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現在遠程洲際導彈已經成熟,為什麼還要大力發展轟炸機?

zhp19781204


如果你只是想要對方遭到重大損失,那麼發展洲際彈道導彈就足夠了,但如果你想要對方徹底滅亡,炸回石器時代,那就需要戰略轟炸機去蓋上“棺材板”。

洲際彈道導彈雖然突防能力強,技術門檻也比戰略轟炸機要低,但洲際導彈本身就是一次性用品,發射後重新生產需要較長的生產週期和成本。而洲際導彈生產之後,需要花大量的錢維護保持待發射狀態,燃料也有保質期限制,所以和平狀態下,保留大量的洲際導彈相當耗錢。前蘇聯巔峰時期也就1700枚洲際導彈,現在俄羅斯手中約有400枚洲際導彈。




又因為洲際導彈本身是敵方攻擊的重點,所以核大戰洲際導彈屬於第一時間發射,給敵以致命打擊。但是發射之後,重新生產下一批洲際導彈就需要生產時間,並且這樣核大戰後自己也是半死的重傷,大中城市、工業區和交通樞紐恐怕也已經變成廢墟,重新組織生產需要相當長時間。


所以這時候戰略轟炸機價值就來了,給對方蓋“棺材板”,徹底炸回石器時代。上千枚洲際導彈互射後,誰都是半死狀態。冷戰時期,雙方製造了7萬多枚核彈頭,大量核彈頭可以通過戰略轟炸機發射空射巡航導彈和空對地導彈的形式,接著對敵方進行第二輪核打擊。所以對於核大國來說,戰略轟炸機和洲際彈道導彈,一樣都不能少,一個打殘對方,另一個要對方命。

到了現在和平時期,戰略轟炸機的威懾作用是洲際導彈遠無法比擬的。洲際導彈威力是很大,但是你敢隨便發射嗎?要知道冷戰時期美蘇雙方都以對方核導彈發射升空為開戰標誌,偵察衛星一旦發現敵方洲際導彈發射井發射就立即點火發射自己的洲際導彈。但轟炸機就不一樣,飛到你家門口大搖大擺繞一圈,足以讓你神經緊張一回。
俄羅斯圖-95戰略轟炸機利用超大航程,繞日本一圈劃地圖,赤裸裸的欺負人。



所以普京有句話說的不錯,外交抗議一萬次,不如轟炸機揮動翅膀飛一次。
空軍轟-6K轟炸機繞巡臺灣,和臺灣玉山主峰合影,這比櫃檯辦放錄音機強多了。

最後,戰略轟炸機在局部戰爭和地區衝突中也有很大表演舞臺,除了扔核導彈外,轟炸機利用自身巨大作戰半徑和載彈量,成為強有力的空中打擊平臺,打擊效費比高。
美軍B-52轟炸機到現在服役,而且要飛到2050年,關鍵原因在於B-52扔一噸炸彈的成本只有F-35的1/110。
美軍下一代戰略轟炸機B-21,航程和體型大幅縮水,其本身就是要可以成為高效費比的隱身戰術轟炸機。


五嶽掩赤城


洲際導彈的的發展在歷史上的確對轟炸機的發展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彈道導彈是在第2次世界大戰的時候被髮明的,如今彈道導彈已經變成了戰略武器的投送平臺。除了進行戰略物資的投送之外,彈道導彈還能常規武器的作戰。而最近在也門內戰中,也門胡塞武裝就利用自身裝備的彈道導彈對沙特阿拉伯的目標進行了各種反擊。

當原子彈和氫彈發明之後,其投送平臺就成為一個問題,如果利用轟炸機進行投送,對於轟炸機的安全會造成一定的影響,而彈道導彈的發展給核武器的遠程投送提供了一個很好的 解決方案。



由於彈道導彈的飛行並不需要人員的操作,這個與轟炸機相比就會減少不少負擔損傷。在這種情況下面,轟炸機的發展受到了限制,導彈至上風氣盛行。不過彈道導彈的使用並不是非常完美,在常規戰爭中彈道導彈並不能提供大面積的火力轟炸,而這個是戰略轟炸機輕輕鬆鬆可以達到的目的。


戰略轟炸機除了可以提供核武器的投送能力之外,也能提供常規武器的投送,包括巡航導彈和各種制導或者非制導炸彈等。在於轟炸機的多用途性能,目前美國和俄羅斯都在發展相應的型號,美國正在研製B-21戰略轟炸機,這是一款具備隱身能力的新一代的戰略轟炸機,俄羅斯載圖-60M的基礎上發展了圖-160M2戰略轟炸機,未來俄羅斯將大批裝備這款機型。


航空視界


洲際彈道導彈與戰略轟炸機都是大國戰略威懾的重要組成部分,二者在作戰使用、威懾效能上各具特點、各有優劣,形成相輔相成的關係,在可預計的較長時期內,仍將共同存在、不斷髮展。

