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墓葬發現了現代同款玻璃杯,是穿越者帶過去的嗎?

李秋橙


古墓裡面往往會挖出來很多我們不認識的東西,不知道古人是用來做什麼的,因為這些東西現在已經不再使用了。而我們之所以對這個杯子表示驚訝,很大程度上是在於它的外形和我們當下所用的玻璃杯形制差不多,我們感到很熟悉。其實這種心理不奇怪,我們關注的焦點總會是一堆物品裡面顯得不同的那個東西。



有人戲稱是穿越者帶過去的玻璃杯,是穿越的鐵證,其實只是開玩笑而已,不能當真的。它的材質是水晶還是什麼,是不是用來喝水的,這些我們這裡通通不去討論,只是想一想,一個杯子除了這樣的形狀,是不是還能做成別的樣子?


古代很多東西,不只只是物質的,還有一些習慣習俗等非物質的,都會慢慢選擇一種最適用的形式留存,這些才會作為精品來收藏或者陪葬,其他已經被淘汰的形制既不實用也不美觀的,當然就不會留存下來。不信的話想一想,“鼎”這種器皿是不是幾千年下來還是那幾種樣子?還有教學方式,老師講學生聽這種模式是不是幾千年下來也沒有實質性改變?這個杯子也是一樣,幾千年下來,我們發現做成杯子的形狀使用更方便一些,所以杯子的形制都差不了太多,就是那些青銅的杯形器皿,實質上也是杯子形狀。戰國時期的和現代的形制一樣其實一點也不奇怪,之所以被關注,只是上面說過的那種心理在起作用罷了。


待曉兒


一件穿越了2000多年的神器,一隻出土於杭州市半山鎮石塘村戰國墓的水晶杯震驚了世界,咱們下面先還原一下這件水晶杯的出土過程:

那是在1990的某一天,在杭州的半山鎮石塘村工農磚瓦廠,幾個工人和往常一樣在取土做磚坯,在挖土的過程中,突然鎬頭“當”的一聲,工人們發現在泥土中有一件樣貌非常奇怪的物件,雖然這些人不認識此物到底是做什麼用的,但他們知道,肯定可以拿到附近的文物市場上賣個好價錢,結果他們趁著其他人不注意的時候溜出了廠子,很快這件器物被一家古玩店老闆看上了,隨後變現了不少“銀兩”。正當這幾個工人喜滋滋的喝酒慶祝之時,公安人員卻找上了門,他們賣寶之事原來是被舉報了。

隨後,隨著他們的招供,考古隊和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很快的來到了出土地點進行勘察,就這樣,一處戰國的貴族墓葬被發現了,隨著考古的深入,從古墓的形制和規格上看,考古隊員推斷墓主人應是戰國時期杭州本地的行政長官,由於級別較高,其隨葬品也是琳琅滿目,不少珍貴的瓷編鐘,瑪瑙飾品,鎏金器物均有出土,當然最牛最匪夷所思的文物還是今天的主角“戰國水晶杯”,筆者曾經專程到杭州博物館探尋到了它,下面是實拍的照片。

很多人看了此物後,都不相信這是一件來自戰國的水晶杯,都以為他是現代的產品。其實筆者第一眼看到此物時,沒看文物標牌前也誤以為是宜家的水杯呢,當年這個水晶杯出土後,也確實被懷疑成盜墓者的遺留物,為了科學的鑑定它,將其送至北京科學研究所測定年代,最終被證實它是來自於2500年前的戰國,是由一整塊天然水晶製造而成,至於古人是如何打造出來的,至今還是一個謎團。


老豬的碎碎念


1990年10月杭州半山鎮在整個考古學家徹底出名了,這裡竟然出土了一個2000多年前戰國墓,而且裡面竟然有一隻玻璃杯,和現代的玻璃杯相差無幾。當時直接把這個杯子拿到了北京去鑑定。當時鑑定人員一看到就直接說出了:曠世國寶!幾個字。這不是玻璃杯嗎?還是國寶嗎?

