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治國觀察】清華的“世界一流”與深圳的“精耕細作”

【餘治國觀察】清華的“世界一流”與深圳的“精耕細作”

清華深圳國際研究生院在深圳揭牌。這所學院被看作是深圳與清華合作“三連跳”後的升級版。

從1996年創辦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特區清華”的成果在2002年的非典危機中鋒芒畢露;

到2001年“雙子星”落地,清華、北大各自在深圳設立了唯一的異地辦學實體——深圳研究生院,開始招收碩博研究生;

再到2014年中外合作辦學浪潮中,又設立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

此次設立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被認為是清華大學邁向世界一流大學的重要落子。從清華大學副校長楊斌目前親自兼任研究生院院長的安排,就可見清華的重視程度。

以至於清華大學校長邱勇激動地說,我們在見證歷史!更將見證奇蹟!

很多人可能不瞭解“國際研究生院”對清華衝向世界一流的意義。

【餘治國觀察】清華的“世界一流”與深圳的“精耕細作”

目前,國際幾種主要對大學的排名中,有兩個比較特殊的指標,一直制約著我國高校的更進一步:國際學生和國際師資的比例

【餘治國觀察】清華的“世界一流”與深圳的“精耕細作”

這個指標天生對大國不利,而非常有利於歐洲國家,以及新加坡、香港這類國際化城市經濟體。這個指標上,新加坡大學、香港大學都經常接近滿分,反觀美國耶魯、日本東京大學、清華北大在這個數據上都比較吃虧。

【餘治國觀察】清華的“世界一流”與深圳的“精耕細作”
【餘治國觀察】清華的“世界一流”與深圳的“精耕細作”

2019年QS排名中,清華名列全球第17名,要想衝進前十或前五,除了研發、學術等硬功夫外,補個“國際研究生院”的短板是必須的。

【餘治國觀察】清華的“世界一流”與深圳的“精耕細作”
【餘治國觀察】清華的“世界一流”與深圳的“精耕細作”

對於深圳來說,合作共建“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是邁向“高等教育強市”的新舉措。深圳市長陳如桂向清華表明瞭深圳的一片熱忱,表態會全力做好服務和保障工作。

【餘治國觀察】清華的“世界一流”與深圳的“精耕細作”

他指出,再過三五年,深圳的高等學校在校生要超過25萬人,讓一批高水平大學為深圳高質量發展、創新驅動提供有力支撐。應該說,這些年深圳在高等教育上的突飛猛進,給很多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深圳抓住了歷史上幾次“窗口期”,超常規、大手筆、前瞻性地新建或引進了國內外一批知名大學。不僅擁有北理莫斯科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哈工大(深圳)、清華北大深圳研究生院,中山大學深圳校區等國內外一流學府,更是著力培育本土高校。這兩年,深圳大學、南方科技大學進步速度之快,為外界驚歎。

【餘治國觀察】清華的“世界一流”與深圳的“精耕細作”
【餘治國觀察】清華的“世界一流”與深圳的“精耕細作”

深大PCT專利申請公開數量連續三年蟬聯中國高校第1位,今年甚至超過哈佛大學。

【餘治國觀察】清華的“世界一流”與深圳的“精耕細作”

南科大建校6年即獲批4個一級學科博士點,創下國內紀錄。南科大還在2019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位列內地高校第八位。

【餘治國觀察】清華的“世界一流”與深圳的“精耕細作”

出臺不久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首次明確提出支持大灣區建設國際教育示範區,為深圳帶來重要利好,這也是清華大學與深圳展開更深層次合作的最新政策背景。

昨天的揭牌儀式和會談中還有一個耐人尋味的細節,也透露出深圳的高等教育發展將從“跑馬圈地”進入“精耕細作”的階段。

廣東省委副書記、深圳市委書記王偉中本身就是清華84年畢業的本科和後來的博士,具體簽約的王立新副市長也是清華水利工程系的碩博連讀。

作為校友,王偉中坦誠地說,擴大規模對清華來說應該不難,雙方應該更聚焦以新機制促成高水平教育、高水平科研。這也是深圳傾財政所能竭力支持高等教育的“初心”。

深圳為現有14所大學的年支出已在190億左右,包括基礎教育等全口徑教育投入逼近700億,而全市可支配財力只有2000多億。這種投入水平已是全國第二。這足以說明,深圳這些年在教育上是動真格的。同時,這些數據也預示著深圳在高水平大學的推進上,必然會更加註重“精耕細作”與務求實效。深圳不僅是要打造經濟發展的高產田,也要通過“精耕細作”形成高等教育的“高產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