洲際彈道導彈的主要優勢是射程遠、速度快、突防能力強、彈頭當量大。以俄羅斯的RS-24亞爾斯洲際彈道導彈為例,它是白楊-M的改進版本,既可以陸上機動發射,也可以固定井下發射。導彈總重49噸,命中精度150米左右,攜載4枚分導式彈頭,每枚彈頭TNT當量15~30萬噸,最大速度超過20馬赫,射程1.1萬千米。

從數據指標看,這種導彈從俄羅斯內陸發射可有效攻擊美國全境,由於導彈速度高達20馬赫,末端速度也達到12馬赫,因此大大增加了防禦難度;4枚分導彈頭總當量達到120萬噸,足夠摧毀一座中等城市或一處軍事基地。

洲際導彈的主要不足是則是用途單一、使用靈活性不強,導彈及配套系統的製造和維護費用極高。由於洲際導彈一般只搭載核彈頭,而核導彈的最大作用就是威懾,因此這種只能放在家裡嚇人的核導彈實際上是“最無用”的裝備。況且,洲際導彈只能使用一次,一旦發射無論是抵達目標還是空中自爆,只有粉身碎骨的結局。

洲際導彈系統的維護使用費用高昂,資料顯示東風31洲際導彈和8枚彈頭的總造價大約4.2億美元,換算人民幣大約30億,而導彈發射井和配套設施的費用甚至比導彈還要高,這樣算來一個洲際導彈固定發射系統的造價將高達上百億人民幣;即便是公路機動發射系統,也要配套重型載車、維護訓練基地等,總造價也會很高。

可以想象,一枚洲際導彈及其配套系統,在全壽命週期內的費用將是一個天文數字。因此,美蘇當年簽訂條約削減戰略性進攻武器,很大程度上也是基於費用高企、難以維持的考慮,畢竟消耗如此鉅額軍費,只是為了打造一種“不能使用”“有去無回”的武器,實在是不太划算!

戰略轟炸機的主要優勢則是航程遠、載彈大、作戰靈活、核常兼備。美國的B52H擁有1.6萬公里航程和30噸載彈量,超音速的B1B則有1.2萬公里航程和34噸載彈量,B2隱身轟炸機具備1.1萬公里航程和23噸載彈量;俄羅斯的圖95具備1.4萬公里航程和25噸載彈量,超音速的圖160具備1.6萬公里航程和45噸載彈量。這些戰略轟炸機的彈倉內或機翼掛架下,靈活使用各類無制導炸彈和精確制導武器,尤其是AGM-86戰斧或X-101/102巡航導彈,具備3000~5000公里的射程,能夠根據作戰需要在各種常規彈頭和核彈頭之間靈活選擇,大大提高了作戰靈活性。

不僅如此,戰略轟炸機與洲際導彈相比,一個突出特點是可以重複使用、隨時召回。戰略轟炸機儘管造價同樣高昂,但可以重複使用,在數十年的壽命期限內,可以隨時執行訓練、巡邏、實戰等多種任務,作戰中途也可以靈活調整打擊目標,甚至中止作戰任務。這樣算來,戰略轟炸機作戰更實用、更靈活,維護使用的成本相對更低。

戰略轟炸機與洲際導彈相比,主要不足在於速度慢、突防能力相對不足。即便是超音速的圖160最大速度不過2.05馬赫,而B1B甚至只有1.25馬赫,這樣的突防速度在現代化的防空系統面前,確實沒有多少機會。因此,戰略轟炸機的發展方向是隱身化載機+遠射程武器,比如美國B2轟炸機,以及在研的美國B21、俄羅斯PAK-DA、中國轟20,這種配合能夠發揮轟炸機的大航程、高載彈、強隱身優勢,配以導彈的遠射程、高速度特點,達到有效突防、遠程打擊目標。

總的來說,同樣作為進攻性裝備,遠程洲際導彈和戰略轟炸機的上述性能特點,決定了它們分別適用於不同的戰略戰術態勢和戰場環境,二者之間有功能上的重疊部分,但並不存在相互代替的關係。


軍備解碼


我們常說的三位一體核打擊模式,即為:轟炸機模式、陸基模式、以及潛射模式。三種打擊模式各有所長,只有同時具備這三種核打擊模式的國家,才可以稱得上名符其實的核強國。

首先我們來看看潛射模式,這是一種前期生存能力最強、需要技術含量最高、同時價格也最昂貴的核打擊模式。因為潛射導彈費用相當昂貴,只適合於攜帶核彈頭做戰略威懾存在,它的缺點主要表現在後期的突防能力不夠理想。


接下來就是陸基模式,通常以發射井、車載、以及末日列車的三種方式存在,也就是題主所說的洲際彈道導彈,它的優點在於單發載彈量大,末端彈頭突防能力強等特點。
一枚

洲際彈道導彈單發

最多可攜帶12枚核彈頭,所需要的推進燃料不亞於發射一次衛星,如果攜帶的是常規彈頭,基本上就相當於高射炮打蚊子,成本會比被打擊目標還貴出許多倍。因此,也只適合以戰略威懾方式存在。
最後就該輪到我們的重點轟炸機模式了,由於轟炸機具有非常強大的載彈量,屬於三種核打擊模式中不折不扣的最強核威懾模式。再加上它大大降低了“快遞成本”,不但可以作為核戰略威懾武器存在,同時還可以執行常規轟炸任務,在實戰中是最具有對敵方目標造成破壞力的一款戰機。

我這兩張圖片都是我國

轟-20的最新曝光照,它的存在甚至不亞於擁有航空母艦一樣的戰略意義,期待能早日見到它試飛的那一天到來。

我是老兵帶我學軍武,如果你是老兵就請關注我,並在下方留言評論,期待你帶著我一起學習軍武知識。謝謝大家!


