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一本补录没满,只因二本院校太优秀,怎么看?

孙美斯


菜鸟来谈谈吧,欢迎大家关注菜鸟!*^O^*


题主问的这个问题,其实还挺像菜鸟读高中时老师常说的一句话:“宁可去二本大学的好专业,不去一本大学的弱专业”。这是菜鸟读书时,老师们常说的一句话。现在想来,大家的心态可能和老师说的那个情况是比较相似的。

一、选名校还是选专业

这个确实是大家都比较关心的问题。如果是以前,菜鸟可能更倾向于选择专业。可是现在,菜鸟更倾向于选择名校。菜鸟说的名校就是985或者是211高校。也就是现在的“双一流”高校。如果在这些学校和专业里面选择,那菜鸟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名校,哪怕是选择一个最烂的专业,菜鸟也要去名校。现在好多招聘单位,先看的就是你的学校,随后才看专业。菜鸟在这方面吃了很多亏,所以可能会比较执着一些。

二、选一本还是二本

如果这个一本大学是“双非”高校,如果报考这所高校不太好的专业,还不如报个很好的二本高校的王牌专业,这样出来就业可能会有保障。好多同学都是这样的情况,自己的高考分数刚好超了一本分数线不多,也就是十几分的样子吧。如果报个一本大学那肯定没问题,但王牌专业肯定是报不了,但报这个一本大学的弱势专业,冷门专业可能会考上。这样的情况一旦发生,就出现了题主所说的情况。与其报一本大学的冷门专业,或者是弱势学科,还不如报一个二本大学的优势学科,或者是王牌专业。这样出来的就业可能会有保障。

说真的,题主说的这种情况确实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菜鸟觉得也问的特别好,因为大家都比较关心这个问题。而且广东省的一些二本大学的实力也是非常强的。关键是资金比较雄厚,他们的王牌专业那绝对是资金扶持的重点户,所以人才肯定是不缺的。因为是自家的门面,他们的优势学科肯定会有很多人才。才导致像题主所说的那种情况发生,这也是无可厚非的。


菜鸟大师兄


根据广东省教育考试院的信息,参与一本补录的,省内的如广东海洋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东莞理工学院(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广东医科大学等院校,省外的如哈尔滨理工大学、南华大学、长春理工大学、湖南工业大学、南华大学、四川大学、黑龙江大学等院校。其中不乏有一些知名高校,有的是办学历史悠久的重点院校,有些院校在一些特色专业方面实力雄厚、就业前景看好,有些是省内高校利用自身优势引进国外著名高校合作举办的优势专业。

在完成了本一批第一次的征集志愿之后,仍有部分院校招生计划有缺额,如中北大学、内蒙古大学、沈阳工业大学、长春理工大学、黑龙江大学、东北石油大学、广东海洋大学、西安理工大学、河南大学(中外合作)。显然这些院校虽然位列一本招生,但是在大部分广东人眼中,这些院校实力一般,更重要的是地域太偏,专业特色并不明显,选择专业的余地也不大。而纵观在二本中招生的院校,不乏占据地域优势的行业黄埔,比如上海立信、首经贸、南京审计、中国民航、西安外国语、广东财经、山东财经等。一本成绩去这些二本院校专业选择余地也大。两者比较下,结果显而易见。

透过这样一个现象,我们会发现其实志愿填报需要考量的因素特别多,而且地域不同,对于这些因素的侧重点也不一样。

比如院校因素,去不了所谓的985、211该如何权衡呢?到底是走一本的院校,还是走二本中的好专业?通过上面的案例,我们发现,现在的考生家长已经不再盲目“死磕”一批次院校了,这是对的,之所以会有一批二批的划分,也是为了高校招生便利,其中也有一些政策因素考量。并不意味着一本院校一定好过二本院校。目前大部分省份所进行的批次合并就是要打消这种人为的批次划分,打破人为的院校三六九等划分,这样更有利于院校长远发展。

比如地区因素。地区是现在越来越多的考生和家长所看重的一个因素。而且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对于高校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在一本中“淘”不到好院校的情况下,依据地区选择院校也是不错的。我们可以看到,广东地区出现本一批次二次征集志愿,地区因素就是最大的影响因素。

