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重疾保險?

劉賢齊


重疾險顧名思義就是,保障的比較嚴重的疾病,惡性腫瘤、心臟搭橋等等。

首先:從根本做起,如果有繳納公司的5險一金,那麼首先必須要把社保的重疾買進來,一般保額10W一個月多交10元-20元不等,只保障國家社保規定的高發20種重疾,可以說超級便宜了。

其次:再從商業保險補充,商業重疾險分為消費型和返還型

消費型重疾險:每一年費用不多,20W保額的30多歲的人差不多一年800左右,每年保費會遞增,消費性重疾險最貴的年齡階段就是28-55歲,0歲-3歲,這兩個階段重疾風險是最高的,可以達到72%。到了60歲以後趨近於定值。因為60歲以後發生重疾的概率只有40%,之所以很多人認為年齡越大重疾險越貴那是因為裡面包含了壽險,因為年齡越大死亡概率就越高,所以生死兩全重疾險年齡越大就越貴。

返還型重疾險:它分為兩種,定期返還和終身。(兩全型重疾險,裡面含有壽險,生死都賠錢)

定期返還就是到了60歲、70歲、80歲等等不同年齡階段,如果沒有發生重疾理賠且沒有發生死亡的,保險公司會退還客戶繳納的所有保費,保險合同結束。

終身就是一直保障到人死的那一天,假設保額20W,再此期間如果沒有重疾理賠發生的,人遲早有一天會死亡,所以等到人死亡的那一刻,由受益人領取20W保險金保險合同結束,資產起到了一個傳承作用。(如果再此期間發生了重疾理賠,那麼保險公司賠付20W合同直接結束)

怎麼選擇?

根據自己的經濟條件,當前經濟狀況不是很好的話,先買點消費性重疾保險,或者是防癌保險,都很便宜,一年幾百塊,如果幾百塊你都不捨得那就別買商業保險了。

等後面工資高了,經濟條件好了,買點兩全類重疾險,選擇定期返還的你可以留筆錢養老,選擇終身的你可以傳承給下一代。

總結:不管怎樣,先把社保那個重疾險買了,多實惠啊一個月10幾塊,保10W。雖然只有20種重疾但是,絕對夠用。別看商業保險保了100多種,其實很多種類概率超級低。

保險量力而行,保險公司不是搞慈善的,花多少錢就有多少回報,千萬不要相信,一年幾百塊給你啥都保了,就算能保也是有限制的。比如百萬醫療,我不是黑這個保險,說句難聽的免賠額1w起步(舉例:醫院消費10001保險公司給你報銷1元),仔細想想人這一輩子,有幾次能在醫院消費達到1W以上的啊。10個人裡面9個人都會說我基本細碎一些小毛病很少有能在醫院消費到1W以上吧。有的人會說我體制不好,得病概率高,對不起保險公司不傻,絕對給你拒保,能參加這個保險的人體制都很好,所以保險公司賺翻天。

建議有小孩的,一定買點百萬醫療,小孩得病概率真心太高,而且兒童醫院消費比較高,買了個這個百萬醫療,就使勁花,儘量往幾萬裡花使勁造,讓保險公司去報銷。


財智匠心


我自己在頭條發的文章

很多朋友在小胖這裡諮詢重疾險的時候,都不知道怎麼去選擇重疾險,小胖今天就把一些簡單的重疾險的小知識,以及小胖一般怎麼幫客戶做需求分析選擇重疾險的依據跟大家做一個簡單的分享,希望能給大家一點幫助~~~

1.消費型重疾險?

咱們普通人的人的心理是很奇怪的,一方面想買便宜的東西,另一方面又怕便宜的東西不靠譜,比如消費型重疾險,30歲的女性,50萬的保額,一年保費可能只要三四千,而一般市面上代理人銷售的產品,保費動輒就快上萬了。但是又擔心裡面會有“坑”。

小胖簡單介紹一下消費型重疾險,它不帶身故責任,只保疾病,保病不保死。

看現金價值表,咱們會看到一個很有意思的點,現金價值是隨著年齡的增高在不斷增高,一般終身消費型的產品在七八十歲的時候,現金價值達到頂峰,就不斷下降,直至最後歸零。

這裡補充一句:現金價值其實就是咱們退保可以拿到的錢!