其實這個根本不是玻璃杯,也不是項少龍帶過去的,這就是一個水晶杯,這個水晶杯被工作人員處理好之後,兩千多年了依然是晶瑩剔透,而且沒有損壞,外面也沒有任何的紋飾,就和現在一般的玻璃杯差不多。

一些工作人員經過鑑定也是發現了這是一個完整的水晶塊製作而成的,我們都知道水晶的硬度很高,但是很脆。其實關於水晶的考古發現在很久就有了,也是發現了在遠古時候人類就知道水晶這個東西的特殊性了,但是一直沒有加工,因為水晶太硬了。到了商周時期的時候,水晶加工手藝是慢慢的成熟了。

但是我們要知道這樣的一個杯子在我們現在來說是很常見,但是在古代水晶杯加工出一隻來可能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到現在考古人員都沒有給出明確的答覆古人是如何加工水晶的,因為古代沒有現在的那麼多工具和堅硬的材料來加工水晶。所以這個杯子肯定也不是用來喝水的,很可能是王室祭祀或者一些重大場合才會用到的。

這一切的謎題都還有待解開。但是這樣的工藝,讓我們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還有中國古代的工藝水平到底是達到了何等的高度。現在這個杯子被收藏在杭州博物館。


中國歷史研究所


一直以來,這款杯子和西漢末的王莽合成為“穿越界”的兩大鐵證。而王莽已經被證明是個空談搬照典籍的復古書生。同樣,這一點不得不承認,杯子不是穿越者帶過去的,我們必須承認我們老祖宗的智慧與手藝。



杯子有碎裂的痕跡,賣相大方簡潔,遠觀是純白色,似乎無異於普通玻璃杯。但走近一看,杯子略帶淡琥珀色,拋光處理過。材料不是硅酸鹽複鹽,是水晶。

水晶主要是二氧化硅,在歷史上也較為珍貴,別水玉,似水的一種玉,又有水碧、水精、石英、黎難、眼鏡石等多個稱呼。現有春秋的水晶瑪瑙串飾、東晉高悝夫婦墓出土水晶飾品、唐朝的《水晶八曲長杯》、北宋的《水晶項鍊》、南宋的《水晶獅形佩》、明朝的《水晶環》、清代的《水晶帶鏈花籃》等等水晶製品。

(春秋水晶瑪瑙串飾)

最早出現的記錄在1935年發現的周口店北京人遺址,出土的所有石製品當中,水晶所製成的佔百分之四點八。屈原也在他的《九章》裡寫道:

登崑崙兮食玉英,與天地兮同壽,與日月兮同光

所以杯子是水晶杯。穿越者不可能帶個這樣材質的杯子穿越吧?更有甚者,盜墓賊子也不可能隨身攜帶,然後遺留下吧?這隻能是戰國晚期時候的工匠製作而成的。


它的主人具體在是何人?杭州博物館館長杜正賢猜測說是楚滅越戰後,楚國遣派去的最高官員(或長官)。公元前306年,攻齊不成反攻楚的越國被楚懷王所滅,為安撫,故而遣派一個人去吳越之地。這款水晶杯就是他隨身所帶的。那時冰涼的水晶杯可止渴,能夠實用,又有某種信仰。所以,成了陪葬品。

至今,水晶杯的製成都是個問題。水晶硬度較高,摩氏硬度7(鋼鋸條6,金剛石是10,差不多比肩翡翠),怎麼鑽的孔?怎麼加工的斜壁(杯子上寬下窄)?怎麼對杯子內部進行的拋光處理?

等等,不得不說,古人的智慧是偉大的。


史小二記


2011年,河北省挖掘安祿山墓,就曾在盜洞中發現了一卷80年代的英語磁帶,盜墓賊在實施盜竊行為時,還在努力學習英語,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哪怕處於人生最低谷,也不要放棄學習,更不能放棄希望O(∩_∩)O對於盜墓賊丟三落四的毛病,估計考古工作者們在痛惜古物流失的同時也習以為常了吧。當然,摸金校尉們丟三落四,只是發現玻璃杯後人們的一種猜測,我們拉回主題。