比如专业因素,专业越来越被很多考生家长看重,如果成绩比较尴尬的,比如像一本边缘的话,淘不到好院校,我就选二本好专业,也是很多人的报考思路。

所以综上分析,出现问题中的现象,并不奇怪。(作者:圣达信梁挺福)


高考专家梁挺福


我来说说我吧,本人高考一本线上高5分,其实真的选不到好的一本,于是我来了上海的二本,上海的二本哪个投档线不是要一本线上下。现在毕业了我才发现,其实很多时候选择城市比选择大学重要,我很多读985211的同学,一部分就在省内,一部分读的材料,物理,应用数学等专业,其实并不好找工作,我读的财经类二本的计算机,其实也不好找工作,但是就是因为在上海,公司多,岗位多,还有就是可以接触最新的理念和技术,我的职业方向是大数据,因为我实习了一年,两家公司的方向都是这个,有了经验和公司的培训,我毕业后也就很轻松的找到了工作,工资也很可观,但是在省内的同学读的是211却很难找到工作,因为我们省公司太少了还要对口专业就更少了,而且眼界也不一样。读985211高校的同学专业太专业也必须要读研读博才行。当然人家肯定比我这种渣渣以后得发展更好,但就和同档次的二本和一般的一本相比,好地方的比较好的二本比偏远地区的一般一本更好就业,所有当分数不高,选不到好的一本的时候,真的应该考虑大城市的二本,真的不比普通一本差。不是说教师资源什么的,而是你能接触的到比别的城市要多。


起个名字死光脑细菌


如果是我,我想我会选择读二本院校。虽然补录的时候念的还是一本,但是却也不代表着说一本院校就比二本院校要好很多。要知道,有很多二本院校的专业有时候比一本院校好很多。作为一个学生,那我肯定是要对自己的未来负责的,那么,我宁愿去二本院校选择更好的专业,而不是说冲着这个名头去念一本,毕竟这样,也没有太多的意思。不合适的始终是不合适的。

据说,这次补录的学校是“广东海洋大学”,说实话,这所学校一直以来都有着“广东补录大学”的称号。这个称号怎么来的呢?



其实从字面意思就可以知道了,就是因为一直以来都是补录,虽然已经从二本院校升为一本了,但是却还是补录的命运啊。其实,作为补录院校,我想那只能说明,它在这一层次的学校中应该是属于比较低等级的。所以,其实与其做“凤尾”,那不如做“鸡头”,也许在别的院校有更好的收获也说不定。



一直以来,广东海洋大学应该都是属于知名院校了,虽然此“知名”非彼“知名”。在2015年的“彩虹”台风下,广东海洋大学的招牌由于被吹掉而上了微博热搜。然后在日常生活中,也由于校园中的蛇虫鼠蚁出没,该所学校又有了“广东养蛇大学”“广东昆虫大学”等诸多称号。虽然该校槽点满满,但是它也因为这些出名了。



为什么那么多人宁愿二本也不愿补录,我想可能与广海的地理位置也有一定的关系。广海地处于湛江而非广州,湛江在哪?在遥远的粤西地区,交通不算便利,每逢放假回家,说真的,塞车是很严重的。并且,这里还没有高铁,只有一个小小的飞机场还有火车站。由于这种交通设备,我想考生不愿意来也是情有可原,毕竟,大城市的机会会更多,交通也会更加的便利。


饭饭饭饭饭


在搜索引擎处输入“一本学校与二本学校”相关文字,弹出大部分是这样的信息:高中毕业生若能上一本院校尽量不去二本院校,即便是省外偏僻的一本院校。

我不太清楚这一届的高中毕业生或者他们的家长对一本院校和二本院校的理解,所以我在简单描述一下他们的区别。

两者区别:

1、一本主要是各部委直属的高校和一些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重点高校。

2、二本是普通本科院校,无论从从师资力量,办学质量上以及以后学生学习的各种软硬件设施上来看,一本院校要优于二本院校。

但事实上,两种院校提供的毕业证和学位证,没有本质的区别,国家认为是具有同样学历的。但由于一本高校的影响力较大,因此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社会上的大部分企业更喜欢用一本学校的学生。即便如此,一位从二本院校毕业的学生,若自身综合能力比一本院校毕业的学生的能力要强的话,企业也会根据新的标准去招聘人才。

而今年广东填报志愿的状况是广东省普通高校部分一本院校征集志愿二次录取工作基本结束,该批次大部分院校已完成招生计划,但因考生填报征集志愿不平衡,仍有少数已达到一本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且符合条件的考生未被录取,少数院校的文科和理科部分专业尚有少量招生计划未完成。

针对今年一本录取少部分院校首次进行二次征集志愿的情况,有关专家分析原因,一是这些高校主要是近年来刚调整到一本招生,考生对其认识和认可还有个过程;二是根据往年二本考生报考情况,相当部分刚过一本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的考生放弃一本录取,集中报考深圳大学、广东财经大学和广东金融学院等高校。

在我看来,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这与学生和家长对院校认知有很大关系。例如一本学校广东海洋大学有少量招生计划未完成,很多考生放弃一本专业的补录,而选择去一些一本院校的二本专业,比如深圳大学。

拿广东海洋大学和深圳大学来比较,广东海洋大学地理位置偏僻,环境条件一般。而深圳大学所在地区是繁华城市,近几年一直在很多学生和家长眼里是有很高的地位,名气很高。很多考生为了去优秀的院校放弃了自己喜欢的专业,宁愿花时间去适应所在院校那个不喜欢的专业或者转专业多读一年,这样的想法看起来明明是不可取,但又是个人思想的自由,只是令人无奈。

无论我们做什么事情,很多时候都愿意为了名气高的事情而放弃自己喜欢的,却不曾想过自己是否违背自己的初心呢?因此,我希望师弟师妹可以明白,上帝关了你的一道门,会给你开另一扇窗口。如果你执意在那道门不走,非得把门打开,门一定会开,但门的外面是什么风景就不知道了,唯一可以确定的是窗户外是绵绵细雨过后的彩虹。


酒小窝的日常


我讲一个我那一届(07)的朋友,考得挺好的,一本报了华南理工,二本报了深圳大学,考了600多分(原始分),蛮不错的,分数上了华工,但专业没上,因为他选择了服从调剂,专业被调剂到了华南理工的文科学院(具体学院不记得了),他当年那个后悔啊!为什么要选择服从调剂,如果不服从,妥妥地能上深大的热门专业啊!他在一个理工学校里的文科学院过了四年,然后毕业出来从事了编辑……至于后文如何,因为没有再和以前的朋友联系过,所以后续就不清楚了。


林晚之



题主你好。这个一本没补录满的学校是广东海洋大学,我就是这个学校的学生。

没录满的原因,不仅仅是其他二本院校优秀。我从以下几个方面给题主分析一下。



一、地理位置

众所周知,考生们在填报志愿时,有个参考因素是占了举足轻重的地位,那就是地理位置。它可能会影响未来大学四年你的学习环境,你的实习条件,你的生活居所等等。而广东海洋大学,就恰恰处在了一个十分尴尬的位置:湛江。

不了解广东的同学可能不清楚这个地方的分布,实际上,湛江它是位于广东的西南角粤西地区,在雷州半岛上,接近海南、广西。与广州深圳和珠三角等发达地区隔几百公里相望,算是广东的偏远地区。

跟题主说个比较悲催的事,小编有几个外省的同学,曾经就是因为没有好好看地图,以为广东的就是广州的,湛江就在广州附近,结果就报错地方了。

正是因为如此,广东海洋大学由于离的远,发展又不能跟一线城市媲美,所以导致了报考的人数少,上了补录的头条。



二、交通

可能小伙伴就会问了,其实距离远,位置偏,也没有多大问题呀。现在高铁通了,只要在广东省内,都可以形成三小时的互动圈。

问题就在这里!

湛江还没通高铁!