比如30歲投保,保費每年3000,總共交30年,交了9萬,保額50萬,到了80歲健健康康我不想保了,退保,其實也領不回來多少錢,這9萬就可以視作全部消費了。

因為這兩個屬性,他的保費就較低,如果預算有限,又擔心重疾風險,想優先做高保額,當然是考慮消費型重疾險。

BUT!他確實有些BUG!比如重疾中的一種,腦中風後遺症,需要在180天之後滿足特定症狀,才能賠付。那假如不幸在第150天突然身故,那麼分文不賠,因為它不帶壽險責任。

特別是,在家庭還有房貸的情況下,每年交保費的消費型重疾險不賠,不僅損失了一定的保費,債務風險也會存在。

這就出現了,即使得了重疾,但沒熬過足夠久的時間,賠不到。而這種情況,在帶有壽險責任的重疾險中就不會出現,即使疾病症狀不符合重疾定義,只要身故了,還是賠付保額的。

當然,沒有一款產品是絕對完美的,如果想買重疾保障,預算有限,可以適當忽略這類小BUG,畢竟是小概率事件,但如果預算還比較充足,小胖還是推薦帶有壽險責任的重疾險。

2. 以後通脹,保額貶值了怎麼辦?

在跟客戶溝通的時候,偶爾會有客戶問小胖一個問題“我現在買的是50萬,但是萬一二三十年後通脹了,這筆錢還值多少錢?50萬還夠嗎?”。

這個問題,小胖一般會一步一步跟客戶講。

第一,真的發生通脹的時候,不僅僅是保額,還有保費,咱們每年交的保費是多少第一年就固定了,由於長期存在通脹,後續每年交的保費其實也在不斷貶值。這也是小胖建議客戶健康險繳費時間選擇長一點的原因。

第二:保額50萬,並不是今天的50萬,是未來的某一個時刻發生重疾後賠50萬。在財務領域有一個詞叫做貼現率,就是把未來的50萬計算到現在。重疾產品的預定利率,其實就可以簡單理解為貼現率。所以咱們客戶買的保額50萬,是若干年後的,貼現到今天,其實可能只有十幾萬的保額。因此糾正一下,就目前時刻來看,你買的是十幾萬的保額,而不是50萬,需要經過多年的通貨膨脹才變為50萬。所以,保額的通脹,其實是一開始就被考慮進重疾產品中的。(這樣講有點複雜了,看看就好)

第三,如果買的是多次賠付重疾險,雖然保額只有50萬,但賠一次輕症+2次重疾能拿到115萬,這裡不要跟小胖說得兩次重疾的概率有多低,咱們看看女性最高發的兩種惡性腫瘤,乳腺癌和甲狀腺癌,他們的五年生存率都在60%左右。而且癌症也是很容易復發轉移的。所以其實50萬,也只是基礎。

最後,通脹是目前一直存在的,難道因為通脹,咱們就不買保險了嗎?現在的50萬保額,也許在未來不值錢了,但是以後再用現在同樣的保費,是一定買不到50萬保額了,因為年齡增長了,而且身體狀況也沒有年輕的時候好了。

其實就是小胖經常說的話,人生永遠沒有最優解,所有的都是相對情況下的選擇,在現階段選擇適合自己的就是好的。即使以後通脹了,50萬不值錢了,但是現階段的50萬,還是很有用的。

而且小胖一向提倡買保險並不是一勞永逸的,是要定期對自己購買的保險進行檢視,根據自己的現階段的實際情況進行調試的。

3.買重疾要不要買輕症?

答案肯定是要!

隨著重疾產品的不斷髮展,產品保障越來越好,對於咱們這些普通消費者是很有利的。而輕症就是在這種競爭中應運而生的。

重疾險裡重疾的理賠條件會苛刻很多,除了少數病種,很多其實都是在瀕危的情況下才會理賠的,單純的重疾險保障很難有什麼用處。所以輕症責任就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了,輕症病種的程度較重疾輕了很多,目前常見的賠付保額的25%-35%,(25%以下賠付額度的就不建議看了,小胖一般是看30%以上的)同時能豁免後續未交保費,也就是還沒有交的保費都不用交了。

一款產品裡的輕症合不合理,主要看一些高發重疾對應的輕症是否合理,比如輕微腦中風的定義怎麼樣?有沒有冠狀動脈介入術?有沒有微創冠狀動脈搭橋?有沒有不典型心肌梗塞?

