陵墓封土殘高約4米,南北長10米,東西寬5米,用青磚圍砌。四周植有松柏,墳南正面樹石碑五重,分別為:宋寇萊公碑;省級文物保護碑;寇氏後裔紀念碑;已醜清明寇準研究會立碑和功德石碑。御賜萊公古道和祠堂已不復存。

邸者,原指府邸、私邸、權貴之所。後來民間老百姓多引申為高官達貴的宅子、老家、根本所在等等,有點與故里,故居略同之意。所以說,歷史上如果沒有了寇準,臨渭區官邸鎮何而言之?

官 路

石亨,明朝渭南縣南志道里,今天官路鎮官路村人。武將,善使大刀,武藝、相貌、美髯均與關雲長媲美。

正統元年(1436)石享與蒙古貴族戰而有功,升為都指揮僉事。

三年(1438)因戰功進都指揮同知,左參將。

六年(1441)石亨奏當朝墾淨水坪西荒地,使糧食增1.8萬石。

八年(1443)又積戰功,升都指揮使,都督僉事。

十四年(1449)六月,兀良哈擾邊,石亨退之有功,升都督同知。

十四年(1449)八月,發生了明史上著名的‘土木之變’,英宗皇帝被瓦刺所俘。石亨首先攻至京城下,伏兵誘擊,殺獲頗多,戰功居首,被封為候。

景泰元年(1450)元月,石亨佩鎮朔大將軍印,挫敗瓦刺,授世襲誥券,加太子太師。

八年(1457)正月,代宗病重。石亨,張輒,曹吉祥經‘奪門之變’英宗復辟。石亨居首功,進爵忠國公。

天順三年(1459)秋,因侄子石彪謀鎮大同事受牽,被削官回鄉養病。

四年(1460)正月,再受妖言石有‘圖謀不軌’而入獄。同年二月病死獄中。

石亨墓位於官路鎮官路村東約30米(原官路小學東鄰),佔地十餘畝。民國時期封土圍徑10米開外,殘高5米。墓地遺存有石亨墓碑及天順元年(1457)‘石氏誥封碑’和石羊,石馬無數。現封土夷平,石刻已佚,僅存墓碑。早在1958年被公佈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以今官路鎮現今街道為中心,西北十里是石亨侄子石彪故居叫金星村,亦稱石彪村。正西三里是張千戶村,張千戶緣於明朝開國前,村傑張志明為朱元璋侄子朱文正麾下軍中千戶一職而得名。正東一里叫東官路,與漢代洛渭漕渠遺址(俗稱幹河)隔河與大荔境接壤。向南三里有漢蓮勺宮遺址,十三里是來化塔(漢蓮勺縣)。

最初的‘官路’是指今天官路鎮東西方向的這條主街。以前街寬三丈,青石輔地。南北兩排木樓繡閣,商鋪驛站林列參並。

自明代至今,數百年來眾所周知,因官路村石亨先封為侯,再封忠國公。人們引以為豪,就將其故里的這條街道稱之為官路,以後便當作地名用了,這便是官路鎮鎮名之由來。

官 道

南大吉(1487~1541)字元善,號瑞泉,明代渭南縣田市裡(今官道南家)人,渭南南氏家族的靈魂人物。進士出身,先後任戶部主事,紹興知府等官職。罷官回鄉後,在今臨渭區六姑泉附近闢建湭西書院,傳授四書五經,理學著述,語錄和王陽明的心學。

嘉靖二十年承父遺稿續撰《渭南志》。該志上溯秦漢,下至嘉靖十八年,共十八卷。含圖、表、考、傳,約十萬餘字,被譽為“有良史之才”。

南家世為書香望族,共計出了十位進士,其中進尚書階者三人。家族中:南釗、南金、南大吉、南逢吉、南軒、南學仲、南憲仲、南師仲、南企仲、南居益、南居業、南居仁、南廷鉉,十三位文人學士學著政績精然,多有作品傳世,被譽為“關中文獻世家”。

古時候,南家村西北有豐塬嶺。該嶺為低小型黃土原臺地,與渭河左岸(北)白居易祖塋依託的‘西塬’遙遙相望。由於時代久遠,地形,地貌變遷,這裡的嶺塬逐漸失缺。到了明朝中晚期,臺塬已經基本不復存在。民國時期的渭南版圖上也只標註有‘豐草原’字樣。今天在社區周圍發現有秦漢文化遺蹟和南後城(村中西北一小型古城)北約300米秦穆公三子的衣冠冢,時間可上溯至春秋時期。

勘驗村中現存石碑而知,南家村發展到明嘉靖四十五年(1567)該村仍叫秦村堡。明末以後,由於南家高官大儒倍出,已經成為渭南乃至關中一大名門望族,人們才將秦村堡改叫成南家村。

南家村古城之南,有一條南北方向的古道。古道南通渭河,是當地人進入渭南和湭西書院的必經大道,被過往者歷來稱其為‘官路’或‘官道’。古時的官道筆直平坦,寬度三丈六尺,由村城出資修建而成,並每年撥銀養護。時改境遷,這條輝煌大道今日已成為了村民田間生產之道了。

南大吉墓,在今天南家村南約800米,道路西側一處較高農田裡。根據文獻與相關資料記載,其父亦葬於“豐草原麓”,“大道”(官道)之側。墓前原豎有面東越丈的石牌坊。今墓前石碑已佚,殘遺有龜馱碑底座,根據龜背嵌坑大小,擬復原碑文尺寸約為高3米,寬75公分,厚25公分。南氏後裔口述,他們小時候上墳,牌樓的南北兩側並列有石羊,石馬。

人們不忘根本,為了緬懷南大吉和南氏一族個個為官清廉,著史傳功,大德大望,後來就將官道用作了當地地名,也就有了今天的官道鎮鎮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