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歸效應、迴歸平均值效應、我早就知道效應、高於均數、稟賦效應

1、 迴歸效應:

迴歸效應無處不在,很多可以說明這一效應的誤導性因果事件同樣司空見慣。有一個經典的例子,那就是“體育畫報的詛咒”,凡是登上《體育畫報》(Sports Illustrated)這本雜誌封面的運動員都會在接下來的賽季中表現欠佳。一般來說,人們會認為過度自信以及人們對其期望過高的壓力造成了這些人表現不佳。不過,這個詛咒可以用更簡單的方式來解釋:能夠成為《體育畫報》封面人物的運動員在前一賽季一定表現極為出色,也許這種出色的表現在很大程度上源於運氣,運氣是善變的,接下來他就沒那麼走運了。

迴歸效應、迴歸平均值效應、我早就知道效應、高於均數、稟賦效應

2、 迴歸平均值效應:

誰會期待這樣一種相關性是絕對的呢?那就沒有什麼好解釋的了。不過,你認為有趣的觀點和你認為毫無意義的觀點又是等值的。如果夫妻二人智商之間的相關性並不是絕對的(如果男人和女人在平均智商上沒有差異),那麼從數學上來講,高智商女人嫁給那些不如她們智商高的男人是順理成章的(反之也成立)。對於這一現象,用迴歸平均值效應來解釋要比用並不絕對的相關性來解釋更通俗,也更有說服力。

3、 “我早就知道”效應

實驗人員選了一個尚無定論的話題,比如說死刑,之後他們仔細測試了受試者的態度。接下來,受試者們會看見或聽見一則頗具說服力的信息,這則信息對所選話題持或贊同或否定的態度。然後實驗人員再次測試受試者的態度,受試者往往傾向於他們看到或聽到的那個觀點。最後,受試者要說出自己在實驗前的觀點。這項任務也許很難。受試者被問到之前的觀點時,說的往往就是現在的觀點,這便體現了替代理論,而且很多人都無法相信他們之前的觀點與現在的不同。你無法重構過去的想法,這種情況會不可避免地導致你低估自己受往事影響的程度。巴魯克。費斯科霍夫率先揭示了“我早就知道”效應,或者說“後見之明”現象,當時他還在耶路撒冷讀書。在尼克松1972年訪問中國和蘇聯之前,費斯科霍夫和魯斯。貝斯(我們的另一名學生)作了一項調查。

迴歸效應、迴歸平均值效應、我早就知道效應、高於均數、稟賦效應

4、 高於均數效應:

請考慮下面兩個問題:

你是一個好司機嗎?

你是一個高於平均水平的司機嗎?

第一個問題很簡單,人們很快就可作答,且多數司機都會答“是”。第二個問題要難很多,大多數受試者幾乎都不可能謹慎而又正確地作答,因為這需要對司機的平均水平進行評估。讀到這裡,對於人們會用簡單答案回答難題這一觀點你已有所瞭解。雖然受試者將自己的水平與平均水平進行比較,卻從未考慮過平均水平究竟是什麼水平。對高於均數效應的認知解釋有一項證據,即當人們被要求完成一項困難的任務時(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這個任務可能是“你發起與陌生人交談的技巧高於平均水平嗎”),他們會不假思索地將自己劃在平均水平以下。結果,只要表現還說得過去,人們就總是喜歡錶現得過於樂觀。

5、 稟賦效應:

理查德·泰勒發現了很多稟賦效應的例子,那些沒有用做定期交易的商品尤其會出現這一效應。你很容易就可以想象自己處於一個類似的情景中。假設你手裡有一張票已售罄的演唱會門票,這是一個著名樂隊的演唱會。這張票你是以200美元的價格買下的,而你又是個狂熱的粉絲,即便是以500美元買下這張票,你也願意。後來你從互聯網上看到有更有錢或更狂熱的粉絲願意花3000美元買下門票。你現在手裡有票,你願意賣嗎?如果像票已售罄的各種重大活動中的大多數觀眾一樣,你就不會賣。你的最低賣價也要在3000美元之上,而你的最高買價只是500美元。這就是稟賦效應的一個例子,而一個堅信標準經濟理論的人則會對此感到迷惑。泰勒當時正在尋求一種解釋來破解這類難題。

迴歸效應、迴歸平均值效應、我早就知道效應、高於均數、稟賦效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