玻璃杯,一般是用多種無機礦物(如石英砂、硼砂、硼酸、重晶石、碳酸鋇、石灰石、長石、純鹼等)為主要原料,另外加入少量輔助原料,經過600多度的高溫燒製而成。

而還有一種外觀上較為相像的材質就是水晶杯,本題所說的就是這個杯子,它是禁止出境參展的。

這隻水晶杯出土於戰國墓,在搶救性挖掘進行中,考古工作者們發現了反光物,繼而發現了一隻玻璃杯,疑似盜墓遺失物,但現場缺乏檢測條件,所以交由專家對實物進行考證。最終證實,這個杯子的材質為水晶,此水晶杯的既非穿越,也不是盜墓賊的遺失物,他是真正的古物。

上圖為,現代工藝兩種杯子的對比圖,大家稍作觀察就能判斷出真正的水晶杯。

我們可以看出,水晶杯相對玻璃杯來說,在顏色上更為飽滿,說的再簡單些就是看著就那麼漂亮,這個杯子的工藝高超至極,因為以其表面拋光的技術來說,現代工藝也很難達到

於技術而言,中國曾經出現過,有實物,但技術本身失傳的東西非常多,比如武則天賜予法門寺的金絲帕,專有的名字為,

法門寺簇金繡,其金絲的細度,超過現代日本工藝3倍多,超過中國現代工藝12倍左右。

西安出土的銅戟,其銅防鏽技術,到1950年,才由英法科學家合力研發出來。再比如大家耳熟能詳的越王勾踐劍,吹髮立斷,我就不再過多佔用篇幅了。所以不必過度迷信所謂現代工藝,讓古人做個電視機他是不行,但是古已有之的物件,現代工藝未必就行。

在大家驚歎古代工藝的同時,僅就這個水晶杯而言,他其實並不是個例,年代也說不上早,因為在周口店北京人的發現過程中,就有水晶製品的存在了......看來我們中國,從來就不缺乏工匠精神,文化更是博大精深。

注:所謂安祿山墓是一種預先假定性質的簡略稱呼,曲陽田莊大墓是安祿山墓的說法是沒有實證支持的,這個稱謂是根據河北省博研究員和綜合大多數學者、專家的考證意見,推測出來的,所以安祿山墓的說法,僅僅是一種觀點,並沒有被官方認定。


古今通史


這個戰國墓發現的現代同款玻璃杯名為“水晶杯”,現如今藏於浙江省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處,能藏放於此,肯定不會是穿越者帶去的,之所以有這樣的認知,主要是因為這個水晶杯實在太像現在的玻璃杯。

【圖為水晶杯:高15.4釐米,敞口,斜壁,圓底,圈足外撇】

1990年10月份,從杭州半山鎮石塘村工農磚瓦廠的一座戰國土墩墓裡,人們發現了這個水晶素光杯,當時考古人員挖掘一米多深後,突然發現裡面閃出一點晶瑩光芒,他們小心翼翼的清理。

這個水晶杯通體透亮、平素,也沒有任何紋飾,仔細看略帶了一點點淡琥珀色,最主要是開經過拋光處理,中底部有絮狀體,是水晶的自然結晶。

起初考古人員還驚訝,這難不成是現代盜墓賊帶進來的玻璃杯?直到被送往北京作鑑定時,考古學界的泰斗蘇秉琦先生讚歎“這是用整塊優質天然水晶製成的水晶杯,製作工藝和技藝都令人驚歎,絕對的國寶級別文物”。

自從這圖片流傳到網上,更多的網友始終不肯相信這是這的,有人開玩笑說“這不就是家裡喝牛奶的杯子嗎?”“超市裡買牛奶飲料都會送!”

從這裡延伸出一個問題,那就是戰國時期真的有水晶製品嗎?竟然能夠製造出如此工藝的水晶製品。

經過專家介紹,中國實用水晶的歷史已經非常悠久,中國本就是世界主要水晶產地,水晶的使用可以追溯到60萬年前的北京猿人,新石器時代的遺址和墓葬也頻繁出現水晶製品。

商朝之後,水晶製品的製作工藝也逐漸精細生動,春秋時期還有生肖雕刻,戰國時期,玉器的製造工藝既不,水晶的製作工藝也隨之提升,不過這次出土的水晶杯還是非常罕見的,因為在整個戰國出土的文物中,似乎沒有如此符合人體工程學的要求的,手感舒適,又方便實用。

其實除了這個水晶杯,戰國時期還有類似現在的刷牙杯,這些文物也有手柄,但是這些東西在當時應該不是用來喝水的,而是財富的象徵,現如今被列為中國64件禁止出國展出的文物之一。

時至今日,依然很少有人相信,他們始終認為這是近代盜墓賊盜墓時帶進去的,很多人都爭相前去杭州博物館觀看,慕名而來,也再次使得這個戰國水晶杯成了杭州博物館名氣最大的一件寶貝。


羽評郡主


“寶貝啊!國寶啊!”