其實除了這點以外輕症最大的意義在於豁免保費,且額外賠付一筆錢用於治療。很多疾病如果在早期就充分檢查並治療,治癒率其實是很高的,但是花費卻不低。在小胖看來,輕症最大的意義就是鼓勵咱們儘早救治,不要拖延···很多故事裡,都是因為怕花錢,硬生生把本可以治癒的病拖成了不治之症。

4.要不要重疾多次賠付?什麼樣的分組才好?

首先,能夠重疾多次賠付的產品肯定是好的!不過很多人的疑惑點在於是否要為多次賠付額外多出這筆錢嗎?

小胖舉個例子吧,甲狀腺癌大家都不陌生,以存活率高、治療費用相對較低聞名,之前甚至有傳出保險公司想把甲狀腺癌定為輕症的傳聞,最後因為銀保監會的介入,未能成功。

根據2017年某保險公司的數據,它的重疾賠付中惡性腫瘤佔80%,而惡性腫瘤賠付中甲狀腺癌佔30%,也就是說在所有重疾賠付中,甲狀腺癌賠付佔24%,比例相當高。

這些人因為甲狀腺癌得到一次賠付後,身體的免疫力和身體機能必然是不能跟正常的從未患病的人相比的,若干年後再次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概率比一般人高很多,如果說我們選擇的是多次賠付的重疾險,那麼很可能再得到一次賠付。

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部分重疾被治癒的可能性是越來越高,重疾多次賠付的產品是越來越有意義,因為更有可能實現。

如果僅僅賠付一次,後續再投保重疾險的可能性就很低很低(目前只嘗試過甲狀腺癌手術切除3年後除外承保的案例),這樣就會使得我們的保障處於裸奔狀態,這個時候重疾多次賠付的重疾險,就有意義了。

說完了重疾多次賠付,那麼就需要看看分組合不合理了。保險公司不是傻子,不分組的重疾多次賠付,保費肯定要漲很多。因此,為了迎合多數人的選擇,目前的重疾多次賠付的產品,很多都是分組的。而分組是否合理,主要是看是否儘可能把惡性腫瘤、重大器官疾病、心血管、腦血管、物理性損傷這五種分在不同組。

再好一點的,癌症是不是單獨分組;

更好一點的,也是有不分組的。

當然,保障越好,保費也是越高,這裡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做出權衡的,不要盲目追求更好的產品,反而降低了自身的保障。

這裡小胖需要額外補充一句,這裡給到的觀念都是看每位客戶適合哪一種,小胖不喜歡把自己的觀念強加在客戶身上,一定要讓客戶買某一類型的產品。很多隻能賣的單次賠付重疾險的人,一直強調發生兩次重疾險的概率有多高,也有隻能賣多次賠付重疾險的客戶一直強調多次賠付重疾先的重要性。其實小胖覺得沒有這麼多必要,畢竟每個人喜歡的都不一樣,“一千個讀者心目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小胖是幫每一位找小胖諮詢的客戶解決問題的,適合自己的就好!

5.小胖是怎麼幫客戶分析需求的?

小胖遇到過好些客戶,他們看了很多公眾號的測評文章,比對了很多產品,對市面上很多主流產品背的朗朗上口,知道某些新出來的重疾險,比很多保險業務員都要懂,但是最後他們迷茫了,不知道自己該選哪一款產品,因為選擇真的是太多了。

這就是一個常見的問題,懂產品,但是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購買產品一定是需求導向,而不是產品導向。

什麼是需求?

需求就是客戶想解決的核心問題,凡事有輕重緩急!

