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教的“得寸進尺”效應

假設你加入某個邪教的第一天,邪教主對你的第一個要求,就是讓你“放棄對肉身的執著”,或是下令“這個情要是不斷,你就修煉不了”,你會不會毫不遲疑地答應?

我想十有八九,你是會抗拒的,甚至會懟回去。但事實上,大多數“法口輪口功”痴迷人員都認同了上述兩點,特別是在“去情”上,做得非常徹底。

這是為什麼呢?

我們先來看一個實驗: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弗裡得曼,讓助手去訪問一些家庭主婦,請求被訪問者答應將一個帶有公益內容的小招牌掛在窗戶上,她們答應了。過了半個月,助手再次登門,要求將一個帶有另外公益內容的大招牌放在庭院內,這個牌子不僅大,而且很不美觀,這取得了55%的人同意。同時,實驗者也向以前沒有放過小招牌的家庭主婦提出同樣的要求,結果同意的人只有不到17%,兩者相差3倍有餘。

邪教的“得寸進尺”效應


對於這種現象,弗裡得曼解釋道:這些家庭主婦同意將小招牌掛在自家窗戶上,意味著對公益事業做出了支持和承諾。而人的心理總是願意把自己調整成前後一貫、首尾一致的形象,即使別人的要求有些過分,為了維護印象的一貫性,人們也會繼續下去。所以當被要求將一個帶有另外公益內容的大招牌放在庭院內的時候,雖然感到為難,但因為之前已經接受了一個簡單的要求,故這些婦女同意的比例就高出很多。這在心理學上,就叫“得寸進尺效應”。

“得寸進尺效應”的存在已經為很多試驗所證明。加拿大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在直接提出要求的情況下,有46%的多倫多居民願意為癌症學會捐款。但若分為兩步走,第一天先請人們佩戴活動的紀念章,第二天再請求其捐款,結果自願捐款的人幾乎增加一倍。

現在我們再回過頭來看邪教現象,就會豁然開朗。無論哪個邪教,它都不會從一開始就提出突兀或過分的要求,而是循序漸進,用類似溫水煮青蛙的方式慢慢進行侵蝕。

比如“法口輪口功”,李洪志起先只是讓痴迷人員“練功”“學法”,“實修兩年圓滿”,目標明確,方法簡單,途徑單一,令人感覺十分輕鬆,接受得也就十分爽快。接著慢慢地,任務升級,比如冒出了個“三件事”,不但要“學法”,還得“講真相”“發正念”;又如比“圓滿”條件變苛刻,從“十年圓滿”“二十年圓滿”一直躥到“眾生圓滿”;還多出了五花八門的“項目”,痴迷人員又要上街為“神韻”推票,又要去龍泉寺當“義工”。可以說,“法口輪口功”痴迷人員成了天底下最忙最累的人。

但由於任務是一點一滴累積而來的,難度是一層一級遞增上來的,他們會一次次地想:既然前面的要求我都做到了,既然我已經做出承諾了,就應該善始善終,再苦再難也要堅持下去。以至於到了後期,就算讓他們賣掉房子作“奉獻”,或獻出生命當祭品,在維護自己“忠誠”“虔誠”形象的前提下,根本想不到拒絕。

深刻理解邪教“得寸進尺效應”的意義,在於提醒每個人都嚴格設置防線,面對疑似邪教的組織,哪怕只是聽一次講座、拍一張合影這樣的小小要求,也不要答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