這是考古泰斗蘇秉琦先生初見這隻“玻璃杯”時的讚歎。據赴京鑑定的工作人員回憶,當時蘇老曾手著這件國寶反覆察看了四十多分鐘,最終認定大家口中的“玻璃杯”實際上是戰國時代的文物。

問題中的文物,於1990年出土於浙江省杭州市半山鎮石塘村戰國墓。按照當時的考古發掘和文物鑑定水平,工作人員對這件戰國墓中所出的杯子,著實充滿了各種疑惑。由於杯子的造型、透明度幾乎儼然與現代玻璃杯如出一轍,故而覺得可能是底層擾動或是盜墓者遺留下的物品,並不敢斷言其為戰國文物。

然而,就現場發掘情況來看,墓葬又沒有發現明顯的盜擾痕跡。因此,考古隊在將信將疑之中,派人赴京請專家鑑定。1990年秋,時年三十歲的杜正賢,帶著杯子與考古隊的種種疑惑和期許,登上了發往北京的綠皮車。

沒想到,當蘇秉琦先生見到這件文物後,竟然也極為吃驚,故而連連感嘆,稱其為“國寶!”“寶貝!”憑藉著多年的考古發掘與文物鑑定經驗,結合墓葬發掘情況,蘇老最終認定,這件水杯就是戰國時代的文物。

有了蘇秉琦先生的鑑定意見之後,研究人員又再次對文物進行了實驗檢測,最終認定,杯子的材質實際上是天然水晶,而絕非是玻璃。如此一來,考古人員得以肯定,這件出土於杭州戰國墓葬的水晶杯,竟然是我們先人在兩千多年前所製造的。

然而,由於整個水晶杯的造型、款式與透明度,同現代玻璃杯極為相似,還是令不少人覺得十分驚奇。近年來,隨著網絡熱詞的不斷出現,開始有人用“穿越”一詞來形容這件國寶,戲稱其為穿越者帶到戰國的。

不言而喻,穿越固然是不存在的。那麼,這件水晶杯又是如何加工的呢?

根據專家們的研究和推測,杯子應該是用一塊大型的水晶,經切割、打磨和拋光加工等多道工序後,才製成的。水晶杯通高15.4釐米,敞口平唇,杯壁斜直,略呈喇叭狀,圓底,圈足外撇。杯體光滑透明,沒有紋飾,略成琥珀色,表明經過了精細的拋光處理,看起來如同玻璃杯一般。

這件戰國水晶杯反映出戰國時極為先進的技巧與工藝水平,因而被評為國家一級文物,原藏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現藏杭州歷史博物館,為該館的鎮館之寶。2002年時,水晶杯又被列入禁止出國(境)展覽的文物名單,成為名副其實的國之瑰寶。


史海爛柯人


1990年,考古人員在杭州半山鎮石塘村戰國墓葬中發現了這隻“玻璃杯”,杯子高15.4釐米,杯口直徑7.8釐米,杯底直徑5.4釐米,現藏於杭州博物館。<strong>

1990年10月,石塘村磚瓦廠的工人在當地取土燒磚時,發現了一個直徑不到一米的洞口。工人向廠領導彙報了情況,磚廠工作人員又向當地政府上報,幾經周折,當地文物部門得知了這個情況,於是派工作人員到磚廠考察。經過考察研究,這個洞口是一座戰國晚期墓葬口。

半山鎮周圍發現過很多秦漢時期的墓葬,為此,專家推測這個“磚廠墓葬”應該不是一座獨立的墓葬,很有可能周圍存在戰國時期的墓葬群,於是考古人員以“磚廠墓葬”為中心,對周邊展開了大面積的考古挖掘工作。