比如一個客戶預算有限,又想買多次賠付的,小胖給這樣的客戶推薦重疾不分組賠付的產品可以嗎?當然不行,對於這樣的客戶來說,需要的是價格比較低的重疾多次賠付的產品,在保證保額的基礎上,價格便宜是這類型客戶優先考慮的點。

比如一個客戶的身體狀況較差,如果一般的保險公司核保,那麼很有可能被除外,加費或者延期、拒保。這時候小胖幫他對比哪家公司的產品更好?當然不是,這時候客戶更需要的是可以以標體購買重疾,不用加費,延期,拒保。這個時候優先考慮核保寬鬆的公司,除非客戶可以接受不好的核保結果。

在小胖看來,不是某一個人或者某些人認為的好產品,就一定是好產品,保險是用來解決問題的,適合自己的就是好的,一切看需求!

6.買重疾險的合理操作?

最後就要落實到購買重疾險的時候的操作了。

在小胖這裡分為標準體和非標準體,預算分為低、中、高三檔。

非標準體,就是有些在體檢的時候,醫生說的不要緊的小毛病,但是在核保上可能會有一些問題(畢竟保險公司看的是將來的風險),比如甲狀腺結節、乳腺結節之類。對於有這些問題的客戶,小胖建議找一個你信任的經紀人(比如像小胖這樣的),讓他給你多家投保,一般找2到3家,爭取挑選核保結果最好的一家,進行投保。

Ps:這裡的多家投保,指的是已經需求分析過後,適合你的同類型產品的保險公司。

在看標準體,標準體身體健康狀況一般不錯,沒有需要健康告知的問題。

預算低,可以優先考慮定期消費型重疾險,保到70歲或80歲。這裡需要注意,消費型重疾是沒有壽險責任的,如果有房貸或其他債務,建議再搭配一個定期壽險。

一般來說30歲男型,30年繳費,50萬保額,保到70歲的消費型重疾險,保費4000以內。

預算一般,想保終身且要重疾多次賠付,在一線城市裡又想把保額做高,比如保額100萬,這時候建議考慮考慮帶有壽險責任的終身重疾險+消費型重疾險,各買保額50萬的搭配。

同樣30歲男,30年繳費,70歲前保額100萬,71歲後保額50萬,追求價格比較低的話,對保障內容不是特別看重,保費12000左右是可以的。

預算比較高,不在意保費,追求極致保障,像這樣的客戶小胖一般是建議重疾不分組多次賠付的產品,選擇2-3家公司,把保額做高,確保客戶的保障儘可能的高。

小胖說:

前面所寫的,只是一些通用的概念,但是在實際的操作中,比這個複雜多了,需要根據每一位客戶的實際身體狀況、需求、家庭債務週期,家庭成員收入佔比等等詳細分析瞭解的,畢竟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保險方案也沒有一份方案適合很多人的!小胖這樣的人能做到的,就是在自己的瞭解範圍內,幫客戶選擇到自己目前的最優解!