老兵帶我學軍武


陸基洲際導彈,戰略核潛艇,戰略轟炸機是核打擊三位一體力量的組成部分,三者所扮演的角色各有不同,路基洲際導彈和戰略核潛艇都強調隱蔽性,一般情況下不會出現在任何對手的視野之中,只有戰略轟炸機屬於可以主動出擊的空中戰略打擊力量,這種戰略威懾力量經常被用於實戰當中。



東風-41D射程在14400公里,只需21分鐘可以打到地球任何一個角落,國之重器不是隨便使用的,一旦發射那就是毀滅性的打擊,洲際導彈主要是起到震懾性作用,如果打一場小規模戰爭,戰略轟炸機就足夠用了,殺豬焉用宰牛刀,由此可見轟炸機確實是不可或缺的戰略投擲平臺,我國的轟-20勢在必行。

戰略轟炸機不可以用來投擲核力量,還可以用於執行巡航任務,作戰時則用於投擲常規武器,這些大規模空投平臺所發揮的多元作用,絕非其它平臺所能輕易替代的,所以轟炸機在未來仍然是必須重點發展的一個武器項目,而且單次使用價格比洲際導彈低廉,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秦皇見漢武


洲際導彈與戰略轟炸機沒有什麼競爭關係,非要把說誰替代誰的話,只能證明,你對它們不瞭解。

現代核威懾體系,強調的是三位一體,而不是某一方面強就行了,缺少一樣都是不完美了,不能保證絕對的合理,核威懾的重點是威懾,重點不是性能如何,而在是否擁有。

戰略轟炸機最重要的優勢就在於它可以執行常規任務,不僅僅侷限於戰略任務,也可以參與常規作戰行。

洲際導彈只能夠執行戰略威懾任務,不能執行常規打擊任務,這才是二者最大的區別,也正是由於這個特點特點造成了戰略轟炸機,實際上屬於一款多用途性質,使用上靈活了,可以多樣多種的任務,也因此是否擁有它實際上成為大國的一個重要標誌。

這與是否擁有洲際導彈沒有任何關係,戰略轟炸機在常規打擊當中也可以佔據重要的角色,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區別,不能單純的認為,可以被洲際導彈代替,那麼只侷限於戰略威懾力量,而不在於常規方面。


浴火


戰略轟炸機在現代戰爭中的作用和優勢,我用個人的想法總結一下:

第一:戰略轟炸機航程遠,載彈量大,作戰靈活,作為一種武器平臺適用於各種打擊任務!

第二:戰略轟炸機對比彈道導彈可以重複性使用,戰略巡航長期給敵對國家心理威懾,它的作用和彈道導彈核潛艇是一樣的,戰略轟炸機起飛後關閉所有無線電等通訊導航系統,就等於戰略核潛艇潛入海底戰備值班一樣,強大的航程可以長期滯空,是三位一體核打擊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三:與彈道導彈相比戰略轟炸機可以對移動目標進行精準打擊,在掌握制空權的情況下可以隨時對己方陸海軍提供全方位火力支援!

第四:與彈道導彈相比較而言,在執行戰略轟炸任務時,轟炸機具有較強的生存能力和反應能力,戰場環境複雜多變,遇突發情況可以緊急召回,具有較好的攻擊靈活性。

綜合以上四點優勢充分的證明了發展戰略轟炸機的重要性和必然性。也是國家建立三位一體核打擊不可或缺的戰備力量!





中國龍覺醒


轟炸機特別是戰略轟炸機是大國間遊戲道具,缺一不可。

一戰和二戰間隔十多年,二戰至今和平近一世紀,美國可以隨心所欲修理看不順眼中小國家。但是,大國間始終鬥而不破,關鍵是相互毀滅的核平衡。

核武器載具洲際導彈,彈道導彈核潛艇,戰略轟炸機三位一體,大國標誌。

現代世界政治格局中,威脅,反威脅在世界政治舞上層出不窮。保證相對穩定和避免戰爭重要保障是軍事實力,國防科技能力名列前茅。

毛主席說原子彈是紙老虎,並不可怕,但是,人家有,你沒有,它就是真老虎。在當今的世界上,我們要不受人家欺負,就不能沒有這個東西。

威脅力就是公開讓對方知道你實力和決心。當年蘇聯妄想對我核工業基地外科核打擊,我國在西北進行核導彈發射並昭示天下,蘇聯立馬取消計劃。

洲際導彈平時秘不示人,對方看不見摸不著,沒有戰略轟炸機有效威脅力。





哨兵陶大兵



清風扶樣柳


反擊手段沒有嫌少的,洲際導彈是陸基,生存能力比空基的戰略轟炸機要差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