作为一个三线城市,小编我真的挺伤感的。不仅仅是为了我亲爱的大学,还为了我自己。小编是潮汕人,家在广东的东北部。每次去学校,都要坐十多个小时的长途汽车。火车要转来转去麻烦,飞机又太贵,没有高铁的生活,真的很难受。

听说具体的原因,是高铁修到了茂名就卡住不动了。

哎。

不过,好的消息是,2019年左右,高铁就会到湛江完工,也许到那个时候,交通方便了,来报考的人也就增加了。

而小编,到时也正式毕业了。(怎么好东西都没轮到我T T)


三、天气

文科的小伙伴学过地理的应该知道,湛江的纬度低,靠海,接近海南。这也意味着,接近热带,接近炎热,接近台风。

这种不是酷暑太阳就是大风大雨的天气,不是常人能受得了的。

广东海洋大学,也因为十七级台风刮掉过校牌,上过央视上过外媒。(这台风小编经历过,真的很恐怖,但也很刺激。)

对于酷热,很多人会说,现在哪里都热,差别也不大,只要呆在空调房里就行。但由于这所大学里电路设施还在改造翻新,一半的宿舍左右还没安上空调,只能靠风扇存活。我想,这也是人家不来的一个重要原因。(小编就在没空调的宿舍里艰苦抗争着!T T)


四、关于其他二本学校优秀

题主说到的被其他好的二本学校抢生源,其实也是海大招生遇到的问题。

海大升上一本也就是近两三年的事,以前一直是广东的二本学校。随着本身实力的提高,加上国家对海洋产业的重视,慢慢地,也让海大的发展逐年加快了起来。

不过,对于学生来说,学校强大是一方面的同时,大城市的机遇和自身的方便也是很重要的。

上面说到的前三点因素的综合,足以让海大在其他一些位置好的二本类学校面前,没有了自己的竞争力。

因为,往往是那些潜力股,才是最可怕的存在。


说了这么多缺点,但并不代表这座学校不好!

这是大实话。

广东海洋大学,可以说是这几年,广东发展的最快的一所大学之一。特色专业强,属于省重点的一流性大学。可能离得太远了被世人所遗忘,分数一本线左右就可以进来,不黑不吹,绝对性价比高。

不仅是广东最大的学校之一,还有美丽的天空,辽阔的海景,超棒的图书馆,超好的老师,美味的海鲜,4a级的景区,以及。。。

一个好的学习环境。

大学四年,远离大城市的尘世喧嚣的诱惑,在这里找一片净土安心进修,也许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好了,说了这么多,还是希望广东海洋大学,我的大学,被一本补录的大学,能够好好招满人,继续发展,继续辉煌!


壮士你裤子掉了


没有什么鸡头凤尾之说,关键是广东人不肯出省。我身边最真实的例子,一本线过了5分,外省一本大把可以上的,而且学费不高。死活不出省,最后只上了个省内三本。其实广东并不像你们想象的那么开放,除了深圳,其他地方都不知道广东以外的天空也是蓝色的。他们只知道深圳是最好的地方。所以一个破深大现在分数线也高的吓人。


笔架隐士


九七年去海大,那时还刚刚改名湛江海洋大学,号称广东面积最大的大学。从霞山区坐车一个小时,出了市区又出郊外,比农村还要农村的地方,连个校门都还没完工,哈……混了十几年,硬是升一本了,操,一本也太不值钱了吧?原来的水产学院,海洋学校,技工学校合并一起就是大学了,你有底蕴吗?在贫穷的粤西地区的偏远农村,交通不发达,信息不发达,你条件够吗?南蛮之地,文化荒原,你有潜力吗?无论哪方面都远不如广州的老牌二本院校比如广东商学院,广东金融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甚至都比不上惠州的惠州学院,做了死耗子也不会又那么多瞎猫啊。


happywbt


广东财经大学,广东药科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五邑大学,论实力、论地理位置,广东海洋大学都比不上,大家肯定不愿去广东海洋大学!广东海洋大学应该降为二本招生,广东财经大学,广东药科大学,五邑大学(更名广东华侨大学或广东交通大学)应该升为重本招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