小胖說保


重疾險要怎麼買,以下幾個問題是我們買重疾險一定會碰到的。

保障病種怎麼選

銀保監會規定了25種高發重疾,這25種重疾的發病率佔所有重疾發病率的95%以上。

25種重疾裡有6種重疾是規定必保的,另外19種,保險公司可以自行選擇,但現在主流重疾險都會包括這25種。

如果一款重疾險沒有包含這25種高發重疾,那我們一般可以直接無視這款產品了。

除了這25種之外,保險公司還會額外加上其他病種,所以我們經常能看見很多保障上百種重疾的重疾險。

但不管重疾險是保障100種重疾,還是隻保障25種高發重疾,在發病的概率上,都沒有太大區別。

在保費沒有增加的情況下,我們當然可以選擇保障病種多的重疾險,但沒有必要為了多保一些病種而多花錢。


要不要輕症和中症

輕症保障的病種,基本上是重疾的前身。輕症繼續惡化下去,會變成重疾。

比如原位癌,雖然名字也有癌,但它實際上算不得癌症。因為原位癌容易治癒,而且花費不算太多,所以不屬於重疾保障的範圍。

輕症雖然比較好治,也不像重疾那麼費錢,但輕症的發病率高,而且得了輕症也需要花費十幾萬的治療費,還需要休養。

所以,在重疾險裡附加輕症還是很有用的。現在有很多重疾險都附加了輕症,費用也沒有增加很多,個人覺得很划算。

特別是年輕人,建議一定要選擇附加輕症的重疾,因為年輕人的輕症發病率比較大,而且也沒有什麼財富積累。

至於中症保障要不要在買重疾險的時候加進去,我的看法是如果你已經有了輕症的齊全保障,我覺得是沒必要加進去的。

因為事實上很多所謂的中症病種,是保險公司從輕症病種裡面抽離出來的,但理賠的門檻更高了。中症保障,其實更多的是保險公司的一種營銷噱頭。


多次理賠型怎麼選

單次理賠的重疾險,在賠完一次之後,這份保單的使命就完成了。之後買保險的人,再得其他重疾,是得不到賠償的。

而且因為得過重疾,這個人病好之後,也很難再買醫療險和重疾險,不能再轉移風險。所以,現在很多人更青睞可以多次理賠的保險。

我個人覺得如果你預算夠的話,可以考慮一下多次理賠型的重疾險。

多次理賠型的保險大多會把疾病進行分組,每個組只有一個理賠名額。

比如,惡性腫瘤和嚴重冠心病分在了一組,某人40歲的時候,得了惡性腫瘤,這組賠了一次,他45歲的時候得了嚴重冠心病,因為這組的理賠名額用完了,所以他這次不會有賠償。

所以,我們在選擇多次理賠型重疾險的時候,要選分組多,並且把高發疾病放在不同分組裡的保險。

而且多次理賠會有一個理賠間隔期,指的是上次重疾理賠與下次重疾理賠的間隔期限。如果在理賠間隔期內出險,只會賠付已交保費。

所以,多次理賠型的重疾險,你要選擇的理賠間隔期越短越好。

當然了,如果你預算不多,你可以先買單次理賠型的重疾險,先讓自己有保障,以後等自己資金寬裕了,再疊加其他重疾險,增加保障保額。


保額到底要買多少

重疾險的保額,我建議是要在30萬以上,畢竟現在治病這麼貴。

如果是家庭經濟支柱,我建議要配備50萬及以上。畢竟家庭支柱如果生病,家裡會很長一段時間沒有經濟來源,所以多配置一點重疾險,在提供醫療費用的同時,還能補貼一下家裡。

不過,我要提醒的是,你在買重疾險的時候,可能會遇到有些重疾險是附帶身故責任的,這種重疾險的規定是,如果你得了重疾可以得到賠償,如果去世了,也可以得到賠償。

但我也同時提醒,這種重疾險在“重疾”和“身故”兩方面其實是共享保額的,也就是說如果賠了重疾的錢,就不會賠身故的錢。

如果你很想對身故風險也進行轉嫁,我建議你就直接買一份重疾險,再買一份壽險來轉嫁身故風險。


保障期限選多久

長期重疾險的保障期限是可以選的,可以選擇定期和終身,定期裡也有保到70歲、80歲等選擇。

如果只選到70歲,那麼70歲之後,就沒有保障了,但是保費便宜。如果選擇80歲甚至終身,就一直都有保障,但是價格絕對貴很多。

所以,保障期限的選擇,就看個人了,願意多出錢,選擇更全的保障就保到80歲甚至終身,如果想省點錢,就選保到70歲。

說到保障期,我同時還要提一下繳費期限。

我們在買保險的時候,是可以選擇繳費期限的。你要記住,繳費期限越長越好,能選30年,就不選20年。

因為繳費期限越長,覆蓋你生命週期的時間長度就越長,在一個比較長的時間內,你發病的概率會更大,如果出險了,你就不用繼續交了。再說了繳費期限長,你也可以減少負擔。

以上就是我們每個人在買重疾險的時候,一定會面臨以及必須考慮的問題。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小妹讀財 (ID:xmducai)


小妹讀財


先提醒,選擇重疾險之前,一定要先投保百萬醫療險

重疾險選擇要看以下幾個方面


1.身體健康狀況,健康體,可選擇性比較廣;如果身體有問題,比如乙肝小三陽,國華重疾險可以直接投保;要選擇自己能投的重疾險

2.預算,一般家庭的話,家庭收入的7%-10%用來買保險比較合適,包含一家人的保障,意外、定壽、重疾、意外都包含在內;很多家庭保費佔比過高,導致保費成為負擔,導致保單失效

