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子祖師爺(20):中間商騙貨,這不是故事中最可怕的

生活中你我總有上當受騙的經歷,明代張應俞寫了一本好玩的書《騙經》,收錄了很多騙術故事,讀完會發現,這些騙術套路至今仍在上演。今天的故事說

經商找中間商務必注意。

騙子祖師爺(20):中間商騙貨,這不是故事中最可怕的

張霸,四川人。為人比較細心謹慎,身體強壯力氣大。一日,買了百餘擔蠟,運去福建建寧府丘店這個地方寄賣。找的這個經紀人家裡已經窮得不剩下什麼了,表面看上去很有錢,不過欠了之前的客商很多貨款。張霸的蠟一到,那些之前被欠款客商就找人編了個名字來借蠟,約定以後還錢。

幾日後,張霸住在那邊遊玩,看到他的蠟在各個鋪子都有,想辦法問起店主姓名,都和賬面上記錄的不同,張霸心想,肯定是出了問題,於是回店裡詢問經紀人:“你騙我的蠟去還前面的賬款,要將實際賬目一一報給我,如果說少了半個,我打死你。”這個經紀人啞口不做聲,張霸上來就打,好像老鷹抓小雞,又好像踢足球一樣把經紀人打了一頓。

騙子祖師爺(20):中間商騙貨,這不是故事中最可怕的

經紀人連忙求饒,說道:“你真是神人啊。這批蠟真的是被拿去抵前面的貨款和做家用去了,還有什麼辦法能問各店重新取回來?”張霸說:“你將還給人的和各店買去的,都記到賬上,一口咬定他們是借去的,都沒有給錢。我拿著賬本去告官,你站出來作證,怕他們這些店鋪不還我?”經紀人聽話照做,一一寫成發貨帳。

張霸立刻去寫狀子告到官府那裡,署印梅爺看了狀子,扔到地上,不予通過。張霸因為損失太大,眼淚都掉了下來,再三哀求,梅爺看著實在可憐,於是準了。先喊差人去各個店鋪查看蠟的情況。張霸賄賂了那些公差,公差回來說:“那些店鋪果然有張霸印號的蠟。”梅爺說:“哪裡有借別人的蠟卻敢不給錢的?”立即出具逮捕證明將人抓回來審。

騙子祖師爺(20):中間商騙貨,這不是故事中最可怕的

各個店主在外面商量統一口徑:“我們店鋪買張先生的蠟,都已經給了錢,經紀人已經收了。之後經紀人又用蠟還給我的部分,是經紀人理應得到的抽成,怎麼現在又來告?我們來湊些錢,走動走動一下關係,先去講明這樣這樣,然後對薄公堂審議。”湊完錢,湊了壹佰兩,拿給梅爺的長輩。

梅爺是個剛正的官員,不聽那套說辭,馬上把他們抓過來審理。裡邊有個姓江的老闆,是個打慣官司的人,先仗著“道理”說:“蠟是這個經紀人賣給我的,這是公平交易,張霸要重新拿回去根本沒有道理。即使錢沒有全部交付,也是經紀人拿去了,和我有什麼關係?”

經紀人說:“蠟不是賣他的。是我先欠了這些店鋪的舊賬,張霸的蠟一到,他們詐稱是來借貨的,幾天後就還銀。等到蠟到手了,就說已經用來抵前面的賬款了,不是我想吞張霸的錢銀。”梅爺說道:“經紀人欠債,需要問他自己拿,怎麼可以佔有客商的貨物來還他的債?你們一眾人等,將錢還給張霸,免了你們的罪過!”

騙子祖師爺(20):中間商騙貨,這不是故事中最可怕的

江姓老闆自恃已經給過錢了,再三辯論,說這是明明白白的交易,沒有佔貨還債的事。梅爺被搞得惱怒了,責令將江姓老闆打了十個板子;江姓老闆還在辯駁,又被責打了二十個板子。之後大家都怕了,都說願意賠錢免罪。最後以江姓老闆被監禁,其他人寫了保證,還清蠟的貨款,限三日,還不完繼續追責。三日內果然追完銀兩,張霸領了銀兩,發自內心感謝梅爺恩情,來到堂下,叩拜而去。

騙子祖師爺(20):中間商騙貨,這不是故事中最可怕的

原作者評論:外出行商,自己一個人孤零零,去到沒有親戚朋友的地方,全都依靠當地經紀人為信息來源。如果遇到的經紀公正,則貨物的銷售就有保證。貨物一旦給了奸猾的經紀,貨物虧損是必定的。所以選擇經紀人,是經商裡很重要的事,不可以不慎重。

如果那個人言談直率,那麼他是個公正的人。如果第一次見面的時候,上下估看,才說一點點小信息的人,他的心中有多狡猾想想也可以知道。如果就在價格那裡說來說去,但是沒有深入說其他,應對又遲緩,心裡必定想欺詐。如果房子精緻,過度誇張花俏,多數是表面奢華的人,實際上沒有什麼財富積聚。假使衣服邋里邋遢,人看著比較猥瑣,肩聳、目光躲閃,穿巾戴帽不分寒暑,這些都是貧寒的人。如果奇裝異扮,服色不倫不類,一定不是實實在在做事的人,可定沒有什麼錢財。如果衣服普通,只穿普通服裝,這樣的人老實本分,不可以認為他窮。做商人的如果知道這些看人的規則,又怎麼會像張霸一樣,被經紀騙了?如果不像剛正的梅爺,接受關係走動,幾乎空手回家了。所以記錄下這個故事,給當商人的人看看。當貨物發過去之前,細細審查經紀人,貨物銷售和回款才能得到保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