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镇区—沙溪

「前言」

城市(中山)的味道绝对不局限于市区的繁华喧嚣而在于其间的一座小镇,坐落的某个村庄。在中山将近一年半的时间,石岐区是最多待的,其他去的最多的无外乎利和,兴中等广场。在市区中你体验到的中山很少有其独特魅力,繁华千篇一律,但每一个地区的农村文化,建筑风格却是迥然不同的。这次我选择沙溪作为出发点开始我对中山的一次游历探索...

「沙溪」

沙溪镇隶属广东省中山市,古称隆都,紧邻中山市城区西部,东与石岐城区接壤,西南邻大涌镇,西接横栏镇,北连东升镇坦背、西区沙朗,南与南区隔岐江河与,中山二、三桥相交通。辖区内设有15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分别是:汇源社区、康乐村、龙山村、龙瑞村、云汉村、乐群村、龙头环村、圣狮村、象角村、沙溪村、虎逊村、濠涌村、涌头村、中兴村、涌边村、港园村。

「龙瑞村」

探花及第坊建于清代同治元年(1862年)。其为四柱三间三楼牌坊,用花岗石雕凿构筑。楼为歇山顶,三楼顶均用石雕斗拱承托。古为刘其昌而立,隆都(今沙溪镇)龙瑞村人。同治元年(1862年)壬戌科第三十二名武进士,殿试一甲第三探花及第,二等侍卫。

中山镇区—沙溪

在探花及第坊附近还有几处古迹可寻:

Ⅰ.溪角乡古塔:据《中山市文物志》载:原塔始建于明代,整塔高度约11米,实心体,不可登人。塔体共五层,包括地面塔基、三层塔身和串双球形塔顶组成。由于年久失修,又遭人为破坏,古塔于九十年代破败不堪。今天古塔,是1994年由龙瑞村民集资在原塔之址上重修而成。

Ⅱ.文昌宫

Ⅲ.刘氏宗祠:始建于清朝初期,为沙溪刘氏一族的祠堂。主要由秉繁刘公祠、刘氏宗祠、潜庵刘公祠和武帝庙四部分建筑组成,外墙均为蚝壳墙。

Ⅳ.民国建筑:在村文化活动中心附近坐落着好几栋民国华侨建筑,各有风格,其为中山市不可移动文物。

中山镇区—沙溪

中山镇区—沙溪

中山镇区—沙溪

「圣狮村」

圣狮期颐偕老牌坊:建于清代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为四柱三间通天式牌坊,用花岗石雕凿构筑。其因村中两位老人逾百岁而光绪帝御赐立两座百岁牌坊——“期颐偕老”牌坊和“升平人瑞”牌坊。

中山镇区—沙溪

圣狮村里的海傍街、圣狮正街、陂下街、黄泥氹街都还是传统的石板路。百年的变迁并没有磨灭历史在村庄中的痕迹,可能就在一个不留心的瞬间你就会碰见墙角的风景。

Ⅰ.圣狮阮家旧宅:沿期颐偕老牌坊弄往里走便会被这一民国建筑吸引,其造型类于西洋式建筑,独树一格。(虽为中山市不可移动文物可是保护依旧欠佳,毛竹无序的叠放于旧宅门口,附近建筑垃圾随意堆放,与旧宅本身格格不入。)由于视角问题拍摄不佳则无图。

中山镇区—沙溪

中山镇区—沙溪

中山镇区—沙溪

「结束语」

沙溪最大遗憾就是没有找到一家当地特色的老店来试试沙溪美食。以此列举:

Ⅰ.沙溪扣肉

Ⅱ.冰花菱角仔

Ⅲ.鸡丝蚬肉粥

Ⅳ.栾(luán)樨(xī)饼

Ⅴ.沙溪大煎堆

Ⅵ.三稔包

Ⅶ.金吒(中山粉果)

中山公交出行十分方便,推荐“车来了”APP软件,其可以实时定位当前最近公交站台以及公交到达本站的时刻表(包括剩余公里数及时间)。这个对于日常出行真的真的很方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