輕疾、投保人豁免其實都是預算的問題

3.保額

保額建議年收入的2倍,家庭中經濟支柱保額=家庭年收入的2倍,保額過高會導致保費過重,保額過低,不解決問題,所以20萬保額起

4.繳費期限

30歲為分水嶺,超過30歲建議,繳費20年

低於30歲。繳費20年或者30年都可以,看預算

5.保障期限

預算夠,保障終身,預算不夠70歲,有總比沒有強

6.哪裡買

我們最主要的是挑產品,線上線下都可以,不用糾結;過往文章列表裡寫的很清楚


自保叔


市面上有很多保險產品,但我們要怎麼找一份性價比高而且又適合自己的產品呢,希望以下能幫助你。

大家都知道理賠的次數越多成本越高,但是我們要怎麼選擇性價比高的產品呢。

·多次比單次貴多少

如果我們買多次理賠的產品,但是保費可能比單次貴了30%-60%不等,那麼性價比絕對是不高的,因為我們可以利用這30%-60%額外多買一份重疾產品了,重疾產品可以買多於一份,也是照樣能理賠。

·有沒有分紅

這個很重要的,舉個例子,20年前一個客人買了10萬保額的保單,在20年前10萬是不錯的保額了,但是到了今天,沒有分紅的情況下,你覺得10萬夠用嗎?所以我們買保單,不僅只看今天的使用價值,而是假設30年40年後,沒有分紅的情況下,保額足不足夠。有分紅固之是好事,沒有就只能靠自己買多少保額了。

·疾病定義

我們買重疾險就是為了能理賠,但是在理賠前,首先要對得上保險公司的疾病定義,例如癌症的定義,相信不管是哪裡也好,理賠最多的,一定是癌症,所以要比較癌症的定義,哪家定義比較寬鬆就選擇哪家,要記住是保險公司理賠給你,而不是代理人理賠給你,所以是為自己的利益著想。

產品沒有一份是絕對完美的,也是永遠比較不了的,我們只有找一份最適合自己的就可以了,產品總是越出越好,我們等不了最好的產品,時間不等,健康也不等,所以合適的就可以了。

有任何疑問,歡迎私信我。


香港友邦kary


給你個圖就明白啦。

買保險就是買保額,保額+保障期限+繳費年限決定我們每年支付的保費有多少。

所以呢,如果你


1. 個人預算低,那麼買純消費型的重疾即可

也就是隻保障重疾,沒有其他錦上添花的保障,這樣可以保證錢都花在刀刃上。

注意繳費期限選擇最長(30年),保障期限可以選到65歲或以後


2. 個人預算高,那麼可按圖中優先級挑選附加保障或產品類型

比如可以選輕症保障(自帶豁免)等


不建議購買返還型的重疾險,因為貴、性價比不高。


咖啡保險


對於重疾險,我相信很多從事保險的人,都在慢慢的生活和工作中,越來越多的感受到,不同的人,對於保險的需求目標是不一樣的。

對於年輕人來說,重疾險意味著什麼?不僅僅是看病的費用,因為看病的費用可以通過醫療險來分擔(通常一年幾百元),而重疾險,更意味著是生病後在收入上的損失。因為住院看病,不僅要吃藥,更要吃飯。所以,重疾險對於年輕人來說,保額更重要。如果同樣的費用,單次賠付可以是多次賠付的1.5倍,那麼我建議選擇高保額,畢竟 得兩次大病是概率問題,第一次能不能治好更重要。

而對於老年人來說,重大疾病險,就是治療的費用。如果有存款,那麼現加上報銷型產品,因為有退休金,也不用擔心生活,那安心治病就是更好的安排了。年輕時病能不能治好,錢起很大原因。而當年老了,自身的身體狀況和錢都很重要。

所以,當你承擔更多的責任時,請考慮保額。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如有不同,歡迎交流


你問我答的快樂生活


預算超多,選返還型。

預算有限,選消費型。


有家族遺傳病史,或預算充足,選多次賠付。

其他人就老老實實選擇單次賠付。


1-6類職業放開了挑。

高危職業只能選擇不限職業的重疾險。


不要迷信大公司,不管多小的公司,有保監會罩著不會倒閉,大公司的理賠也不一定靠譜。尤其互聯網保險的發展,越小的公司為了出名,越會出激進的產品。激進的產品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我們能撿便宜啊!


