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山预帖》自然畅达,可谓字字玑珠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黔安居士,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修水县杭口乡双井村)人,生于宋仁宗庆历五年(公元一O四五年),卒于宋仁宗崇宁四年(公元一一O五年)。幼聪敏过人,读书五行俱下,数过亦成诵。宋英宗治平四年(公元一O六七年)登进士第,苏轼见其诗文,以为超轶绝尘,独立万物之表,由是声名日震,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并游苏门,被称为“苏门四学士”。历任校书郎、《神宗实录》检讨、集贤校理、著作郎、起居舍人、秘书丞、国史编修,出知宣州、鄂州,后贬涪州别驾黔州安置,晚年复官宣德郎,改奉议郎,以吏部员外郎名,辞不行,不久即被羁管宜州,两年后死在宜州。

黄庭坚《山预帖》自然畅达,可谓字字玑珠

黄庭坚的一生,多半处于因厄之境,由于他为人正直,不苟附进,能比较客观地批评时政,并与苏轼交谊甚深,始终不谕,以致在苏轼被贬时,也被连遭贬。他在被谪黔南时,生活十分艰苦,“蓬藿拄宇,胜鼯同径”,后被羁管宜州(今广西宜山)困厄更甚,至有“我虽贫至骨,犹胜杜陵老,忆昔上岳阳,一饭从人讨”的诗句。政治上的打击,生活上的困苦,并没有能抑制黄庭坚在艺术上的创造,正是在被谪四川入峡时,他看到“长年盪浆,群丁拔棹”,草书大进,并于蜀中石扬休家见到《怀素自叙帖》,手临数过,悟得藏真(怀素号)笔法三昧,俗气尽脱。黄庭坚论书,以为“楷法欲如快马入阵,草法欲左规右矩”。正是这一时期,黄庭坚创作出了《李白忆旧游诗卷》《刘禹锡竹枝词》卷》《苏轼《黄州塞食诗〉卷跋》、《草书千字文》、《伏波桐诗帖》、《松风阁诗》《范滂传》等光耀书坛的名作。

黄庭坚《山预帖》自然畅达,可谓字字玑珠

黄庭坚书《山预帖》,即这时期的书法精品。此帖作于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公元一一O一年),黄庭坚时年五十七岁。这一年黄庭坚复奉议郎,由戎州沿江至荆南,收到张中叔四个月前寄来的山预,其山预已“萌芽森然,有盈尺者,意皆可弃,小儿请试煮食之,乃大好,盖与发芽小豆同法”。于此可见其生活困苦艰难之状。黄庭坚格物致知,由此触发议论,“物理不可尽如此。今之论人材(才)者,用其所知,而轻弃人,可胜叹哉!”联系其宦途沉浮,长期遭受贬谪,虽满腹才学,终难为用的现实,不能不令人哀叹。

黄庭坚《山预帖》自然畅达,可谓字字玑珠

黄庭坚此帖,共六行八十四字,可谓字字玑珠。从书法风格上看,这是典型的、成熟的“黄体”种由黄庭坚自己创造并加以完善了的辐射式新书体,结体均取斜势,中宫紧收,长横、长撤尽力向右下方伸展,却收放有度,长笔短线,辑让自然;用笔如长枪大戟,极尽提按顿挫之能事,其瘦劲处即遒润可观;在章法上,行气一贯直下,其间以长横分割空白,调节节奏,字形的大小、长阔,似精心安排,更象是顺手拈来,随机所出,显示出晚年作书的那种醇熟精到得心应手、志气和平自然畅达的高超境界。

黄庭坚《山预帖》自然畅达,可谓字字玑珠

黄庭坚不仅书法成就卓著,为宋四家之,且工于文,其词有瑰伟之文,绝妙当世,尤长于诗,与苏轼齐名,并称“苏黄”,并以他为首,开创了江西诗派,对宋代诗坛和后世都产生了很大影响。黄庭坚的书与诗是相辅相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