在對這座“磚廠墓葬”考古挖掘時,挖掘到地下一米左右的時候,考古人員發現泥土中有一個亮晶晶的東西,經過半小時的清理,這個“玻璃杯”完整的呈現在世人面前。日後,這座“磚廠墓葬”命名為“杭州市半山鎮石塘村戰國一號墓”。

出土的這隻“玻璃杯”明顯是現代產物。不管從材料質地,做工精細程度,還是外形審美的角度,都和戰國時期不沾邊,起碼在此之前沒有發現過此類的戰國文物。

於是,外界對此事傳出了很多版本的流言。其中的一個版本就是墓主人是現代人穿越到戰國時期的說法。墓主人為了向世人證明穿越是真實存在的,就帶了一隻現代的玻璃杯穿越到戰國時期。墓主人在戰國臨終前,吩咐 後人把這隻玻璃杯當做陪葬品埋在自己的墓內。如果後世有人發現自己的墓葬,就可以向全世界證明人類是可以實現時光倒流的。這種說法顯然是 沒有說服力的,畢竟,更多的人相信“穿越”這種事只會發生在科幻小說裡。

還有一個版本是“盜墓遺留說”。大體內容如下:盜墓者普遍用的手法是,先在地面向下打一個直徑10釐米左右的小洞,這個小洞在地下的深度不能貫穿墓室,但也不能距離墓室太遠(技術含量很高),然後,把特製的炸藥填滿這個小洞,引爆炸藥後,這個小洞就變成了可以容納一個成年人通過的“盜洞”。(電視劇《墓道》中把這個過程演繹的非常詳細)。

但是盜墓者在盜掘“磚廠墓葬”時失手了,從地面向墓室打小洞時,不慎把小洞貫穿了墓室,驚慌失措下隨身攜帶的玻璃杯順著小洞滑落進墓室。雖然盜墓失敗,但是玻璃杯卻成功的留在了墓室內。

這種說法一度得到過很多人的認可,畢竟聽著還算靠譜。但是仔細推敲還是站不住腳。盜墓者在盜墓時有帶礦泉水的,有帶軍用水壺或便攜水壺的,有哪個盜墓者帶著玻璃杯喝水?在伸手不見五指的地下工作,難道渴的時候還有心情把水倒在玻璃杯裡再喝?

考古人員對這隻“戰國玻璃杯”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最終給出了明確的答案:這只不是玻璃杯,而是水晶杯,距今已有至少兩千年的歷史。此結論一出,在當時世界考古界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在此之前,沒有任何出土文物能證明戰國時期的水晶杯製作工藝能達到這樣的高度。這隻水晶杯是用一整塊水晶打磨而成,在戰國時期,這樣的弧面打磨和拋光技術是不多見的。這隻水晶杯證明了戰國在同時期玉器打磨和水晶製作領域已經領先世界。

這支水晶杯的個頭在早期水晶器皿中是最大的,不管是在原材料還是製作工藝上,這隻戰國水晶杯都是當時世界上出類拔萃的“寶貝”。更讓人驚歎的是這隻水晶杯的外形非常符合現代的審美觀,這也許只是歷史的一種巧合,或是歷史進程的必然吧!

2002年1月18日, 這隻戰國水晶杯被國家文物局列入《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成為中國的頂級國寶之一。

所以,戰國墓葬中出土的這隻“現代同款玻璃杯”並不是穿越者帶過去的,而是中國古代工匠們精幹製作工藝的結晶。


無筆史官


戰國墓葬發現了現代同款玻璃杯,是穿越者帶過去的嗎?

  • 首先,在戰國墓葬裡,發現的現代同款玻璃杯,有可能真的是一個現代玻璃杯。

當然,這並不是代表著出現了什麼穿越者,這極有可能是一個盜墓賊,在盜墓的過程中,不小心遺失的真正的現代玻璃杯。

這個是有先例的,比如說在墓葬中,發現的所謂的現代英語磁帶,雖然人們很希望他是穿越者留下的證據,但是很抱歉,這就是盜墓賊留下的作案證據。

  • 排除了穿越者所攜帶的現代物品,還有一種可能,就是這是一隻水晶杯。

在我國古代,人們很早就發現了水晶,並稱之為“水精”、“水玉”、“白附”、“玉晶”等。當然了,雖然叫法不同,毫無疑問,它們都是統一物品“古水晶”。清朝之前發現並使用的水晶,都稱之為“古水晶”。