最後是保險預算,家庭總經濟的5%~10%,不要超過這個閾值。為了高保障而影響到自己的生活就是本末倒置了。


當然最重要的,多看看我的文章和回答,保你化身保險小白龍~

用輕鬆詼諧的口吻,解讀嚴肅認真的保險。


吐逗保


【保障順序】首先以成人的保障為主,尤其是經濟支柱。

很多家庭都已孩子的保障為主,其實是錯誤的,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保障。


【保險的核心是】首要是保額,以目前的消費水平建議不低於30萬

北上廣深這樣的地方,建議最低50萬起,100萬算標配。


【保多久】消費能力允許的情況下可以考慮終身

如果經濟能力一般,應該側重保額的情況下,減少保障期限,70歲即可,費用比終身便宜一半。

舉個例子,30歲男性,繳費30年保障終身,50萬保額。5200/年, 同等保額,保障到70歲只需要3300/年


【健康要求】買保險最大的門檻是健康問題,我們所聽到的保險公司拒賠,多數是因為不符合投保要求引起的,所以務必仔細看健康告知,我們體檢中忽略的問題例如甲狀腺結節、乳腺結節、甲減、甲亢、子宮肌瘤等問題,對買保險都會有影響,身體有異常務必遵循產品健康告知進行核保後購買,以免擔心理賠。


【產品對比】國家規定了25種重大疾病的賠付標準,全行業統一執行,沒有XX公司理賠容易理賠難的說法,著25種重疾可以包含90%以上的重大疾病發生率,所以比較產品的疾病數量時候,只要疾病數量超過25種,都不需要仔細看疾病內容。

兩款產品作為比較的時候,同等保障、保額,保障期限,繳費年限的情況下,有限比較價格。價格相近的同時在比較產品保障詳細內容,條款。 價格越便宜 保障越豐富的產品性價比跟高


【找誰買】目前我們接觸的大部分報銷銷售人員都是各大公司的代理人,他們銷售的產品範圍很窄,只有該公司一個產品,你會發現, 平安的代理人永遠推薦平安的平安福,國壽的人只推薦國壽福。這些代理人信息面很窄,推薦的產品有限,沒辦法根據家庭配置高性價比的保單。一份實用的方案一定是綜合業內不同公司的產品組成的。也可以自己在各大保險網絡平臺購買。


【如何避免坑】保險的初衷是保障,是為了防止突發狀況導致的家庭經濟損失,不是為了理財有收益,既保險又理財的保險產品是不存在的,此類產品不倫不類,保額低,收益也低,不建議要購買。 經濟能力有限的情況,儘可能買消費型長期產品。


祝好


袋鼠觀保


題主你好!

首先,你具備了家庭風險管理的意識,看得出,這一步,你邁出得很堅定。基於商業保險的產品屬性,通過它來進行風險管理,是最有效的方式,沒有之一。在這一點上,你與所有的回答者都達成了共識。

但是:一份專業的風險管理方案是基於在為整個家庭做了詳細的風險識別、風險評估、風險需求基礎上產生的,而非“從眾多的回答者給出的建議中提取有效信息拼湊而成的”。 同樣是心臟支架手術的接受者,為什麼A術後用阿司匹林,而B術後用西洛他咗?

同理,同樣一款重疾險產品,為何我把它加到了你的方案裡,而他的方案裡卻沒有?答案很簡單,因為不匹配。 你給出的信息不足以給你具體的關於產品的建議。一般我與客戶在進行投保方案擬定前諮詢階段時,不僅要反覆溝通,還需要客戶填寫問卷調查:涉及到客戶的職業、年齡、有無高風險運動喜好、家族病史、先天病史、家庭財務狀況(收入、負債)、住院史、門診和體檢檢查異常史,風險關注點,等等等等。以上這些都是變量,有時候即便根據這些變量擬定出來的方案,也需要進行修改。

所以,比起在網絡上從一大堆信息中提煉本本不屬於你專業範圍內的信息,去找一位專業靠譜的保險經紀人為你提供諮詢服務,這種做法更高效。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