在沒有文字記載的石器時代,“北京人”就已經發現了水晶,並將水晶做成了器具,並且現存考古發現的,時尚的“水晶玦”,可見,“北京人”也是愛美的。

如果是真的參加考古的朋友,在墓葬中發現了形似現代玻璃杯的古代陪葬品,可千萬不要當成真的玻璃杯扔掉了,因為這可能是一隻,價值連城的“戰國水晶杯”。

  • 1990年,我國杭州市,在一個戰國時期的墓葬裡,考古人員就發現了,一隻與現代玻璃杯,極為相似的,戰國年代的水晶杯。


雖然經過清洗,但是,這隻“戰國水晶杯”與現代的玻璃杯相比,還是有很多缺點。看起來就像,沒有洗乾淨的玻璃杯。但是,它真的是一隻價值連城的水晶杯。

首先,一個極為巨大、極為珍貴的水晶原礦,已經非常的難得。再加上,用古代的技術,打磨成現在的玻璃杯的樣式,難度可想而知。最關鍵的是,這隻水晶杯,還被打造成了現代玻璃杯的樣式,可見古人的審美觀,與現代人的審美觀,還是有極大的關聯的

  • 當然大家,也可以想象,這是一個穿越者,因為懷念現代社會,刻意打造出來的水晶的“玻璃杯”。

甚至於,非常珍貴的、美麗的水晶,在李時珍的眼裡,成為了《本草綱目》中的一味藥材。

不止是我國,在外國也有很多美麗的水晶,得到了古人的利用。

  • 極為著名的,瑪雅人水晶頭骨,在缺乏審美的我看來,這真的只是一個玻璃製品。但是,在古代,古人們能夠利用當時的技術,打造出這樣的難以想象的水晶物品,真的是一個奇蹟。

我是春秋百曉生,和大家共同分享不一樣的歷史人物。想了解歷史人物,學習歷史知識的可以關注我,感謝大家支持。


歷史公元


首先,杭州戰國墓出土的是一件水晶杯,不是玻璃杯。懷疑這件水晶杯是穿越者帶過去的,無非有幾種理由:一是認為戰國時期雕刻能力不夠高,人們製作不了這麼漂亮的水晶杯;二是認為這個杯子與現代的杯子造型相似,戰國時期人們的審美不應該與現代相近。其實,這件水晶杯確實是戰國的,理由如下:

上圖為杭州市半山鎮石塘村出土

一是戰國時期具備雕刻這件水晶杯的能力。水晶在古代屬於玉石的一種,早在新石時期人們就已經開始製作水晶飾品了。殷墟婦好墓出土過一件綠水晶箍形器,說明至晚到商代,水晶雕刻已經具備製作筒型器物的能力。春秋時期墓葬中經常可以看到大量精美的水晶器物,雕刻水平一點也不是這件水晶杯遜色。漢代墓葬中出土過雕琢精美的立體圓雕水晶動物。這些,足以說明戰國時期已經具備雕刻這件水晶杯的能力。

上圖為殷墟婦好墓出土的綠水晶箍形器

上圖為山東臨淄郎家莊出土的春秋水晶瑪瑙串飾

上圖為山東臨沂吳白莊出土的漢朝水晶神獸

二是戰國時期具備製作這樣水晶杯的審美需求。戰漢時期玉杯造型樣式較多,已經發現過多件與這水晶杯比較接近的玉杯。比如西安秦阿房宮遺址出土一件戰國玉高足杯,與此比較接近。西漢初期的南越王墓出土一件銅承盤高足玉杯,與阿房宮出土的玉杯相近但又不相同,說明戰國時期的確有與這件水晶杯相似的器型,並且造型與紋飾並不固定。

秦阿房宮遺址出土的戰國高足玉杯

西漢南越王墓出土的銅承盤高足玉杯

三是這件水晶杯為後世盜墓者遺留的可能性很小。這件水晶杯在古代無疑十分珍貴,並且容量小、不能防灰、裝水容易撒,盜墓挖土帶著它並不實用,所以從情理上推測盜墓者帶著它的可能性很小。另外,考古工作對盜洞、土層差異等有一套專業的知識,能夠排除它為後世盜葬遺留物的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